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丹霞山

(2021-09-01 09:23:34)
标签:

旅游

分类: 中华行
    从4月19日起参加团队游,一早出发去粤北韶关游览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中午12点到达丹霞山景区门口,先入住酒店,中餐后开始游览景区。天公不作美,下雨了,游玩的效果大打折扣。
广东丹霞山

     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韶关市,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
广东丹霞山

      丹霞山主要分为丹霞景区、韶石景区、巴寨景区、仙人迹景区与锦江画廊游览区。已开发有丹霞景区的长老峰游览区、阳元石游览区、翔龙湖游览区。锦江画廊和巴寨景区是以自然山水观光为主。今天下午游览长老峰景区。
广东丹霞山

      长老峰游览区是历史最悠久的游览区,是由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三峰构成连体山块和三级绝壁、三级崖坎构成的三个最典型的赤壁丹霞景观层次。
广东丹霞山

      长老峰下层景观以锦石岩为中心,有始建于北宋的锦石岩寺、千圣岩、祖师岩、伏虎岩、龙王岩、梦觉关、幽洞通天、龙鳞片石、马尾飞泉瀑布、变色龙百丈崖及最典型的赤壁丹崖等众景观。
广东丹霞山

     先去锦石岩寺,先通过锦石岩寺此山门。山门上槛联:翠竹森森峰回路转疑无径,丹崖隐隐柳暗花明别有天。
广东丹霞山

     梦觉关。据《仁化县志》记载,残唐五代时期(907-960年)佛教居士法云在其洞休憩后,发出“半生奔波如梦幻,今日方觉此清虚”的感叹,遂将该洞取名为“梦觉关”。
广东丹霞山

      梦觉关是早期河床上流水旋转侵蚀,形成了大型侧向窝穴群,经后期风化剥蚀而成,有些洞穴可以互相串通。真正是沧海桑田啊,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短暂如一瞬。
广东丹霞山

     去往锦石岩寺的深幽山路,蜿蜒崎岖,曲径通幽,两旁翠竹掩映,绿树婆娑,随处都是绿油油的景致。难怪法云居士见此奇洞胜景,山石“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会禅机顿悟啊。
广东丹霞山

     普同塔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丹霞山摩崖石刻
广东丹霞山

       石刻  " 浸碧浮金"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锦石岩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女众道场。  
广东丹霞山

        流传着锦石岩寺前世今生的故事。相传一千多年前,有位法云居士长期在这深山密林的贫瘠山谷里艰苦修行,连日的雨打风骤洗净了她的尘世烦恼,豁然领悟生命如幻,大梦初醒。她沿着山路穿过一线天的陡峭山石,走到此处绝壁之上,但见锦江蜿蜒流过,眼前一片开阔风景和清净的境界,认定这就是此生安居修行的归宿所在。于是结茅成庵,静居修行。后来大殿等陆续建成,香火日盛。广东丹霞山


     锦石岩寺由于建在千韧绝壁上,寺庙形如岩壁上一长廊。石窟呈S形,一路走过去,发现依次分布着七佛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石路沿着岩壁铺设,长约百余米。各殿依岩而设,岩石就是天然的大殿屋顶,进深不等。
广东丹霞山

     五观堂
广东丹霞山

      仰山亭
广东丹霞山

    七佛殿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穿过这锦岩洞天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马尾瀑古籍记载称为龙尾泉,位于锦石岩寺旁。马尾瀑布悬挂在锦石岩大崖壁上,气势飞鸿,韵味清丽。马尾瀑源头由海螺峰东北坡及宝珠峰西南坡的水流汇集而成,自锦石岩顶的千尺岩头飞泻而下,直落深潭,形成落差两百米的悬泉瀑布。
广东丹霞山

     清泉如白练般地从山顶倾泻而下,被徐来的山风撕为千丝万缕,随风飘摆,俨如天马扬尾,气势非凡,带给您绝妙的视觉冲击,不可不说是一大惊喜。 
广东丹霞山

    在岩壁外突平台处建有一座小亭子,名唤观瀑亭,对面就是丹霞美景,秀水碧波,丹峰叠嶂。摆放茶几,如与几位老友共坐饮茶,观赏马尾飞瀑,应有世外仙山琼阁之感。
广东丹霞山

      马尾瀑为一季节性瀑布,并不是经常现身的,只有眼福的旅客才能一睹其尊容。一年中只有在雨量充沛的季节,才能有幸一睹飞瀑风采,最佳观赏季节在五月初,我们今天是4月下旬就有幸见到这飞瀑。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天然石窟大雄宝殿
广东丹霞山

