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书武帝萧衍》原文及翻译

(2020-10-05 10:11:04)
标签:

高考

语文

练习

分类: 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

及丁文皇帝忧,时为齐随王谘议,随府在荆镇,仿佛奉闻,便投劾星驰,不复寝食,倍道就

路,愤风惊浪,不暂停止。高祖形容本壮,及还至京都,销毁骨立,亲表士友,不复识焉

拜扫山陵,涕泪所洒,松草变色。及居帝位,又立七庙堂,每至展拜,恒涕泗滂沲,哀动左

右。加以文思钦明,能事毕究,少而笃学,洞达儒玄。虽万机多务,犹卷不辍手,燃烛侧光,

常至戊夜。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于是穆穆恂恂,家知礼节。大

中,于台西立士林馆,领军朱异、太府卿贺琛、舍人孔子祛等递相讲述。皇太子、宣城王

亦于东宫宣猷堂及扬州廨开讲,于是四方郡国,趋学向风,云集于京师矣。天情睿敏,下笔

成章,千赋百诗,直疏便就,皆文质彬彬,超迈今古。诏铭赞诔,箴颂笺奏,爰初在田,洎

登宝历,凡诸文集,又百二十卷。草隶尺牍,骑射弓马,莫不奇妙。勤于政务,孜孜无怠。

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纠奸擿伏,洞尽物情,常哀矜涕

泣,然后可奏。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食而已。庶事繁拥,日傥移中,便嗽口以过。

身衣布衣,木绵皂帐,一冠三载,一被二年。常克俭于身,凡皆此类。后宫职司,贵妃以下,

六宫袆褕三翟之外,皆衣不曳地,傍无锦绮。不饮酒,不听音声,非宗庙祭祀、大会飨宴及

诸法事,未尝作乐。性方正,虽居小殿暗室,恒理衣冠,小坐押,盛夏暑月,未尝褰袒。

不正容止,不与人相见,虽觌内竖小臣,亦如遇大宾也。历观古昔帝王人君,恭俭庄敬,艺

能博学,罕或有焉。

(节选自《梁书武帝萧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

B.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

C.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

D. 高祖生/知淳孝/年六岁/献皇太后崩/水浆不入口/三日哭泣/哀苦有过成人/内外亲党/咸加敬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丁忧,本指遭父母等的丧事;本文指的是高祖梁武帝遭逢其父太祖文皇帝去世。

B.七庙,古代宗法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祖先,诸侯设五庙,体现出尊卑等级秩序。

C.大同,指古人理想中的太平盛世,也指道家所说的人与万物浑然一体,本文属前者。

D.六宫,指天子的正寝及五处燕寝,也就是皇后和妃嫔的住处,也可以泛指后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武帝萧衍事亲至孝,极尽诚敬。登位之前,祭扫陵墓,泪水让草木也动容;登上帝位

后,叩拜祖庙,泪如雨下,至情感动身边的人。

B. 武帝萧衍爱好学习,成就斐然。他天性聪慧敏捷,下笔便成文章,他创作的众多诗赋,

文采与内容都能谐调配合,不同凡响。

C. 武帝萧衍勤于政务,崇尚节俭。他日理万机,不贪图享乐,在衣、食、乐等方面都很

节制,不举办大的集会酒宴和各种法事,也不曾奏乐。

D. 武帝萧衍端庄礼敬,注重礼教。盛夏暑月,不曾撩起衣裳露出上身;不端庄容貌,不

和人见面;与宫内宦官小臣相见,也如同接待贵宾。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高祖形容本壮,及还至京都,销毁骨立,亲表士友,不复识焉。

2)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烛看事,执笔触寒,手为皴裂。

14.梁武帝时期,天下学风浓郁,形成这种风气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3 分)

【参考译文】

高祖天性淳厚孝顺。六岁时,献皇太后逝世,他水米浆汤三天不入口,哭泣哀伤痛苦,超过成年人,内外亲属,都更加尊敬惊异。等到遭遇文皇帝去世,当时高祖担任齐国随王谘议参军,随军府在荆州镇所,约略听到消息,就递上辞呈星夜赶路,不再吃饭睡觉,日夜兼程,大风大浪,也不短暂停留。高祖身形容貌本来强健雄壮,等回到京城,消瘦得皮包骨头,亲属和朋友,不再认得出他。拜祭陵墓,眼泪洒落之处,松树野草为之变了颜色。等到处于帝位,又设立七庙堂,每到叩拜时,总是泪如雨下,哀伤感动了身边的人。加之敬肃明察,凡事能深入研究,年轻时爱好学习,通晓儒学道学。虽然事务繁多,还书不离手,点火烛就着光研读,常常到五更。还修整装饰国子学,增加学生名额,建立五馆,设置《五经》博士。这时风气端庄肃敬,家家懂得礼节。大同年间,在台城西设立士林馆,领军朱异、太府卿贺琛、舍人孔子祛等人交替在那里讲述。皇太子、宣城王也在东宫宣猷堂和扬州官府设立讲坛,于是四方郡国,追求学术、仰慕品德,都云集在京城。高祖天性聪慧敏捷,下笔便成文章,众多的诗赋,径直书写便完成,都文采与内容协调配合,超出古今。诏书碑铭赞语诔文,箴言颂辞书札奏章,从起初在民间,到登上帝位,所有文集,又有一百二十卷。隶草书法和书信,骑马射箭,无不奇特精妙。勤于政事,孜孜不倦。每到冬月,四更天一过,就下令(宫人)掌火烛查阅奏请事宜,握笔时接触寒气,手因为这而裂口纠察奸人揭露隐秘的事,洞察世情,经常哀叹同情以致流泪,然后同意上奏。每天仅吃一餐,膳食没有鲜鱼肥肉,只是豆羹粗食而已。各种事务繁杂,日头倘若到了天中央,就嗽口度过而不食。身上穿着布衣服,床上是木绵青帐,一顶帽子戴了三年,一床被褥用了二年。经常自身厉行节俭,大体都是这一类。后宫女官从贵妃以下,六宫服饰除了三种绘有山雉的祭服外,衣服都不拖在地上,没有其余的锦绣绫罗。不饮酒,不听音乐,不是宗庙祭祀、大的集会酒宴和各种法事,不曾奏乐。性格端庄品行端正,虽然住在小殿暗室中,总是整理衣帽,闲坐时都系好衣带,盛夏暑月,不曾撩起衣裳露出上身。不端庄容貌,不和人见面,虽然与宫内宦官小臣相见,也如同接待贵宾。历观古代的帝王君主,恭顺节俭端庄礼敬,多才多艺学问广博,恐怕很少有人可与他相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