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课堂中导入环节的教学探究(张静)
(2018-10-30 20:59:50)
标签:
教育 |
小学语文自主课堂中导入环节的教学探究
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
课堂导入作为开课之初的必备环节,有着引导学生从课间玩耍进入课堂学习状态,舒缓学生课堂学习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浓厚兴趣的重要作用。因此,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开好头,使后续的课堂学习更加顺利。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学语文自主课堂中,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也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导入环节中的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一、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应贴合课文学习和学生身心需求两个方面
课堂导入应贴合所学课文内容,由课文中的一个对象出发,抛砖引玉,才能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课文学习中来。例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曹冲称象》一课时,教师以课文中的对象大象作为课堂导入的点,设计一则谜语:“身体像堵墙,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大腿像柱子。”从而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学习。同时教师课堂导入的设计也应贴合所教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特征和爱好特长展开,这样的课堂导入才能引发学生身心的愉悦感。例如在讲授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一课时,教师出示了一组喜鹊的图片,播放了一段喜鹊的介绍视频,通过对喜鹊的介绍使学生对喜鹊产生喜爱之情,从而导入新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涨。受学生喜爱的课堂导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斗志昂扬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所以教师在课堂导入设计时既要贴合课文学习也要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
二、课堂导入环节的形式应做到丰富多样
单一的课堂导入形式,不管有多么地贴合课文学习和学生需求,时间一长,都会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因此课堂导入的形式一定要做到丰富多样,常换常新。根据语文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喜好需求,现将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课堂导入形式归纳如下:
1、谜语导入
谜语导入适用于课文中的对象是是动物、植物、物品、天气气象、职业等,采用谜语导入,能使学生迅速关注这些对象的特征,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彩虹》一课时,教师利用彩虹的谜语导入:“一座天桥弯又弯,七种颜色真好看,雨后才往天上挂,行人汽车不能上。”同时猜谜语深受学生喜爱,采用猜谜语导入新课,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视频动画导入
小学生的具象思维能力较为发达,视频动画生动有趣,深受他们的喜爱。教师利用视频动画导入新课,能够迅速抓住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的情境。例如在讲授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时,教师利用视频动画《塞翁失马》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来,也为课文主旨的揭示提前埋下了伏笔。
3、图片导入
图片比文字更具直观性,尤其是美图,能尽快吸引学生,也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讲授六年级课文《秦兵马俑》一课时,教师请学生欣赏秦兵马俑的一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使学生为兵马俑的雄伟壮观和栩栩如生不断赞叹,引发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重点内容的学习更加顺畅。
4、歌曲导入
歌曲导入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让学生的想象空间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是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的好方法。例如在讲授五年级课文《景阳冈》时,教师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将学生引入水浒的学习情境中,能让学生更快地走进课文的情境中。
5、谈话导入
上课铃响,学生进入课堂后往往会产生紧张的情绪,教师和学生聊聊天,利用聊天的内容导入新课,能够放松学生课堂学习的紧张情绪。聊天内容贴合课文学习要求,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交流,在谈话聊天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一课时,教师和学生聊妈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妈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6、故事导入
小学生都爱听故事,教师在上课前用一个故事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让学生在认真聆听中平心静气地进入课堂学习,为课堂教学的扎实推进打好了基础。例如学习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时,教师请学生讲一讲端午节的小故事,既让学生了解了端午的习俗,也让学生伴随着喜爱愉悦的心情平心静气地进入到了课堂学习中。
7、情境导入
课堂学习想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要注意课堂情境的营造,利用学生喜爱的熟知的情境导入新课,可以使课堂学习情境保持一致和完整。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ang eng ing ong》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开运动会,ang eng ing ong代表队比赛的情境,从学生熟知且喜爱的运动会入手,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8、游戏导入
小学生都爱做游戏,教师利用小游戏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立刻兴奋起来,更加专注与课堂学习。例如在讲授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时,教师开课先组织学生玩了一个画鼻子的小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9、动作导入
课堂学习大都是学生坐着听,老师站着讲。教师在开课之初,不妨学一学英语学科开课的warming up,带着学生做个小的动作操,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会更有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
三、课堂导入环节的课堂实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更要在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导入应是师生互动的环节,而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因此,无论哪种形式的课堂导入,教师都要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谜语导入的谜面可以由学生来读,谜底学生来猜;图片导入和视频动画导入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所观所想;故事导入请学生讲一讲或者演一演。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在这种切身的参与中初步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更乐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