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被遗忘的历史遗迹-----北镇古城

渐被遗忘的历史遗迹-----北镇古城




渐被遗忘的历史遗迹-----北镇古城
北镇古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文物古迹星罗棋布。北镇鼓楼原是辽代显州城南门,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的点将台,清代改称鼓楼,是管理女真人的基地,素有“幽州重地,冀北严疆”的美誉。沿步行街南行,便看到李成梁石牌坊。这里已被圈起,因自然的侵蚀,人文的破坏,时代的久远,显得摇摇欲坠,更凸显牌坊的孤傲、凝重。它曾是明神宗朱翊钧为表彰李成梁镇守辽东功勋而建,为古广宁府八景之一。据说努尔哈赤曾任李成梁侍卫,因“七大恨”而起兵反明,后在萨尔浒之战大败明军四路进攻,而成为明清史上佳话。
北镇市隶属于辽宁省锦州市,位于辽宁西部东端,医巫闾山东麓,东距沈阳200公里,西南距锦州120公里。东经121°33'~122°12',北纬41°19'~41°48'之间,素有“幽州重镇”之称,面积1782平方公里(2008年),人口518616人(2013年),有满族、汉族、回族等19种民族。2013年,北镇市实现生产总值148.4亿元。北镇市是中国著名的“书画之乡”和“粮食生产基地”。
唐朝,属河北道之营州,境内置巫闾守捉城。辽代的九位皇帝有三位葬于闾山,为保护陵寝,置显州,属中京道,州下又设三州三县(奉先、山东、归义三县)。
金灭辽以后,在政权机构设置上是路、府、州、县四级建制。于金天会元年(1123年)升辽显州为广宁府(属北京路),府址在今广宁镇,下设闾阳、望平、广宁、钟秀四县。
元置广宁府路辖闾阳、望平二县。
明代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广宁是明朝在东北最高的军政机关驻地,是管理东北女真人的基地,不但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且也是东北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繁华城镇。明末,后金崛起,广宁城为兵家相争之地。
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广宁府,统宁远州、锦县、广宁县。翌年,移府治所于锦州府。从此,广宁县为锦州府所辖。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属锦州府置广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属奉天省辽沈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辽宁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奉天省。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锦州省。
北镇庙是北镇医巫闾山的镇山庙,始建于隋,当时称医巫闾山神祠。之后,历朝多次维修扩建,现基本属于明清建筑。山门前有一座石牌坊,从东依次为喜、怒、哀、乐四种形态,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其雕工精湛,栩栩如生。走进山门,建筑均在中轴线上,依山势排列,由南向北层层升起,从前至后分别是山门、神马殿、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衣殿、寝宫,是一处布局深远、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庙。木梁枋饰,琉璃绿瓦,赑屃(龙的第六子)驮碑,壁画彩绘,增添了神圣、庄严、肃穆气氛。遗憾的是这里游客不多,香火不旺,文物的残缺破败,透视出人们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薄弱。
感谢网上提供的资料、图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