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第一学期艺术组第四次教研活动——缤纷舞曲

(2024-10-28 10:47:48)
标签:

公开课活动

分类: 中小学美术、音乐

校本研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艺术组第四次教研

负责人

张梦瑶

活动时间

20241016

活动地点

音乐教室3

活动主题

缤纷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

主讲人

杨海鸥

参加对象

艺术组全体成员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 公开课

1.聆听对比导入,激趣课堂

2.新课教授,分段欣赏歌曲《雷鸣电闪波尔卡》

3.完整聆听表演、主题升华;小结

二、点评

1.开课教师阐述设计思路。

 

这首乐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设计本课时,旨在通过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首先,以生动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乐曲主题。接着,分段赏析,引导学生聆听不同乐器表现的音乐形象,如雷鸣、电闪等。同时,通过律动、绘画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最后,拓展延伸,介绍波尔卡音乐特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2.各教师围绕活动主题点评。

1)教师1:郑林雅

教学过程流畅,环节紧凑,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入情境设计,教师可以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更好掌握《雷鸣电闪波尔卡》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画面,这样也能引起学生注意,更好感受歌曲。

 

2)教师2:潘梦男

杨海鸥老师的这堂《雷鸣电闪波尔卡》公开课是一堂非常成功的音乐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希望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教学热情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带来更多精彩的音乐课。

 

 

活动反思

与意见

杨海鸥老师的《雷鸣电闪波尔卡》公开课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盛宴,充分展现了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教学能力。

一、教学目标明确

整堂课围绕着《雷鸣电闪波尔卡》这首经典作品,从音乐欣赏、节奏感知、情感体验等多个维度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对作品的音乐风格、曲式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还在欣赏和参与的过程中提升了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目标达成度高。

二、教学方法多样

1. 聆听体验丰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次引导学生聆听音乐,通过初听感受音乐的整体氛围、复听辨别乐器音色、分段听分析曲式结构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作品。同时,教师还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2. 节奏教学有效

对于这首节奏明快、富有动感的波尔卡作品,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节奏模仿、节奏律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节奏特点。例如,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强弱规律,通过舞蹈动作让学生体会音乐的韵律感。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音乐的节奏要素。

3. 乐器介绍详细

在介绍作品中使用的乐器时,教师采用了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方法。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辨别乐器的音色,加深了学生对乐器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流畅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从导入到新授,从欣赏到实践,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过渡自然,环环相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也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雷鸣电闪波尔卡》这首作品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音乐欣赏、节奏感知、情感体验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同时,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展现出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较高的音乐素养。这充分说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024第一学期艺术组第四次教研活动——缤纷舞曲


2024第一学期艺术组第四次教研活动——缤纷舞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