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词语探其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愁”在何处?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且是不变的自然规律,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异国他乡的“春花秋月”是对他这个亡国之君来说是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和心痛,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往事”指什么呢?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
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小楼”和“又”有什么含义?
“小楼”自然指作者被囚禁的地方,“又”点明时间,他囚宋后又过了一年。季节的变化引起他无限的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
相见欢
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孤独、寂寞、凄冷、处于深深的故国之思、离家之痛中。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古代诗词中“月亮”意象有什么特殊含义?你还能想出相关的诗句吗?
月: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 “只是朱颜改”一句中,哪些东西改变了?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地位改变:一国之尊:尊贵——阶下囚:卑贱
生活改变: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窘迫不堪
心情改变:快乐、幸福——羞辱、悲痛
细读词句辨手法: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妙在哪里?
这两句使用了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明手法)词人用向东流的一江春水来比喻愁,“一江”写出了愁思之多;“向东流”写出了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析运用)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的情感。(点 效果)
背出与愁”有关的诗句
例: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 对比。
永恒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年年到来的“东风 不堪回首的“故国”
应犹在的“雕栏玉砌” 已改的“朱颜”
不变“外物 巨变的“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