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培训: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亮点

标签:
历史教育 |
分类: 名师论坛 |
【按】李重阳,高级教师,教学名师,商洛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程鹏名师工作室副主持人。2018年8月27日,李老师以“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亮点”为题,对商洛中学历史教师进行了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培训。
2018年7月22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省骨干教师历史学科的培训活动,聆听了朱汉国、吴伟等教授专家的报告;8月27日,作为培训者与本校历史教师们一起学习了修订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此次修订是对2003年以来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宝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充分借鉴了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以期通过新课程的落地生根,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提供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陕西省将于2019年秋季在普通高中全面实施修订后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这也是2007年以来陕西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的第二次重大变革。
从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来看,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整合,并基于历史学科本质提炼出的学科课程目标,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体现了诸素养中的价值目标,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教材的编写、教学目标的制订、课程内容的整合,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考试命题的编制、教学活动的评价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犹记得2007课程改革的艰辛和痛苦,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西安高考复课会上,郭富斌老师的一席话,“老师教的都没考,考的都是老师没教的”。课改十年,三维目标已沁入血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为日常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成为备课习惯,“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职业追求。经历了一轮课改的洗礼,2019年的课程改革会是是拼搏和幸福的!
文/李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