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皇城相府

(2022-04-20 13:44:29)
标签:

旅游

分类: 周边游
       山西曾经在2011年6月与夫人在山西从北到南玩了十几天。当时听说晋城有个皇城相府很值得一游,因为当时我们沿着汾河由北向南走,走的的是汾河河谷,晋城不在这条线上,因此错过了。
       2015年8月8日西安报团参加晋城皇城相府,九女仙湖二日游的旅游图。以了心愿。

         8月8日一早7点半从西安省体育场出发,经南二环,东二环,上京昆高速,过合阳、韩城,禹门口跨越黄河大桥。进入山西境内,过河津,侯马,穿晋中,越汾河,来到阳城下高速。
皇城相府


                                      禹门口晋陕黄河大桥
皇城相府
  
       禹门口晋陕黄河大桥长全长1660.4米,主跨565米,为钢混结合梁双塔双索面斜拉桥,索塔高171.3米。大桥设计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时速为每小时80公里,路基设计宽度31米。
皇城相府

                                          
                                         祖国母亲河——黄河
皇城相府


        大巴直达山西阳城北留镇皇城村皇城相府风景区,吃过团餐后,入住村民世纪花园小区家庭旅馆,呵呵全团40多人分派的各家各户住,住的不敢恭维,但是有热水,空调,电视,WiFi,凑合一晚也就罢了。我与西安同QQ一个群里的几位朋友,住在最后一排的一家。
皇城相府

                                                               皇城正门
皇城相府


        下午三点游览皇城相府,在景区大门口举行大型开城仪式"迎圣驾”表演。表演的内容就是皇上来到皇城,迎接皇上的仪式。 出城迎驾
皇城相府

      皇城村原名黄城村,相传是陈廷敬为孝敬母亲所修建的。陈廷敬在朝为官,他的母亲想看一看儿子任职的地方,陈廷敬这个孝子想到家乡离北京路途遥远,不想让母亲受舟车劳顿之苦,便模仿故宫的样子修了这座城堡,城墙刷成黄色,取名黄城。      皇城相府

          不料想朝中有人得知此事,参奏陈廷敬意欲谋反,康熙皇帝深知陈的品性,得知事情的原委后,被陈廷敬的孝心感动,特赐名皇城,并两次来到皇城相府,与老师共商大计。                                    恭迎圣上
皇城相府
    
               皇上驾到
皇城相府
 
       康熙帝赐御笔匾额“午亭山村”
皇城相府

          圣驾入城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枕山临水,依山而筑,城墙雄伟,雉堞林立,官宅民居,鳞次栉比,朴实典型,错落有致,是一组别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群。
皇城相府

      在陈氏家族鼎盛期的康熙年间,居官者达16人之多,出现了"父翰林、子翰林、父子翰林;兄翰林、弟翰林、兄弟翰林",父子同编一典《康熙字典》的盛况,堪称北方第一文化巨族。
       止园建成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占地近1.1万平方米。这里是相府主人经常召集文人墨客饮酒作诗的场所。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陈廷敬(1638-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
       悟因楼
皇城相府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日进起居注官、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拜文渊阁大学士。为《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的总阅官。
皇城相府

     康熙皇帝对他极为器重,曾多次赐诗、赐联、题字。致仕时,康熙帝在花甲之年,为他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匾联,以示为其功德的褒奖。
       石牌楼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在大牌楼建成之前,是陈氏家族的一个主要标志。
皇城相府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四月,陈廷敬病逝,享年74岁,康熙特命皇三子诚亲王胤祉率满汉文武大臣前往祭奠,为御赐挽诗,其中有"世传诗赋重,国典玉衡平"之句。以示辞别。然后遣官护丧归葬故里。
                                             大学士第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是康熙的近臣、重臣。陈廷敬20岁走出这古城堡,中进土、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参与国家政要军机40余年,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发展,康熙盛世的形成,尤其是为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施展起到了重要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间,总面积36580平方米。内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为明代建筑风格。尤其是七层百尺河山楼及附属建筑107间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显示出古老古堡风格。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春秋阁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屯兵洞
皇城相府


