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群诗阅读教学设计
(2020-04-14 19:49:47)分类: 小学高年级古诗词群文阅读初探 |
邯郸市邯山区2019年教师个人课题 北张庄学区郑陈岗学校 杨晴
教学设计:
借“题蟹诗”理解托物言志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题蟹诗,探究并掌握“托物言志”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托物言志诗的特点和解读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在品读中树立正直高贵的志向。
教学方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环节:
一、激趣导入
学生交流分享课前“捕捉”的“诗中蟹”
作者,诗句,螃蟹别称
二、观赏《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片段。
引导思考:你捕捉到哪些信息?
预设1:古人很风雅,享受美食吟诗助兴。
预设2:“小题目,寓大意”才是好诗。
引导思考:你觉得哪个信息对我们现在来说很重要?为什么?
预设:“小题目,大寓意”,对我们写作很有帮助。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度,使其更有内涵。
三、品读宝钗诗,感悟蘅芜志
(一)初读知诗意。出声自由朗读,结合重点字词理解诗意。
(二)再读悟诗旨。默读,勾画诗中螃蟹的特点,找出关键词句,据此同桌之间探讨“小题大意”。
四、一物多志,各有千秋
我们再来看两首题蟹诗。
(一)初读知诗意。你发现这两首诗的阅读材料和前一首的材料有什么不同吗?
(二)找出诗中所写螃蟹特点和相对应的人的品性,绘制对称式思维导图。
(三)展示思维导图,小组合作探究两首诗的异同。
过渡语:世界就是这样奇妙。同一样事物在不同人的眼睛里各有千秋。因为人的经历际遇才智各不相同,心灵便会打开不同的窗户。所以我们人类的精神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我们也来玩一个“托物言志大不同”的游戏吧!
五、观生活,托小物,寓大意
游戏规则:A指定一物,描述其特征。B和C两人分别从不同方面托物言志。
课堂小结:物成诗,诗言志。因为有了诗,我们和这个世界是如此的接近,“相看两不厌”,“物我两相忘”,只要我们打开心灵接纳世界,你会发现万事万物皆有可能为你代言。
课后作业:继续“趣-味盎然”的托物言志之旅,发现更多有趣的物,耐人深思的志,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