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2021-01-07 13:19:53)
标签:

天坛

皇穹宇

回音壁

老照片

小石狮

分类: 祭坛

守殿门的四个小石狮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皇穹宇位于圜丘坛的北门外,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1538)改称皇穹宇。明代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殿内地面用青石,殿外地面及围墙具用临清砖。

皇穹宇坐北朝南,圆形围墙,明代南面设一座三劵砖门,乾隆十七年(1752)改建为三座并排单体砖劵门,之间以扇面墙连接,歇山顶。

清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京城全图》标出重檐圆攒尖顶的皇穹宇和三劵砖门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琉璃门的三对门扇原为红色板门。民国三年(1904年)袁世凯为称帝,将琉璃门门扇均加装九列、每列九个共八十一个鎏金铜门钉。下图为八国联军占领天坛时老照片,琉璃门的门扇尚无门钉。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皇穹宇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皇天上帝和皇帝上三祖五宗八代祖宗的神版的殿宇,因此也叫“天库”。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皇穹宇殿高19.5米,直径15.6米,木拱结构,檐柱、金柱俱8根,南向开户,菱花格隔扇门窗,蓝琉璃槛墙,东西北三面封以砖俱干摆到顶。殿内穹窿圆顶,正中贴金盘龙藻井,贴金双龙天花,金柱贴金缠枝莲,内外施金龙和玺彩画。殿内正中有前圆后翘角石须弥座,座高1.51米,径2.53米。严谨、精致,上覆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须弥座上供奉“皇天上帝”牌位,左右配享皇帝祖先的神牌。天坛皇穹宇每到冬至正午十二点,会有光正照到“皇天上帝”牌匾上。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东西配殿殿内均设石须弥座两个,以平日供奉神版。东配殿是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神牌供奉处。西配殿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之神神牌供奉处。

皇穹宇围垣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具有传声回音功效,俗称回音壁。围墙由磨砖对缝砌成,光滑平整,弧度过度柔和,有利于声波的规则折射。加之围墙上端覆盖着琉璃瓦使声波不致于散漫地消失,更造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如果一个人站在东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而另一个人站在西配殿的墙下面朝北墙轻声说话,两个人把耳朵靠近墙,即可清楚地听见远在另一端的对方的声音,而且说话的声音回音悠长。

苏联代表在回音壁听回声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在皇穹宇殿丹陛前甬道上的第三块石板为“三音石”,站在这块石板上大喊一声或击掌,即可听到三次回声。

站在第一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一次回声。站在第二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两次回声。站在第三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可以听到三次回声。三音石正好放在圆的中心处,遇到围墙后,又给反射回来,这些经反射回来的声音又都经过位于圆心的三音石。经过第二次反射又回到三音石。这样,就听到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声音了,这里除你拍手的那次声音是原始声音,其余的都是回音。

  丹陛前甬道上的第18块石板是“对话石”,站在这块石板上可与相距36米之遥的东配殿东北角或西配殿西北角上的人对话,虽然彼此都看不见,但声音却清晰如电话在握。

 下图为对话石东配殿东北角的人站位置(苏联摄影,1949.10.3)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最后谈谈题图上的四个小石狮子。据说是袁世凯称帝前制成来守天库的,不知为何要用四个。从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的老照片来看,小石狮子把守天库一直忠于职守

一群日本人正在逐步走向敞开门的皇穹宇,最后一名为身穿和服、踩着木屐的日本妇女。皇穹宇门口守着四个小石狮子,试图阻挡。(民国时期)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毛泽东和民主人士参观皇穹宇之后,可看到门口露出的小石狮正在欢送。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解放初期老照片上的小石狮。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天坛皇穹宇(含老照片)

上世纪60年代后不知什么原因,四个小石狮子都退役,且不知所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