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产散文阅读策略6:怎样辨析按事物线索安排结构类散文?
(2019-03-02 11:23:26)
标签:
散文阅读 |
分类: 教学论坛 |
怎样辨析按事物线索安排结构类散文?
渭南高级中学张军产省级名师工作室http://blog.sina.com.cn/u/6489091438
散文的结构类型和表现形态往往是多种多样且变化交错着的。好的散文一般以一种结构模式为主,同时包含其他结构模式。散文结构的形成,往往有许多技巧,按事物线索安排结构就是其中之一。
一、考情回顾
例1.(2014·广东卷)陆蠡的《鹤》:文章为什么不以“白鹭”为标题,而以“鹤”为标题?
例2.(2015·江苏卷)王安忆的《比邻而居》: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二、考情分析
不少叙事及抒情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以此作为行文线索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按事物性质、类别组织材料,安排结构。比如萧乾的《鼓声》,就把中介物“鼓声”作为串联作者思想感情和材料的媒介,分别写了小时拨浪鼓(欢乐)、商贩鼓(收破烂)、和尚道场鼓(葬别母亲)、欢庆解放鼓(新生)、农民分田地鼓(欢乐)、文革鼓(挨斗)和“四人帮”倒台鼓(欢乐)等,鼓声串起的片断表现了作家的人生历程及感悟;又如贾平凹的《入川小记》将入川观感,分成几类写,分别写了小吃印象、对成都人的印象等。
通过仔细研读文章的标题,明确文章所写的景物或所叙事件以及抒发的情感;通读全文,划分层次,概括每层的中心意思,从而理清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三、学情回顾
按事物线索安排结构类散文有什么特征?
有些记事性散文和写景状物类散文,可以按事物性质、类别分类组织材料;可以以中介物为线索组织材料,中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问题、概念、思想等。
例如,巴金的《小狗包弟》,题目为“小狗包弟”,文章以“小狗包弟”为线索,依次写了“小狗包弟的来历——包弟在“我”家,以及它带来的快乐——包弟惨遭厄运——“我”的反省和忏悔”,这条线索就是文章组织材料的媒介。
又如,冰心的《小桔灯》,作者精心选择材料,刻画了乡公所楼上、很小很黑的板屋和黑暗潮湿的山路几个场面,反映小姑娘照料妈妈、接待客人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乐观、热情、纯洁而又带有几分稚气的美好品质。尽管那盏“小橘灯”是在高潮时出现,但前有伏、后有应,全文紧紧围绕这盏“小橘灯”来展开,“小橘灯”就成为本文的一条主线。
四、解题指导
怎样辨析按事物线索安排结构类散文?
有些记事性散文和写景状物类散文以事物线索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例如.(2014·广东卷)文章为什么不以“白鹭”为标题,而以“鹤”为标题?
(首段)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一只鸟,长脚尖喙……
……
(尾段)我似乎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便回头奔回家去……
解析:本题通过理解散文标题考查对散文主题的理解。结构上,以“鹤”为线索写“我”的喜怒哀乐;内容上,全文描写了发现“鹤”、养“鹤”、弃“鹤”的过程;情感上,“鹤”寄托了“我”对正直、淡泊、威武不屈等精神品格的向往。围绕这三个方面归纳概括作答即可。
答案:①文章由“鹤”开始,以“鹤”结束,“鹤”是全文的线索和描写的主要对象。
②“我”因爱鹤而养鹭鸶,因爱鹤而弃鹭鸶,最后把被打死的鹭鸶称为“我的鹤”,鹤是“我”感情和精神的依托。
③通过写“我”对鹤的喜爱,表现了“我”正直、淡泊的精神。
又如.(2015·江苏卷)王安忆的《比邻而居》:文章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设置这一线索有什么作用?
(首段)①装修的时候,有人提醒我,不要使用这条公共烟道,应该堵上,另外在外墙上打一个洞,安置排油烟机的管子……
……
(尾段)⑦这一日,厨房里传出了艾草的熏烟……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线索及作用。本文主要写了闻到的比邻而居的各家的气味及由此引发的思考,通篇都围绕“气味”着笔,所以“气味”为本文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将各家的气味贯穿起来,描写了比邻而居的各家或实打实、或浮华等不同的生活状态、生活风格,作者对此的感悟是“我们这些比邻而居的人家,就这样,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了一处”,表达出作者对各种生活状态的理解和包容。
答案:(1)气味。(2)以“气味”为线索,串联全文,便于把不同的生活状态呈现出来;以“气味”为线索,体现不同的生活风格,便于表达理解和包容各种生活状态的思想。
五、解题感悟
有些记事性散文和写景抒情类散文,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串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主旨。这类散文,可以把事物作为组织材料的媒介,以事物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