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午睡前后独立脱穿衣物引导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2019-02-25 14:17:56)
标签:
结题报告 |
穿脱衣服是每个人每天清晨必经的第一件事情,5--6岁的幼儿身体各方面发育基本完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幼儿独立意识越来越差。因此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家长几乎不对孩子有过多要求,在家中早已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有的幼儿不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穿衣服扣纽扣、拉拉链,有的幼儿自己上厕所不会擦屁股,不肯按时睡午觉、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等情况较为普遍,使他们很难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们忙于自身的工作,而教育孩子的重任很大一部分由老人承担,出于独生子女以及隔代亲等种种原因,家长们往往更重视的是孩子身体上的照顾和智力上的启发,而忽视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些幼儿一旦离开父母到陌生的集体环境中生活,会感到困难重重。因为在家中,他们事事依赖父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幼儿园《纲要》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著名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孩子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而集体生活又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环境,对孩子充满了挑战,但这又恰恰是培养他们良好习惯的最佳机会,因为幼儿园里的生活自理活动,充满了精细动作的尝试与练习,让幼儿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仅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自我服务中发展动作,体验成功,增强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
大班的幼儿早已有初步的自理意识,但个别幼儿自理能力还比较弱。为了增强幼儿的自理能力,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首先应从培养幼儿学习自己脱穿衣服开始,满足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帮助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这样才能有利于训练孩子全身动作的协调、准确、灵活。但事实上,当前很多家长却把幼儿脱穿衣服当成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从而导致幼儿不会脱穿衣服,有的穿反,有的不会扣衣服纽扣,有的不会拉衣服拉链,甚至有的不会穿。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游戏来培养大班幼儿的穿衣能力。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每个幼儿都有着好玩的天性,通过平时的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玩、做做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游戏中,让幼儿比赛看看谁是最会穿衣服的宝贝,我们就会及时地奖励,比赛可以分为男孩女孩组,也可以分为拉链组和纽扣组等等。这使幼儿玩的过程中,学习了生活中的一些本领,技巧。利用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既玩的开心,又学到了本领,何乐而不为!
二、理论依据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我服务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幼儿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包括学习)都是不可能的”。
三、实用价值
大班个别幼儿平日生活中父母包办的又太多,每天帮他们穿、脱衣服,不如训练他们正确的方法,把方法教给他们了,也让他们感受亲自穿脱衣服的乐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平时的午睡环节中培养幼儿脱穿衣服的能力。过程中示范并指导脱衣服要将两只胳膊从袖口退出来,然后头从大洞洞钻出来。脱裤子时分别拉住两个裤脚往下拉。学会了方法后,每天孩子们都自己练习脱衣服,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现在孩子们基本上都会自己脱衣服了。再学会区分衣服裤子的前后,幼儿的衣裤常常都有图案,我教幼儿从图案上加以区别,有图案的一面是前;还有告诉男孩子,裤子上有洞洞的一面是前,千万不要穿反;然后再示范给孩子们看怎样穿衣服,对于套头的衣服先将头从大洞洞中钻出来,再将两只胳膊从袖口中伸出来;对于开衫的衣服,先将两只胳膊从袖口中伸出来,再系扣子或拉拉链;对于裤子先将两条腿脱穿两只裤腿中伸出来,再往上拉。在幼儿每天自己脱穿衣服中,也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如在脱衣服时可以互相帮忙拉裤脚、拉袖子;穿衣服时可以互相系罩衣的带子,这对他们来说是互相帮助,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自己的能力也随之提高。
四、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1.培养大班幼儿独立意识,养成午睡前后独立脱衣物、穿衣物的好习惯
2.提高教师的引导能力,并增强教师对午睡前后幼儿独立脱、穿衣物的管理
3.促进家园和谐,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工作,在家锻炼幼儿的独立意识
研究内容:
1.大班幼儿午睡环节在衣物脱、穿方面存在的问题
2.大班幼儿独立脱穿衣物的个案研究
3.家长如何在家中提供有效支持与配合
研究重点:
本研究以幼儿园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选择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孩子进行个案研究。着重观察孩子在午睡环节脱穿衣物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相应的策略探讨。午睡环节独立脱衣穿衣的管理和引导策略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
五、研究过程和主要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课题立项阶段 (2017年11月—2017年12月)
1.进行课题申报,准备相关材料
2.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 课题调查研究阶段 (2018年1月—2018年7月)
1.对班级内幼儿午睡环节脱穿衣物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调查,着重收集在衣物脱穿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2.收集相关案例,进行理论学习,制定引导策略和方案。、
3.选择班级进行个案研究的试点范围,对班级内幼儿午睡脱穿衣物进行合理引导。并观察相应效果。在研究过程中,选择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调查,定期开展家长回访,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和情况。
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2018年8月—2018年11月)
1.对研究对象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2. 撰写相关研究报告和个案分析报告
3. 准备结题等相关工作。
1.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主要侧重培养孩子独立性,在研究过程中选择几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研究教师引导、家长引导共同作用下的午睡独立脱穿衣物习惯的养成。
2.文献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通过搜集、整理文献,对相关研究形成科学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本课题在搜集各种资料的基础上,从中选取有效信息和富有价值的案例和引导策略,以便于制定研究计划、达成研究目的。
3.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照片、文字记录等方式,收集相关研究资料。采用观察法收集幼儿午睡环节出现的缺乏独立性的问题和表现。同时,也通过观察法发现幼儿在有效引导作用下发生的变化。
六、课题研究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成果
(1)《 幼儿午睡前后脱穿衣物的引导个案研究》调查报告
(2)《幼儿午睡环节脱穿衣物的有效技巧》读书心得
(3)《合理穿衣 从我做起》案例分析
课题组成员分布在各个班,教师们工作繁忙,加上平时教研活动的时间、力度还不够。一部分家长由于文化素质偏低,教育观念落后等原因,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误区,难以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尤其表现为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孩子都是爷爷奶奶照顾,在家园合作方面存在明显滞后的现象。
2.发现不足,引导幼儿正确的穿脱衣服的方法。
(1)对于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持之以恒,比如:一开始会穿裤子,但时间长,而且进步缓慢,与同伴的差距拉大。因此,在以后的家长工作中,应着重和家长沟通交流,以达成深度共识,进一步动员他们参与到自理能力的培养中来。
(2)在家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孩子刚学会穿衣服的时候兴致很高,且常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个别幼儿会出现裤子穿反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成人反复的叮咛,才能更好的巩固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