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教研组第六次活动——“研”途有光、“习”有所得-------平阳县建兰学校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标签:
教研活动 |
分类: 小学语文 |
习作策略如灯塔指引,照亮前行的方向。近日,平阳县建兰学校小学语文教师携手共赴一场教研之旅,探寻语文习作的无限可能。
小学语文教师周思思老师在执教的《写信》时,组织学生以评价清单为抓手,对习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改。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效能的提升,体现了习作教学从“结果”本位转向“过程”本位,为教师指导学生习作全过程提供了新思路。
苏晓红老师执教《二十年后的家乡》这课时,以“变化”为核心,通过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环境、科技、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黄银肖老师执教的《笔尖流出的故事》以文本资料和课文《桥》做支架,整堂课都是从易到难的一个循序过程。以选定主要人物为线索,给出简要提示,围绕主要人物来开展。

评课:由教研组长蔡益静主持的评课议课环节中,郑盈盈、刘一伟、翁小聪三位老师对执教的课堂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点评。
1.主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习作教学策略
2.课型:习作课专场
3.时间:10月29日(周二下午)
4.活动地点:录播教室
5.活动安排
时间 |
开课老师 |
课题 |
开课地点
开课班级 |
评课老师 |
通讯稿、拍照 |
第一节 13:30-14:10 |
周思思 |
《写信》
|
四(4)班 |
郑盈盈
|
郑盈盈
刘一伟
翁小聪
|
第二节 14:20-15:00 |
苏晓红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五(1)班 |
刘一伟 |
|
第三节 15:15-15:55 |
黄银肖 |
《笔尖流出的故事》 |
六(5)班 |
翁小聪 |
本学期的评课模式如下:每一位开课的老师都要有一个主评人员,其余的老师要进行课堂观察量表打分,并写上建议和意见发给备课组长。注:每位主评老师需要上交评课稿和通讯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