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珍嬢嬢

(2023-04-24 14:07:47)

道珍嬢嬢

廖春波

 

周末,我们从城里出发,驱车前往黄柏乡,拜望了道珍嬢嬢。

此前,她给妻子打过多次电话,不分时候。有时早晨,尚未起床;有时中午,正在用餐;有时深夜,已经入睡。一说就没完没了,反来复去那些事,生怕你搞不明白。好在妻子耐烦,听她唠叨不止。

一次,妻子突然醒悟,伤感地说,道珍嬢嬢老了,思念亲友,盼能看上一眼。于是成行,携带礼物,略表心意。

道珍嬢嬢刚满八十三岁,曾与岳母交好,而岳母在1998年便病逝了,年仅五十九岁。尽管如此,两家后人还是密切往来,延续父辈情谊,我们更加关爱道珍嬢嬢,不时嘘寒问暖。

年轻时,道珍嬢嬢在朝天门饭店工作,经人介绍,认识供职本市农业银行的杨伯伯,喜结连理,生育三子。

道珍嬢嬢与杨伯伯是同乡,热情好客。万县老乡去重庆办事,无论公私官民,都没少添麻烦。因为港务局和大码头在饭店旁,不知帮助多少家乡人预订船票,保管行李,联系食宿,提供方便。

三十年前,岳母在世,带我和妻子、女儿走访。道珍嬢嬢住在枇杷山公园下。杨伯伯虽掌管行政,却很廉洁,家里简朴,阴暗狭窄,开窗面对悬崖峭壁,看不见街,气流不畅,令人窒息。但他俩不以为意,乐观豁达,好酒好肉招待人。

后来,单位集资建房,终于搬新宅,一百三十多平方米,紧邻解放碑,楼层也好,视野开阔。可杨伯伯不幸患癌,六十八岁就离世了。

道珍嬢嬢的老家同学何叔叔丧妻多年,子女开明,撮合了这对黄昏恋。何叔叔有两女一儿,均在农村。老两口定居乡场附近的农民新村,生活无忧。

一路上,道珍嬢嬢不断电话询问妻子,车到哪里。甫一抵达,她与何叔叔跌跌撞撞迎上前,招呼着,安排午饭。我们没让老人劳神费力,选择在农家乐相聚一堂,主动买单。

时值暮春,草长莺飞,湖光潋滟。大家闲坐长江边的茶楼里,凭栏远眺周围的山山水水,谈天说地,推心置腹,兴高采烈。

何叔叔亦年逾八旬,从原县二轻局退休,曾担任村干部,参加四清运动。他讲,那时,上级救济的布票,村会计多扯两尺,缝制一件内裤,最后也跑不脱。不过,现在青山绿水,生态比过去好。大炼钢铁时,树木砍光了。

道珍嬢嬢附和道,家住这里,空气清新,心情舒畅。每月社保金,三千多元,也够花了。只是腰椎有点毛病,在乡卫生院做理疗,效果不错。

两位老人思维敏捷,记忆力好,对巴阳峡、余家嘴、双江镇、九龙乡、五童村、谢家堡、金山寺、七星观甚至白羊坪、双石板、杨家山一带情况了如指掌,特别是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情景历历在目。看得出来,他俩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相处融洽。

席间,土鸡炖红苕粉条等,成为老人家的最爱。我们给道珍嬢嬢、何叔叔拈菜,边吃边谈家事,无不心满意足。随后,又驾小车,护送回家。天色渐晚,彼此话别,依依难舍。

返程,就老龄化问题各抒己见,普遍认同乡村康养模式,但需身体好,耐得住寂寞。我们祝愿道珍嬢嬢健康长寿,也会经常看望她和何叔叔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故园旧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