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2023-09-01 11:13:34)
分类: 国画艺术

所谓"九老"指"香山九老"。唐朝诗人白居易曾在故居香山(今河南洛阳龙门山之东),与胡杲、吉旼、刘贞、郑据、卢贞、张浑及李元爽、禅僧如满八位耆老集结"九老会"。这些志趣相投的九位老人,退身隐居,远离世俗,忘情山水,耽于清淡。

当时白居易为了纪念这样的集会,曾请画师将九老及当时的活动描绘下来,这就是「香山九老图」的由来。后人思慕这段风雅韵事,因而产生了许多描绘老贤者们燕集的作品。

"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白居易这首《香山寺二绝》,正是自己及友人悠闲隐逸生活的真实写照。九老隐居的香山,与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伊水相望。集结"香山九老会"那年,白居易已是74岁高龄。传说诗人晚年冷淡仕途,"停宫致仕"后更加忘情于山水之间,赏玩泉石风月。因为贪恋香山寺的清幽,诗人常住寺内,坐禅听经,自号"香山居士",并把这里作为自己最终的归宿。在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中国古代文人历来崇尚所谓"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人生态度。但封建统治的桎梏,也促使一些心灰意冷而又不愿随波逐流的文人士大夫,终于放弃了"兼济天下"的理想退身出世,转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于是,隐山遁水便成为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恒久魅力的文化行为,也给自然山水打上了浓厚的人文印记。

从这个意义上说,香山九老的形成记录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更是古代文人雅士隐逸思想的深刻体现。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明谢环《香山九老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