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
(2018-09-05 16:11:50)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分类: 教学论文 |
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
一、教师心中要有课标,教学才有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必修选修课程的教学建议以及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这些都为教师如何备课,如何落实教学目标,如何传授知识等指明了方向。
二、教师心中要有学生,教学才有实效
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这句话有两层含义:1.教师备课时要备学生,即研究学情。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前能预料到学生的一些实际理解程度和心理接受情况,那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才能有针对性。很多名师都曾在上课前,专门收集学生预习时对教材不太理解的一些问题,然后归纳整理,作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部分。这样,教师不但落实了课标、考纲,又为学生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因此,学生在内心里才感觉到学有所得,有获得感,成就感,教学效果自然明显。2.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都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学生自身的种种原因,他们在学业上逐渐出现分化,也就是所谓的“优等生”和“学困生”。但在某些老师的眼里他们就有天壤之别,从而区别对待,因此,“学困生”只能眼睁睁地沦为被爱遗忘的人。作为教师,我深感痛心。如果没有学生来上学,教师又怎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呢?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得感恩学生。每次考完试,我都会第一时间找学生谈话,尤其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其实,和他们谈话也不一定是知识层面上的,也许只是一句关怀,一句鼓励,一句善意的责备,但在学生心目中可能会产生莫大的温暖和力量。事实证明,在之后的测验中,这些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他们也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热情,班级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三、教师心中要有理想,教学才能进步
古语说,名师出高徒。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教师的素质和学养高了,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成为名师是每一位想有作为的老师一生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其实,教师的理想很简单,就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无愧于自己职业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说过,高中的教材他都教好几遍了,内容相当熟练,还备什么课!这句话反映了他对教学的看法和态度。我觉得,这是一种对学生的忽视和严重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是一种没有教学理想和不思进取的可怕行为。由此,他的教学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一个没有教学理想的人,你能期望他教出多么优秀的学生!一个有教学理想的教师,一定会认真钻研教材的每一个细节,一定会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一定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纵观那些成名的教师,哪一个不是激情澎湃,那么学生也会被他的教学理想和教学热情感染着,从而不断地探索,攀登知识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