      陈廷敬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他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文化典籍,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清史研究的学术成就,拓宽了清史研究的学术领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氏家族是当地旺族,家境殷实,教育得当,因而人才辈出。皇城村陈氏家族中,从明代中叶至清代嘉庆年间,九人中进土,六人入翰林,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33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河山楼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文峰塔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讲究、雕刻精美。康熙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皇城相府

       御书楼,"中道庄"西门外有御书楼一座,是陈廷敬三子陈壮履所建。现楼内仅存康熙御匾"午亭山村"及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全貌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毗卢阁
皇城相府
       
      下午自行用餐,晚上七点游玩上官王村夜景。

       上官王府。上官王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上庄天官王府始建于宋金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侍经筵,太子太保吏、户、刑两京四部尚书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现有保存完好的官宅民居四十余处,涵盖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从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两代留存的官宦巨宅,到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樊家庄园”在这里无不具备,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有“中国民居第一村”之美称。
皇城相府

      天官王府。天官府的主人王国光,字汝观,号疏庵,明嘉靖甲辰科进士。曾先后任吴江、仪封二县知县,后任兵部车驾主事,吏部文选郎中、右通政,顺天府尹,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等职。隆庆四年拜刑部右侍郎,进南京刑部尚书,万历元年起任户部尚书。万历五年,任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升光禄大夫。王国光步入官场,历世宗、穆宗、神宗三帝,从事政治活动达四十余年,对明王朝的“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所编制的《万历会计录》是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的依据,成为了明清两代田赋的准则。王国光于万历初年建造的人文府邸。明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以内阁和六部互相牵制的一种体制,六部又以吏部为首,在我国古代,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都有各自的别称,他们分别对应的别称就是天、地、春、夏、秋、冬,吏部尚书被称做天官,所以当地老百姓又把王国光的府第称作天官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八月九日早晨皇城相府西北角楼与春秋阁
皇城相府

   早餐后,大巴穿过阳城县城开往九女仙湖。
皇城相府

       九女仙湖位于太行山沁河峡谷中,东距晋城市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处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
皇城相府

       九女仙湖主体景观是利用水电大坝拦截沁河水道而形成的高峡平湖,湖面长达10多公里,总面积13平方公里,拥有晋城市境内最大的水域面积,并以湖中耸立的巨石奇观--九女仙台及九仙女的传说而得名。
皇城相府

       之所以叫“九女仙湖”是因为这里曾经传说玉皇大帝的第九个女儿也就是九仙女因为喜欢这里的山水,经常来这里嬉戏沐浴,于是当地的老百姓就把这个湖称为了“九女仙湖”。
皇城相府

       李隆基雕像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王母娘娘雕像
皇城相府

       玉皇大帝雕像
皇城相府
  
    置身其中,眼前是晴波潋滟,碧水万顷,耳中是神奇传说,娓娓道来,脚下则快艇轻捷,破浪而前,身周则危崖对峙,柳暗花明,时而灵洞幽秘,时而芳洲情恬,时而田舍俨然,时而飞瀑流银,红叶簇簇如天工作画,垂钓悠悠如巨匠为诗,水上人家则怡然自乐,山问号歌则粗犷缠绵,加之水气清香,随风徐来,使人心旷神清,抑郁得舒,不知而沉醉,不觉而忘俗。
皇城相府

    游船设计的如画舫一般,在湖中穿行,就像走进了诗歌中的仙境,在不同的季节,还可以看到岸边玉树不同的颜色变换。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仙女湖两岸青山耸立,林荫蔽日,百花竞艳。湖内行船荡舟,可见山在水中,水在山中,舟移景易,碧水与长天一色,如游漓江,似进三峡。
皇城相府

      "九女仙湖"--北方之小江南,真人间之胜境,美丽的九仙湖,碧波万顷,风光旖旎,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皇城相府

       杜河大坝是一座实体重力型引水大坝,由溢流坝体和非溢流坝体组成,总长200余米,大坝闸门全部关闭后,湖水从溢流坝顶滚出,可以形成150米宽的大瀑布,瀑布通过曲面坝体,可向外抛出30米左右,雪瀑飞泄,轰响如雷,十分壮观。坝体上设有钢索吊桥。钢索吊桥本为大坝工作人员的通道,九仙女湖景区开发后,钢索吊桥开始对游人开放。踏上吊桥,凭栏观望,不但可以欣赏大坝周围的湖光山色和瀑布盛况,而且可以体验吊桥那种悠悠荡荡的独特魅力。
皇城相府

