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电晕处理工艺及参数

标签:
薄膜通 |
薄膜电晕处理工艺及参数
电晕处理是薄膜加工中非常重要的薄膜处理工艺,通俗讲就是通过高频电压对塑料薄膜表面进行电击处理,使得薄膜表面具备更高的附着性,以便于薄膜的后道加工,如印刷、涂布、复合等。下面我们将从电晕处理的形式、工艺及电晕失效因素等方面向大家介绍。
电晕处理的形式及分类
电晕处理的根据不同需要,大致在3个环节进行处理。即薄膜在线电晕处理;薄膜后加工线电晕处理;两者结合,进行两次处理。
薄膜生产在线电晕处理。即通常所说的热膜处理,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处理形式。由于在高聚物分子还没有完成结晶的情况下就进行处理,因此,处理效果强,但一般只适用于立即进行再加工(如印刷、涂布或复合)的薄膜处理。一般电晕处理装置设置在薄膜冷却定型段后面,卷取装置之前。
薄膜后道加工线上电晕处理,即通常所说的冷膜处理,这种形式的处理质量还与薄膜的扭转时间有关。若薄膜生产后存放时间长,析出的添加剂大量附在薄膜表面,增长薄膜电晕处理后的质量。而且还要注意电晕产生的电火花是否会对所使用的溶剂产生着火的可能。一般电晕处理装置设置在印刷(或涂布、复合)装置之前。
其次就是两种形式的组合,既先在薄膜的生产线上进行处理,然后在薄膜的后加工线上进行第二次处理。它适用于第一次处理质量差,或第一次处理后存放时间已长,处理效果已消退许多的薄膜。
根据薄膜使用的不同要求,电晕处理又可分为薄膜单面或双面电晕处理。对于高速的流延生产线,有的还采用多组电极,以满足塑料薄膜后期工艺对表面张力的要求。
电晕处理机的主要参数
电晕处理电压
电晕处理机的输出功率
处理装置可以看作为一个带损耗介质的电容器,当输入电源的频率升高时,电流就增加,功率也增加,反之则降低。电晕处理机一般是通过调节电源频率来改变功率的大小。电晕处理机的频率调节范围:10-25kHz。
电极间隙
由于薄膜种类、后加工形式、后加工时间等不同,处理程度要求也不同,下表提供几种薄膜印刷和复合时所需的临界表面张力值。如果立刻进行后加工处理的,则参考最小值,反之则应参考最大值。
http://s5/mw690/0073YkHUzy7lgYHqZyk24&690
此外,温度、湿度
电晕处理失效的影响因素
薄膜的处理程度会随存放时间延长呈指数规律消退,消退速度快慢与存放环境温度、树脂牌号、薄膜厚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环节温度:存放环境温度越高,消退速度越快,并且越彻底。
树脂物性:含有添加剂的原料制成的薄膜的消退速度比无添加剂的要快,这是由于这些低分子量物质极容易析出,覆盖在薄膜的表面,使黏附性变差。
薄膜厚度:厚的薄膜消退速度比薄的薄膜更快。
因此,薄膜处理后,最好当即印刷、涂布或复合,以得到最佳的润湿性和附着力。对不能马上进行后加工的薄膜,应注意以下3点:选用消退速度慢的牌号作为薄膜的原料,这点需要依靠平时经验的积累;适当增大处理功率,加深处理程度;尽可能在低温环境中存放,以减慢消退速度。
截止2017年,薄膜通数据平台统计,拥有约1万多家薄膜相关企业,3万多从业人员,30多个行业专家和顾问,通过我们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立志驱动薄膜行业创新发展。http://s8/mw690/0073YkHUzy7lOA9zXNBe7&690
http://s6/mw690/0073YkHUzy7lOAad7PT6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