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2019-01-29 09:18:46)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成长之路 |
当代教育家朱永新老师对教育之于教师的关系曾有这样的评价: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股创造的激情;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的确,捧读陈自鹏博士的教育论著《教师幸福追求之道》感悟其成长之路,领悟一位教育工作者博爱的襟怀、飞扬的激情、不尽的快乐,同时也由衷感佩陈博士在教师成长之路上给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在学、做、研各方面所积累的经验、凝聚的智慧、形成的思想、做出的示范。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了,经过一年在程鹏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感到受益匪浅。
首先是学习与读书。陈博士在《教师追求幸福之道》一书中详细地谈到了教师成长的第一步——教师的“四学”。第一,要向书本学习。教师向书本学习,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知识,要学习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第二,要向他人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有很多朋友、同事、领导在某一方面或闻道在先,或术业专攻,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第三,要向实践学习。教师要注意向教育实践、教学实践、教研实践、教改实践学习,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第四,向问题学习。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只有不断探求问题的本质,才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真正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工作室的程主任也不断的督促我们要多学习,多读书。因为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苏省姆林斯基曾说过: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堂,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城里不断探索,而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所以我也读了许多与历史教学相关的书籍。同时,我在认为特别精彩的文章重新阅读、细细体会,或者是找出跟自己搞的课题有关的研究论文,分门别类地阅读,并进行分析、思考、做读书笔记,这样的阅读带有明确的目标取向效果也比广泛性阅读好。对于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而言,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阅该就是最好的备课,尽可能的多阅读,补充些新知识,了解一些新观点历史课才能变得更加厚重而富有内涵。通过不断的阅读,我学习到了许多经验。
其次就是磨课。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磨课到底磨什么?抓住关键来磨功。通过磨课,不仅要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根于头脑之中,更重要的是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其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特长、性格、气质等方面因素,磨出属于自己的个性的课,磨出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课,磨出一个真正能够体现自己。反思包括课前的思考、学情的了解、备课上课的教法、语言的表达等等。我在毎节课或每周每月上完课后,思考取得哪些预期的教学效果,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推行,哪些有待今后改进,课前预设和课中的差距在哪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有在的问题是什么等。要真正开展历史教学反思,历史教师必须养成反思的意识,懂得教学反思的策略。我有时采用教学日记的形式把历史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详细记录下来。同时,咨询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反馈中获取收进教育教学方法的信息。我也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想法与工作室成员进行交流,从其他教师的视野来思考白己的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观念更新的过程,认识提高的过程,经验积累的过程,能力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思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这些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向工作室各位老师学习,不断的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