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dfjyktxq2022052-20课题研究研究成果3:学习心得

(2022-12-19 19:57:12)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通过不少于半日的连续自然观察,了解教师与幼儿互动情况,准确判断教师对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所做的努力与支持,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和质量。聚焦班级观察中我们发现对于教师对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师幼互动、课程创生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不断通过学习来提升教师的素养得到发展与支持。通过课题研究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撰写了多篇学习心得。
dfjyktxq2022052-20课题研究研究成果3:学习心得dfjyktxq2022052-20课题研究研究成果3:学习心得dfjyktxq2022052-20课题研究研究成果3:学习心得

部分学习心得

关注过程性评估,促进教师专业提升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学习心得

大桥中心幼儿园 陈芳

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旨在加快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 年度新学期伊始,我们第二共同体在年度教研计划交流活动中,共同学习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及原深圳市教育学院副教授时萍的解读。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最大的变化就是:注重过程性、发展性评估。评估内容中包括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共 15 项关键指标和 48 个考察要点。

在评估方式上侧重点也发生了变化,注重过程评估、强化自我评估、聚焦班级观察。时萍教授重点解读了这三个变化,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为什么要有足够时间观察班级?以前优质园评估现场,大都存在走马观花、阅读资料来评定的现象。但现在要求对保教质量的评估需要在班里观察半天,花更多的时间在班级观察师幼真实的互动状态,去看他们的行为,听他们的对话。从而去发现和思考这种互动能否实现相互尊重的要求,能否体现基于幼儿经验为他们搭建鹰架的要求等。

这让我联系到我们幼儿园平时的教学管理工作,在巡班和蹲班过程中,我发现走马观花式的巡班并不能真正发现班级问题,也不能了解师幼间的互动情况。而在半天的沉浸式蹲班过程中,能观察到幼儿的游戏状态和游戏水平,包括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位置和角色,以及对话。教师能否提更多开放性问题,是不是和孩子一起探讨问题等等,从而能了解到教师的专业能力。

“聚焦班级观察”不仅可以观察到教师和幼儿的互动情况,教师本身的观察能力、有效回应幼儿的能力等,同时对我们管理者自己的专业发展也极有帮助。作为教学管理者,我们要通过班级观察来对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进行自我评估,对班级、教师进行观察和评价。我们在这个观察评估过程中,需要对照评估考核要点进行分析和评价,同时反思幼儿园在班级管理和教师培养上的不足之处。这种自我评估非常重要,会让我们对评价指标的理解不断深入,尤其在教师专业提升方面有了明确的方向—一日活动各环节中积极的师幼互动,这种能力并非一日之功,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不断观察幼儿,解读幼儿的行为,积极有效去回应幼儿,逐步提升自己的观察反思能力,并进一步制定幼儿下一步的教育计划。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学习,不仅仅限于对考核要点的了解, 更多是关于对过程性评估方式的思考,从幼儿园自身发展来看,关键要根据评估指南,进行日常的自评,去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促进幼儿园的自我成长能力。

学前教育第二共同体“读书分享”活动学习心得

大丰区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费凡

作为现代幼儿园老师,要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学习,拥有充足的相关理论知识储备。要梳理正确的教育理念,明白怎样在教育中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化解幼儿的难题。今日我参加了大丰区学前教育第二共同体开展的喜庆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撷一缕书香,启教研新征程”教师读书分享沙龙活动。

整个活动中有十名教师进行读书分享,老师们的分享形式多样,或介绍作者、或分享经典段落、或提炼书中思想精髓,最后都落到读后的一些感悟上。

大丰区实验幼儿园陈楚乔老师分享的《构建自我,完整成长》,让我知道什么是“完整”?它不是“完善”,不是“完美”,是“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作为人,我们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或者说,我们是一个完整的结构。结构的组成部分:身体的、情绪的、感觉的、心理的、认知的、精神的。这是我们的内在环境,是我们的一个系统,但不是我们的核心,核心是我们的精神胚胎。因此,完整的成长的核心点在精神胚胎和自我。我们是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幼儿学习各种知识,能力成长的过程中,更要注儿童自我创造的过程,让幼儿创造一个丰满的、立体的,多个层面的自我。

    本学期我所带的是大班的幼儿,这届幼儿是我一直跟班执教的。在这批孩子步入大班年龄段时,我就在思考如何在区域活动、一日常规环节以及其他时机提出高水平问题,促进该年龄段幼儿的深度学习和思考。在明达幼儿园曹静老师分享的《小脑袋大问题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高水平提问》一书中,有根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进行阐述,对教育工作者思维、理解和学习进行分类,提供测量和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通过布鲁姆的分类法六个认知级别中可以了解我们可以在了解幼儿的经验和能力的前提下提出高水平的问题,来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深度的学习。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对每个幼儿的能力水平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给予有效的提问。让孩子通过教师的一次次提问,能力水平有所提升。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使生活更加充实。在整个读书分享活动中,我一直沉浸在自我学习、自我思考中,与每一位分享的教师产生一次次的阅读共鸣,获得了教育理论学习的充实感与幸福感。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让读书学习成为我的习惯,激励我逐步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逐步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逐步通过理论与实践让孩子做一个完整的自我。

《看得见孩子,读懂TA》线上教研学习心得

大桥镇中心幼儿园 朱倩月

韩寒曾说:“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感谢明达幼儿园,能够给我们一次提升自我的机会,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学习,让我们明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看得见孩子并读懂他。”

一、总结、反思是进步、成长的推动器。

   孔园长在专题《学习故事“思”与“行”》中讲到观察记录的初衷不是为了记而记,在发现教师们的观察误区后,立刻进行调整,老师们在“感受-儿童-记录-可能-学习”的过程中渐入佳境。

我想只有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断总结反思。因为有反思才有进步,才能使教育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 同行的交流,让理论实践再次升华。

从茅老师和张老师的班本汇报中可以看出他们理论基础扎实,以《指南》、《纲要》为依据,以幼儿的兴趣为课程主题。在日常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题活动中贯穿“取长式”评价方式,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家、园、社会衔接,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养成积累习惯,激发兴趣,唤醒情感体验。同时我发现两位老师喜欢利用绘本解决幼儿的问题,用孩子方式解决孩子的问题,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

三、学习后的行动。

1.转变观念,设计学习方式。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应该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游戏的主人,让游戏环节贯穿于一日活动,在玩中学,学中玩,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自立探索,获取经验,让自己的经验更具持久性,为自己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幼儿,指导要有针对性,启发性,了解幼儿内在的需求,真正起到游戏的快乐,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2.更新知识,设计学习过程,提高业务水平。

俗话说:“目光所及之处,就是一个人的人生高度”,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新的理念,多读专业书籍,让自己的见识面更加广泛,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幼儿,成为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