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不误答题工

(2018-10-26 04:34:42)
分类: 听后感

磨刀不误砍柴工   审题不误答题工

——记南通学习有感

                                            

            徐州市刘湾小学   张玉

20181019日,我有幸参加了徐州——南通开发区两地教学研讨”活动,我们这次的主题是“小学作业设计与批发比较研究”课题研讨,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我观摩了两节数学课: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马艳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审题》和徐州开发区实验小学李勇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两节课后,我们进行了数学学科评课研讨,下午倾听了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特级数学教师严亚雄教师的讲座《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之后对于“小学作业设计与批发比较研究”课题,两地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南通教育之所以成为我们教育学习的典范,与他们所建构和践行的童真”教育理念分不开,让课程最大限度地适应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要为学生想六年,更要想到他们未来六十年”的办学理念下,以“养成好品格、形成好习惯、练就好本领”为育人宗旨,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校园生活。下面谈谈自己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两节数学课引发我的思考:

(一)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马艳教师的执教的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审题》是一个新课例,这节课所体现的思想正是马教师正在进行的课题的研究,通过学生认真审题,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一节课讲评7个题,让学生们自己解答、自己分析,发现出题者的设计意图,“陷阱”在哪里?我们应该怎么办?其实这不是这节课的亮点,我觉得亮点有三:

一是学生们课前进行的“听算”,这个听算活动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出题,每天由一位小老师组织,之后还要进行答案的核对。“听算”说两遍,会的可以直接写结果,不会的在听第二遍的时候把题目记录下来,再进行计算或解答。这个方式,练习学生有好得“倾听”习惯,时间不长,可是日积月累下来,学生倾听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二是老师的精心设计:第(1)题,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第(7)题,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所有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并在姓名下面画个     。时间限定3分钟。3分钟之后,好多同学还在奋笔疾书,但是有部分同学早已坐端正等着了,老师请坐端正的同学来说说自己为什么那么快就完成了。这两题设计得太精妙啦,如果学生不认真去领会出题者的意图,审清题目,当然忙不完。此处教师总结:我们在做题之前,不要忙于列式解答,而应该认真把题审清楚,明确出题者的意图,再动笔去解答,这样会大大提高做题正确率。在课的最后,教师还出示了一首“审题”诗:审题不误答题工,匆匆动笔希望空,数量关系要读懂,读完三遍再起动。

其三就是教师对教材的把握非常精准,马老师所设计的几个题目都是经典、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易错的题,这才突显老师的基本功呢。我们老师在学生教学过程中,就要善于发现,善于总结,这样才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尤其体现在第四题上,练习中印了一题,可是在分析过程中,马老师又出示了两题类似的题目与之进行对比练习,三题放到一起,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思路更清晰,大大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

(二)我们徐州开发区实验小学的李勇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二课时差倍问题,课堂组织有序,教具准备充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汇报思路清晰,学得轻松快乐。我从李勇教师的课堂中捕捉到这样的亮点:

一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或是汇报的过程中,认真倾听,不断追问,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入,这是一种有效的课堂交流和思考的过程。李教师说:“我们自己的思路很重要,能读懂别人的思路更厉害”,这句话,无疑在训练学生要会“倾听”的好习惯,同时用了很具激励的语言,使那些不会倾听的孩子能够静下心来倾听。

二是李老师在课堂展示过程中,当学生明白了所有思路之后,并没有急于总结,而是让学生回顾整个探究过程,这样使学生有了一个完整的思维,再进行总结,有老师在点评的时候说,这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啊!

三是这节课的练习设计很具比较性和开放性,教师一下子出示了四题,让学生灵活自主地做出判断:哪题要用到今天学到的“转化”策略,哪题不需要。有审题的过程中,学生还发现其中有一题缺少一个条件才可以转化,适时地补充了一个条件,其中第四题还具争议性,有的学生说用到转化,有的学生说不用,这真是太好了,我们的课堂需要这样的声音,这才是激起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究的源泉。

两节课,我认为都应了那句老古语“磨刀不误砍柴工”,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要教会学生“审题不误做题工”。在评课过程中,南通实验小学教师交流的他们的学校的“童真课堂”宗旨是“教在起点,贵在倾听,重在经历,乐在分享”,这十六字表达得真好,如果学生能做到这些,何愁学不好呢?

每次听课,我都把自己当成一个学习者,要求自己要从课堂中学到一点、两点,并进行总结,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其实对于教学设计我们听课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只要我有一颗学习的心,就一定地有收获。

二、作业设计与批改比较研究学习所得:

对于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我也有自己的想法:积分制,奖惩制,分层作业,创意作业,预习作业,网络作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尝试过不少,但我觉得分层作业很好,但是实施得难度比较大,因为这种作业不便于统计与收缴、批改,所以我也只是在计算方面实施分层,计算比较好的学生,就可以不做;计算问题出错率高的学生,多做一些,这项作业是与每周的周测试卷上计算错误题数链接的,一句话“错得多做得多,错得少练得少,不错不练”。

那么在当天下午的交流过程中,我又见识到了更多类的作业,对些我有启发:

语文老师交流的预习作业,让课堂教学赢在起点:字词预习,放手学生,辅之有效手段进行检测。与我们交流的这位语文老师,现在进行的是多音字在语言环境中的选择,我来找茬儿:一笔一划,认真描红生字表里的字。她说“做减法不做加法”,这样孩子们的兴趣会高涨。

数学作业就是注重倾听训练,口算、文字题、解决问题都可以。我认为这点是我一直忽略的,应该把这个好好抓起来,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出题能力、组织能力,更能有效地练习学生的倾听能力。第二个就是做一些好玩的题目,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每天在网络找一题学生们感兴趣的题目,做一做,分享一下做题感受。

英语老师的作业特点就相当丰富,最亮眼的就是学生作业本的设计:封皮自己可以涂鸭、自己设计,展示的作品中学生的作业本皮都是一个漫画系列的,太有意思啦!你说这种作业,孩子们能不爱写吗?打开封皮,里面的英语作业设计同样精美,为了映衬这种精美的图画,学生们的书写也就会更漂亮,不然会使自己的作品减分不少哟!英语作业不光有本子上的作业,学生还可以制作一些贺卡、海报、读书卡片……总之我感觉英语在做的是一件学生很喜欢的事情,有了兴趣,才能够更好的学习。还有就是增加、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给一些小的插图进行配音,这些我都特别感兴趣。

我觉得我们的学习,无论哪些一门学科,应该把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发自内心地想学习,就可以学好!我们老师也不会每天愁眉苦脸地逼着孩子学了。

 

学习就会有收获,收获就进行反思,并将这些收获有选择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去,在不断反思中改进,在不断改进中提升,使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