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备考心得体会
(2019-11-10 11:51:33)
标签:
教育 |
分类: 工作室动态 |
高考数学备考心得体会
昨天在榆林市第十中学参加了榆林市教育局组织的高考备考研讨活动。上午聆听了来自北京的专家王文英老师的《函数与导数的解答策略》课堂教学和《关于2020年高考备考》的讲座,下午听了十中杨宪伟老师的《数列的综合应用》的一节课后,参与了绥德中学和一中老师关于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方法交流。收获挺多的,下面我说一下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关于上课方面,两位老师讲的都是高三复习课的习题讲座,都是在熟知考纲,精心备课,精心选题,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注重通性通法的总结。王老师用最少的题量为我们分析讲解最典型和常见的题型,帮助我们摆脱题海之苦,提高数学成绩。多层次、多角度、多交叉、多广度,深度上对知识加以拓展和提高,并且能在平日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所拓宽和发展,对课堂内容知识的归纳,总结,梳理等方面有进步,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
在讲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时,对一些在课堂上或是平时不懂、迷惑的地方进行探讨,更好地加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例如数学思想中的“分类讨论”,“数学的转化”,“参数问题”等有了深一步的研究和拓展,便于让我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加以应用和解答。比如:对于参数问题的学习,我们通过学习不同的例题,通过研究、分析得到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与途径------分离参数,变换主元等常用的解题方法。对分类讨论这一问题的研究: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存在不确定的元素及公式,概念的分类……,并研究了基本步骤等等。
总之进入高中以后,数学学习的方法和内容都有了很大转变,题目的难易程度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及时消化吸收新知识,复习巩固旧知识也成了我的困扰。但通过此次学习,我发现数学学习其实是有路径可循。对于一些问题要予以归纳总结,并作一些相配套的练习,以达到巩固效果。一学期来,我收获了很多,尤其在学习方法上有了系统的概念,能够更好地帮助高中的数学学习。
另外,在高考备考方面,要熟悉考纲要求和能力要求,研究高考数学试卷特点。王老师认为解数学题应具备的4大能力:雄厚的基础知识(立体成网,四通八达,不留死角),丰富的联想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宏观的调控能力,要多想少算。
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课下个别辅导,通过辅导能知道哪些知识存在问题,或者是我上课遗漏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考纲上就那么些考点,把自己不会的不清楚的多看看,找些题练练。把解每种题的方法做到如数家珍,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再者就是要权衡考点,有些考点就出一个填空题,就不必要花太多时间。向量的数量积那块是三星级考点,就得多做题。把各大市的模拟题拿出来,把有关这个知识点的题目找出来,总结分析考得这个知识点的那个具体方面,用的哪些方法,这真的很重要。像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类题的方法性很强,一定要多掌握几种方法。有些求和公式一定要记忆。记忆并不是说你不理解,而是在考场上拿出来直接用多好啊,省得自己去推导,浪费时间。
最后,愿我校的高三同学考到好成绩。所有高考学子,加油!
高三数学备课组
2019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