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22-04-02 14:13:38)
标签:

旅游

分类: 中华行
     2018年4月6日清明假期之际游览晋南普救寺,黄河大铁牛,鹳雀楼。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一、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这里塬高29米~31米,南、北、西三面临壑,惟东北向依塬平展。原有范围,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50米,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这里地势高敞,视野宽阔,寺院坐北朝南,居高临下,依塬而建。这是一座千年古刹,我国古典戏剧名著《西厢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寺前广场有一同心大锁。一面书“愿有情人终成眷属”,一面书“永结同心”字样。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山门上悬挂着赵朴初题写的寺名横匾。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西厢记》共五本二十折,其故事梗概是: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夫人郑氏带女儿莺莺、侍女红娘和小童欢郎一行30余人回河北博陵安葬,中途道路有阻,在河中府普救寺暂住。此时,河南洛阳书生张生(名珙,字君瑞)赴长安赶考,路过河中府看望同窗好友白马将军,顺便游览普救寺时与莺莺相遇,产生了爱慕之情。张生为了追求莺莺,遂不往京师,就在寺中借厢住下。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张生的住所与莺莺所住的西厢只一墙之隔。一天晚上,莺莺同红娘在花园烧香祷告,张生隔墙高声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荫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立即和诗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经过诗歌唱和,彼此更增添了好感。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在为崔相国做超生道场时,张生、莺莺再次相遇,两人默默地相爱了。就在这时,守桥叛将孙飞虎带兵围住寺院,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四处求救无援,许愿说:“谁有退兵计策,就把莺莺嫁给谁。”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白马将军杜确。杜确救兵赶到,孙飞虎兵败被擒。不料崔夫人言而无信,不肯把女儿嫁给张生,要二人兄妹相称。张生因此致病。红娘为张生出谋,让他月下弹琴,莺莺听后十分感动,便叫红娘前去安慰。张生叫红娘给莺莺带去一信,莺莺回信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约张生相会。当晚,张生赴约,由于红娘在场,莺莺只好假装生气,训斥张生不礼貌,张生从此一病不起。红娘前来探望张生,暗示当夜莺莺一定前来相会,张生病即痊愈。深夜,莺莺来到张生书斋,与张生订了终身。这件事被崔夫人觉察,她怒气冲天,拷问红娘,红娘拒理相争,巧妙地说服了崔夫人,使她只好答应将莺莺许配给张生,但她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梨花院,又称“崔居别院”、“莺莺院”。它是崔莺莺一家人路经河中府借居普救寺的临时寓所。(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而崔夫人侄儿郑恒造谣说,张生已作了卫尚书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了郑恒的阴谋,与莺莺结为连理。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小小书生在拍照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坐花轿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观金鱼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墙外有一株杏树,枝繁叶茂,这里就是当年张生受莺莺之约,半夜跳粉墙巧相会的地方。“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是一千古绝唱的寄情诗,便会脱口而出,更能把游人引入“意似痴,心如醉”的遐想之中。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藏经阁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罗汉堂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月老殿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枯木堂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历史文化展览馆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擂鼓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菩萨洞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天王殿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和平大钟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西厢古街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二、黄河大铁牛永济,古称“蒲坡”,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最早发祥地之一。一九八九年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七日,这里出土了轰动海内外的四尊唐开元12年铸造的镇河大铁牛,为黄河流域又新添了一处人文景观。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唐开元四大铁牛,是国家稀有的珍贵文物,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据《唐书》和有关史料记载:唐初,古蒲州是京都长安与河东府地区联系的枢纽,当时被称为“六大雄城”之一。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秦、晋交往加频繁。为防治黄河水患,加固黄河两岸的“蒲津桥”,《唐书》载:“李唐王观李冰为蜀守,寻江刻石为三牛于岸侧,盖牛之足以胜水怪,而镇其患者允矣。”于是唐玄宗效仿古人先例,以维护浮桥堤坝,铸造镇河大铁牛,借助[神灵,以镇黄河水患。牛为水兽,可以耕用;为瑞祥之物,用以镇河。《蒲州府志》载:“开元12年(公元七二四年)唐明皇下诏命兵部局书张说主持改建蒲津浮桥、铸造镇河铁牛。”因造牛为唐玄宗的决策,故称为“代开元铁牛”,当地人又叫它“镇河牛”。当时,全国年产铁53.2万斤,而铁牛竟用去17万斤,占铁年产量的25%.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新出土的四大铁牛,与历史记载一至.四牛为蹲状,卧于铁山,面朝大河。《开元铁牛铭》载:“牛元壮硕,厥状雄特。所谓元大武此实称之,观其矫,昂首体蹲而……其处有度,其优甚固。三朝三暮而见黄牛穴如故。且其肤泽晶莹、若灿金彩烂。初阳之照,旭汤乎!自牛之外,有柱有山并铁;为之。牛各有牧,或作先牵,或作回叱,其面目意色各宛然。”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铁牛长2.64米,宽1.65米,高1.32米,与现实真牛相似,据此推算每牛身实体在4 立方米左右,重量在25吨左右(包括连体铁山、铁柱在内)。《唐书》载:“每牛重数万斤,”“八牛铸成后,安放在浮桥上游不远处,两岸各置四蹲,夹岸以维浮梁。”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坐在山字铁上拍照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三、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蒲州古城城南,本是北周时兵家修建的军事建筑。因其气势宏伟,高大眼阔,登上层楼则有腾空欲飞之感,故名“云栖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古城紧靠黄河,有一种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此水鸟似鹤,但顶不丹,嘴尖腿长,毛灰白色,人们称其为“鹳雀”,故“云栖楼”又称“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势、风景秀丽,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诗因楼作,楼因诗名。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鹳雀楼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最近婆婆教给小宝贝咪咪人生的第一首诗就是《登鹳雀楼》,特想带她上鹳雀楼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感受一下意境。可是到了这里咪宝宝睡着了。今天电梯也不能用,因此没有登上鹳雀楼。我推着她绕楼一周。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一层主题千古绝唱和大唐蒲州盛景。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二层悠远流长(华夏根祖文化),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六层极目千里,使盛唐的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王之涣铜像手书《登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体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诗人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2011年5月16日拍摄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今天风大,楼檐上的风铃叮当叮当响个不停。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山西运城维也纳大酒店大堂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普救寺、黄河铁牛、鹳雀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