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分类: 教学随笔 |
在解答很多遗传规律的应用题时,判定生物遗传性状显隐性关系,是解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掌握一些正确的判断方法,是快速解题的保障。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判断的方法。
一、根据定义判断: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只表现一种性状,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比如:豌豆中,亲本是紫花×白花→子一代只表现紫花,则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注意:该方法一定要满足条件,亲本是纯合子。
二、根据性状分离判断:某一性状的个体自交或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只要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比如:豌豆中,亲本是紫花×紫花→子代出现紫花和白花,则新出现的白花是隐性性状,与亲本相同的紫花为显性性状。
三、根据假设法判断:在不能根据以上方法进行判断时,可用假设法。是指假设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预测杂交会得到什么结果,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合,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即另一性状为显性性状)。
四、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在遗传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正常,其子代中有患病的,此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病(如图A);“有中生无为显性”
如图A http://pic.kuaizhan.com/g1/M00/7B/70/wKjmqVbvOWGAF1XiAAAC_Je5O6k1153048 如图B
http://pic.kuaizhan.com/g1/M00/7B/70/wKjmqVbvOWGAF1XiAAAC_Je5O6k1153048
【例1】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③
A.①和②
【解析】根据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和亲本相同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例2】兔子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等,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均为B基因的等位基因.
(1)已知b1、b2、b3、b4之间具有不循环而是依次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显性、b2对b3显性,则b1对b3也显性).但不知具体情况,有人做了以下杂交试验(子代数量足够多,雌雄都有):甲: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
乙: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
丙:F1青毛兔×F1黑毛兔→?
请推测杂交组合丙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结合甲、乙的子代情况,对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做出相应的推断:
上述兔子的毛色遗传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
若表现型及比例是___,则b1、b2、b3对b4显性,b1、b2对b3显性,b1对b2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以下回答问题时,用此形式表示)
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
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毛雄兔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
杂交组合:
结果预测:
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若b1>b2>b3>b4,则b1b4和b1b3均表现为青色,b2b4和b2b3均表现为白色,所以丙的子代中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若青毛:黑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4和b1b3均表现为青色,b2b4表现为黑色,b2b3表现为白色,所以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1>b3>b2>b4.
丙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1b4:b1b3:b2b4:b2b3=1:1:1:1,若黑毛:青毛:白毛大致等于2:1:1,则b1b3和b2b3均表现为黑色,即b3>b2、b3>b1;b1b4表现为青色,即b1>b4;b2b3表现为白色,即b3>b2,所以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b3>b1>b2>b4.
(2)假设b1>b2>b3>b4.若一只灰色雄兔(B_)与群体中多只不同毛色的纯种雌兔交配,子代中灰毛兔占50%,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则该灰毛兔的基因组成中,除了含有B基因外,另外一个一定是b4,因为b4不会遮盖b1、b2、b3的表现,才能使青毛兔、白毛兔、黑毛兔和褐毛兔各占12.5%,该灰毛雄兔的基因型是Bb4.因为和它杂交的纯合体分别是:b1b1、b2b2、b3b3、b4b4,则子代中青毛兔的基因型为b1b4,白毛兔的基因型为b2b4,黑毛b3b4、褐毛b4b4。
选用多只褐毛雌兔与该黑毛雄兔交配.若后代均为黑毛兔,则该黑毛雄兔的基因型为b3b3;若后代出现了褐毛兔,则该黑毛雄兔的基因型为b3b4.
故答案为:
(1)基因的分离定律
青毛:白毛大致等于1:1
b1>b3>b2>b4
b3>b1>b2>b4
(2)Bb4
【例3】已知牛的有角和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牛群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一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2)为了确定有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一方面是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另一方面考查根据表现型来分析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答案:(1)不能确定
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的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含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和3头有角小牛。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
【例4】下图是一个遗传家图,该遗传病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基因。请回答:
http://pic.kuaizhan.com/g1/M00/7B/4A/CgpQU1bvOmaAClnRAAAE--QQ-bU2700438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
(2)3号的基因型是
(3)7号是纯合体的概率是
(4)8号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所生孩子患遗传病的最大概率是
【解析】本题考查系谱图的解法。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的判断方法,该病是隐性遗传病,父母都是杂合体,据此可推知3号的基因型。7号的表现型正常,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即AA和Aa,由于父母都是杂合体,所以纯合体的概率是1/3。8号是患者,基因型为aa,她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该男性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即AA和Aa。如果男性的基因型为Aa,则后代的患病可能最大。答案:(1)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