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二学期初中社会·法治教研组工作计划
(2021-03-15 17:06:04)
标签:
组内活动 |
分类: 中小学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制 |
校本研训实施计划和方案
组别:
一、教研目标和教研重点 |
以“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新型教学观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听、说、评”三位一体教研活动模式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灵活扎实地搞好教与学的实践活动,推进学本课堂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执教能力,培养学生社会·法治学科学习兴趣,加强学法指导,抓常态课堂、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研组建设,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智慧,努力使初中社会·法治教研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二、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
1.抓好教研组活动的常规要求。继续落实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教研组活动至少每大周一次,形式多样,并用统一的记录本做好记录。发挥科研引领作用,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教学反思为重点,扎实开展校本教研,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本组教师要积极切磋教法学法,积极上好实践课、研究课,开展评课交流,课堂上坚持“精讲、互动、高效”的原则,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并及时反思、提炼和总结经验,促进教学水平提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
5.学习研究新课标也是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之一。有计划地学习新课标,以新课标为准则进行教学,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6.坚持正确导向,抓好毕业班教学工作。全体毕业班社会·法治教师要认真研究中考,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班的社会·法治教学和复习工作,同时也为非毕业班的教师做好铺路工作。 |
三、保障措施和预期效果 |
1.抓教研活动,抓组风建设,加强教研组的管理。要多加强组内教学工作的管理,加大调研课,问题课的教学问题解决。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节经精心准备的公开课,同时注重发挥每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组长要把好本组的教学质量关,每位教师都要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每次教研活动做到精心准备,有主题、主讲人、活动记载、活动反思等。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规范,做好组员考勤工作,及时做好相关记录。 3.抓教学质量管理。结合我校生源实际,强化试题的命题谨慎,对成绩进行有效的分析。考试分析要以自查为主,落实基础知识点。加强分层,强化双基,确保合格率。深刻体会教学思想,关注后1/5的学生,提高三率一平均,进行分层教学。让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七年级、八年级要抓好基础教学,要面向全体,抓两头带中间,特别要重视后百分之二十学生的补差工作。要加强毕业班教学研究,九年级要抓好毕业升学质量的提升,要研究考题,把握中考试题方向,强化上课,复习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严格控制教学质量的提升。 4.营造教科研氛围。各教师要根据自身专长,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善于总结,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坚持落实“五个一”活动,提高科研能力。全体成员进行个性规划,规划自己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
校本研训周行事历
周次 |
日期 |
活动主题 |
活动内容 |
责任人 |
参加对象 |
活动地点 |
1 |
3.1-3.7 |
初中社会·法治教研组开学工作会议 |
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组织各备课组制订好教学计划、落实好备课组集体备课分工 |
教研组长、各备课组组长 |
全体社会老师 |
党员活动室 |
4 |
3.22-3.28 |
初中社会·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展示方式”的研究、初中社会·法治课堂教学中“习题设计”的研究、初中社会·法治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
中考复习专题研讨课 |
刘伯昌 |
全体社会老师 |
党员活动室 |
6 |
4.5—4.11 |
关于初中社会·法治“双基落实”的研究 |
校公开课 |
陈晓燕 |
全体社会老师 |
党员活动室 |
8 |
4.19-4.25 |
关于初中社会·法治“学案设计”的研究 |
校公开课 |
王欣欣 |
全体社会老师 |
党员活动室 |
10 |
5.3—5.9 |
关于初中社会·法治课堂教学中“矫正主体”的研究 |
校公开课 |
陈盛 |
全体社会老师 |
党员活动室 |
12 |
5.17—5.23 |
关于初中社会·法治课堂教学“设问”的研究 |
校公开课 |
夏爱雅 |
全体社会老师 |
党员活动室 |
14 |
5.31—6.6 |
初中社会·法治教师“课堂语言”研究、初中社会·法治课堂教学中“环节设计”的研究、初中社会·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讲与不讲”的研究 |
校公开课 |
陈爱平 |
全体社会老师 |
党员活动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