       九女仙台—阳城的古八景之一
皇城相府

       右边的在高兀陡峭的山峰怀抱中,那一座体量不大、矮矮圆圆的小山像乌龟,所以这座山就叫"龟山"。山上有栖龙庙主供奉龙王。两山头有桥连接。
皇城相府


     栖龙村,说是唐朝李隆基曾驾临此地,正对龟山上的横岭村建有"栖龙行宫",至今保存完好。
皇城相府

       黑龙潭,黑龙潭形似大瓮,水色如墨,深不可测。据我们这里的老人讲,黑龙潭虽居磐石之中,但潭水从来也没有干涸过,即使上流断水,潭里也不会减水,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人们认定它肯定与大海相通,所以又把它称之为"海眼"。又说潭中潜伏着一条小黑龙,小黑龙本是是东海龙王的儿子,因为迷恋上这里的山水风光,便在潭中栖居下来,所以这小潭又叫"黑龙潭"。
皇城相府

      栖龙村的人们日常饮用的就是这里的潭水,过去大旱年间,四乡八村的人都到这里挑水,人们挑水时,需在所通行的石阶上扶着崖壁攀援而上,久而久之,岩壁上便被磨出几个深深的手握石龛,这些石龛与水滴石穿的深潭一起,成为岁月沧桑的绝妙见证。现在大家还可以看到这些手握石龛。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在这条沟壑对面的石壁上可以看到"蛟龙窟宅"四个大字。字体丰润端丽,骨劲体清。这是清康熙时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所题。陈廷敬曾慕名到此游览,看到"黑龙潭"这样的奇观,叹息良久,因此在潭侧崖壁上题下了"蛟龙窟宅"四个大字。除此之外,有感于当时长河奔腾而下的壮观,即兴题诗曰:
      "断峰临巨壑,开辟意何雄。石口排云黑,潭心浴日红。人传是海眼,天遣作龙宫。万象苍茫里,风雪起涧中。"
皇城相府

      在蛟龙窟宅下面的青石上,布满了像肠子一样的纹理,我们叫它"羊肠石",这是特殊的地质结构形成的结果,也是河流瀑布经过长期冲击溶蚀的结果。
皇城相府

       真爱桥
皇城相府

      通体玻璃的吊桥横跨两座险山之间,可谓是惊险刺激。站在桥上向下看,好似是悬浮在空中,如神仙一般。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俯拍九女仙台
皇城相府
                                                                         九仙女湖
皇城相府

      九仙女祠道观。仙女祠始建于唐朝,相传云霄真人云游至此,看此处景色宜人,风水极佳,又是九仙女下凡之处,就在此开宗立祠,传经布道,护佑一方百姓平安。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在台上凭栏观望,碧水青山,鱼翔浅底,百舸争流凌空飞架的候月铁路、金滩大桥尽收眼底。
皇城相府

      九仙女祠的正殿是仙女殿,仙女殿内供奉的是王娘娘娘和她的九个女儿,仙女殿的两侧分别是药王殿和送子娘娘殿,东西厢房分别是仙理厢和仙品厢,仙理厢是主持道士生活起居之处,仙品厢则是香客存放祭品的场所。
皇城相府

      仙女祠是一座道观,道教又为我国国教,文化历史渊源流长。鲁迅先生曾说过:"道教是我国文化的根底。"现在居住台上的是全真派道士,在我国道教分全真、正一两大教派(全真教派由王重阳祖师所创,正一派是张道陵祖师所创)。
皇城相府

     此道观分主殿、配殿及东西厢房。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下午一点多游览完毕,大巴上高速返回西安,车上吃自带干粮,路途韩城高速服务区买一盒泡面吃。
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

    下午六点多顺利到达西安凤城10路下车回家。结束二日游览行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南澳岛
后一篇:韩城司马迁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