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自然风光 |
大理苍山共有19座山峰,寂照庵则坐落在苍山圣应峰南麓感通山之上,是大理最早开放的尼姑庵。(无门票)
它虽是座尼姑庵,却并不显得冷清避世,反而像是一座鸟语花香的山间庭院。院舍内各处都会放置花草盆栽,似不经意,却都打理得生机盎然。
说到寂照庵的精细别致,就要提起高鲁东,他曾是国家皮划艇队总教练,并带队夺得世界冠军,也正是那年,他突然而自然的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与名利无关,只为爱好和自由。他来到大理,在洱海边租下个牛棚,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院子、房子,然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亲手将它变为现实。寂照庵则是出自他手的另一件作品。
打车到感通寺,接下来顺着曲折蜿蜒的青石板路向上爬,约20分钟可到。
穿过古柏林,寺院周围树木成荫,环境幽静,处处透着清新淡雅的气息。
远远看到掩隐在参天古树下的黄墙青瓦,这便是到了。寂照庵始建于民初,损毁后由民国云南都尉唐继尧重建,庵门上“寂照庵”三字,就是唐继尧题写。走进庵门,就是一个“花花世界”。
如此温婉雅致的地方,确定是庵堂吗?
庭院中间,正对正厅,用玉蝶摆放出佛教的卐字符。
(庭院内会有一位老奶奶一直坐在椅子上,这是照料这些花草的老奶奶,提醒着来往的人这些花花草草只能看不能摸。)
佛教寺庙大都讲究香火旺盛,但这里却闻不到香火味,更多的是多肉植物尽情生长着。寂照庵给人一种从容淡泊,宁静和善之感,如佛之拈花一笑,或许这是佛所期许的修为世界吧。
地面/墙面/桌子上/屋檐下,皆被鲜花环绕着。
寂照庵虽花美,但最出名的是它的素斋。院内外坐满了人,不单单为了赏花,更是为了品尝到美斋菜。
树桩也用来种多肉。
肉肉瀑布
庭院一角,各种多肉植物错落有致。
在这里多肉的花器多种多样,竹筐/陶盆/木桩/猪槽等,每一颗多肉都尽情绽放,在日复一日的佛经念诵中,仿佛得到佛祖的保佑,生命更加灿烂。
整个庵堂充满了绚丽的花朵与清新的多肉,玉蝶/虹之玉/红稚莲/白月影。。。大理的天气简直太适合这些多肉了。
就连台阶也被多肉点缀
听到敲竹板的声音,这是要开斋饭了,拿上刚到时领的饭票来排队打饭。(提前一天打电话预定斋饭,来时就可以直接领饭票,排队在前面,庵内会根据预定人数做斋菜,没有预定的排到后面就可能品尝不到斋菜)
排队时,师父会讲吃斋饭的规矩:吃多少打多少,不能浪费,浪费者佛前跪香一柱。
餐厅外也有提示牌。(素斋有中餐和晚餐每逢初一/十五,礼拜天斋饭免费供应,自助式,平时20元/位,个人觉得斋菜特别香。)
餐厅已坐满人,出来坐在庭院,在诗情画意中享受美味。取一只大碗,盛上大半碗米饭,再在上面覆满自己挑选的各色斋菜,倘若一碗不够,吃完可以再添。
餐厅旁是一间茶室,喝茶是自助的,烧水,取茶,泡茶,全部都自己来,全部都免费。也有人自带茶器,约上三五好友,用一盏茶,打发整个下午的时光。不过我们去时人很多,已经全部坐满。
寂照庵的建筑与内饰都很有特点,除了雄宝殿和供佛的侧殿外,其余厅堂茶舍均用的大幅的玻璃窗,以便让大理的暖阳更多的透入。
透过茶室玻璃窗看到后院满山坡的多肉。
寂照庵面积并不大,却让人感觉回味无穷。看似随意却又处处精致。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独具匠心,赏多肉,食素斋,品粗茶,让烦恼的人不再烦恼,让热爱生活的人更加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