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一学期社会·法治教研组第四次活动单元命题组内学习讨论

标签:
公开课组内活动 |
分类: 中小学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制 |

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有 10 小题,共 20 分。)
(原创)1.女真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下列哪一政权是由女真人建立的(C
A. 西夏
2.连环画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这一形式题材广泛,内容多样,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通俗读物。右图连环画中议和的双方是(
A.
B.
C.
D.
3.1040年,范仲淹因直谏触怒皇帝,被贬到陕西地区,参与宋朝西北边防事务。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
A. 契丹
4.某同学在学习中绘制了四幅中国古代史上政权并立局面示意图,其中绘制正确的是(
D
A.
5.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A
A. 民族交融加强
6..据统计,唐朝共取士近3万名,平均每年取士约100名;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宋朝在科举取士上的做法(B )
A. 确保了科举取士公平
C.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7.在王安石的成长过程中,“求学,当立追圣贤,为官,敢当天下事”是他毕生追求的人生境界。登第入仕后,纵论天下大事和时政的积弊,提出改革的设想,以求“国家太平”之治,以下属于王安石改革措施的是(
A
募役法
A.
D.
8.《元史·地理志》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朝政府这样做的初衷是(
D
A.
便利赋税征收
9.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下表处应为(
B
科技成就 |
传播及影响 |
造纸术 |
8世纪传播到阿拉伯地区,新型纸张取代了羊皮纸和纸草纸 |
|
14世纪初传到欧洲,对其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社会变革 |
《本草纲目》 |
17世纪被翻译为拉丁文等文字,促进了欧洲植物学的发展 |
A. 《齐民要术》
10.近年热播剧《清平乐》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可能看到(
A
A.
瓦子的勾栏内正在表演蹴鞠
C.
大相国寺在演戏剧《窦娥冤》
二、 非选择题(本题有 3 小题,共 30 分。)
11.【政治制度发展、加强中央集权】(10分)
在古代,地方势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央政权的稳定。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藩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shan,意:充足)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方镇阙帅,稍命文臣权知。…置转运使、通判,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1)据材料一,分析赵普“劝上革去其弊”中的“弊”指什么问题。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统治者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6分)
材料二: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2)据材料三,分析“行中书省十有一”反映了元朝实行的什么制度。据所学知识写出元朝时期管辖浙江的机构名称。(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对地方管理的发展趋势。(2分)
11.【答案】(1)问题:方镇(节度使)屯兵自重,赋入自赡。
措施: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
(3)趋势:对地方管理加强。(或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或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12.【捕捉社会光影,再现两宋温州。 】(12分)
2022年9月28日,,温州朔门古港遗址重大考古发现在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公布。穿越千年,让我们回到繁华的温州古城,见证宋朝发展。
【百物周流】
材料一:
图片《江山胜览图》
(1) 根据材料和图片,说明宋朝温州港海外贸易的情况。 (2分)
【科举竞流】
如表:南宋州郡科举及第人数统计(前三甲)
|
福州 |
温州 |
明州 |
进士 |
2249 |
1096 |
777 |
状元 |
6 |
5 |
4 |
两宋时期,大量北方和福建移民流入温州,形成了“耕以务本,读以明教”等家训、族规。 北宋中期,朝廷开始不断扩充太学人数。南宋设太学于都城临安(今杭州)。 1019年,温州率先建立州学。至北宋后期,下辖四县均已建立县学。 北宋中期,温州出现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景象。如“儒志先生”王开祖,中第后“杜门著书,从学常数百人”。 |
——整理自吴松弟主编《温州通史•宋元卷》
(2) 结合材料,分析南宋时期温州科举鼎盛的原因。 (6分)
【文化汇流】
南戏,是北宋时期北方杂剧传播到南方后,与温州民间艺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戏剧。两宋时期,温州经济繁荣,城市人口激增,南戏率先将市民小人物作为正面主人公写进戏文。南戏流传到临安后,瓦舍勾栏的繁盛,使其发展为成熟的戏曲艺术。
(3) 南戏的产生与发展,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生活与文化方面的哪些特征?(4分)
12.【答案】【小题1】温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温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城,海外贸易繁华,交易物品繁多,出口商品或从温州港走海路直接运往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或从温州港运往明州,再销往欧洲各国。(2分)
【小题2】随着移民的大量涌入,温州逐渐形成了重视教育、崇尚科举的社会风气;宋朝崇文抑武,重视科举,扩充太学,加之南宋太学设于临安,为温州籍学子人学提供了便利;温州州县学发达,推动了地方教育的发展;温州学者热心讲学,促进了本地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答出三点即可)(6分)
【小题3】多元文化交融;城镇文化蓬勃发展;娱乐文化发展反映市民需求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只需答出两点)(4分)
13.
材料一: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回回、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的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者中有近70%的人娶汉人为妻。
(1)结合材料一中的措施,说明元朝时期的民族发展情况。(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2)材料二中元朝对西藏、新疆、台湾是如何管理的。这一管理在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6分)
13.(1)民族交融趋势加强。(2分)
(2)元朝时期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在中央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这一管理使得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在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
在台湾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历史上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正式行政机构。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