     在大雄宝殿一侧墙壁有南宋淳佑六年赵汝耒所书“锦岩”二字,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字体庞大、苍劲有力,每字高1.8米、宽1.4米,是目前所见丹霞山最早摩崖石刻。
广东丹霞山

     在这赤壁丹崖间,倚栏向前瞭望,鸟瞰蜿蜒有情的锦江,碧水流淌,葱绿满山,果真是世外桃源,洞天福地。令人忘却世俗烦恼,流连忘返。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一心堂
广东丹霞山

     通天幽洞,此洞长约7米,内高0.7米,是由坍塌石块堆积而成,过幽洞须屈尊低头,方可摸索而进,有冬暖夏凉之感。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岭南胜景丹霞山”石刻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到此生隐心”石刻
广东丹霞山
 
   刻于紫玉台峭壁上的“丹霞”二字,通高2.7米、宽2米,所占面积近20平方米,为清代康熙年间广东按察使、陕西人王令手书。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石刻“法海慈航”、“诞先登岸”。
广东丹霞山

     石刻“红尘不到”、‘赤城千仞’、“声秀争奇”
广东丹霞山

    丹霞山别传寺,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等。
广东丹霞山

     别传寺坐落在丹霞山长老峰半山。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辟建。别传寺山门险要,为丹霞第一关隘。本寺原来是南明遗民们避难的地方,兴乳源云门寺,曲江南华寺成三足鼎立之势,乾隆四十年(1775年),寺庙逐渐废毁。1982年,别传寺重建.现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伽蓝殿、钟楼、鼓楼、菩提精舍等。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石刻“禅林第一”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别传寺大雄宝殿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别传寺开山澹归老和尚塔
广东丹霞山

   凉亭
广东丹霞山

      通天峡
广东丹霞山

     石刻“呼吸通天”、“竿头进步”。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丹霞山十景之一“丹梯铁链”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回头望,御风亭。
广东丹霞山

     石刻“宜若登天”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丹梯铁索:为全山最险之处。是前山至山顶的唯一通道,原无路可登,后经人工开凿石阶,两旁辅以铁链,游客才得以上到顶峰,领略无限风光。 攀登"丹梯",几乎是面壁而上,险峻无比。两旁空旷,无所依附,丹崖千丈,直落涧底,令人望而生畏,心悸目眩,实在是一种探奇历险,锻炼勇气的经历,故应步步小心,踏实而行。
广东丹霞山

    螺顶浮屠
广东丹霞山

       海螺峰居长老峰之右,山顶原有的七级浮屠(又称螺顶浮屠)已毁大半。1986年本焕法师主持重修整座塔均为丹霞红石砌成,为正四方形。四面各雕有佛像,外围用红石砌以栏杆锈有花草人物等,十分形象生动。
广东丹霞山

      丹霞山观日亭,位于海拔409米处丹霞山长老峰之巅。为什么叫观日亭呢?因为在丹霞山此处是观看日出最佳的位置,所以称之为观日亭。在观日亭站的高,望的远,周围相对比较空旷,丹霞美景一览无遗。因此观看日出位置绝佳,丹霞日出有“壮观无殊泰岱,奇美不让黄山”之说。
广东丹霞山

     观日亭
广东丹霞山

    阴雨绵绵,对面一片朦胧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开始从长老峰的另一边下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阴元石的洞宽为4.8米,高为10.3米,洞长4.3米。,被示为"母亲石"、"生命之源"。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翔龙湖
广东丹霞山

    九龙亭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毓秀亭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峡谷中的仙居岩道观,仙居岩道观是张天师南游时居住的地方。后人为纪念张天师降白虎,救青龙的恩德,便在此建庙,供于香火。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龙须洞
广东丹霞山

    渡船码头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4月20日一早前往景区门口拍照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拜阳台
广东丹霞山

      乾元亭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阳元石是一柱冲天巨石,其形状不论是上部(头部)、中间乃至下部,与勃起的男性生殖器(甚至皮色、血管)都十分形似。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云崖栈道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赤壁丹崖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嘉遁亭,这一张不知道为什么拍的清楚。
广东丹霞山

      在嘉遁亭俯拍阳元石,效果不佳。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细美寨,丹霞山上的一个山寨旧址。寨址建筑大约有十来二十平米,山寨建筑细小,却非常险要独特。
广东丹霞山

     细美寨三面悬崖峭壁,一面有石级可登,出山顶寨门下山尚有两道岗哨,扼上山之咽喉,地势异常险要。据当地人介绍,此寨用于避战乱,直至太平天国起义才遭废弃,民国时期仍多有修葺,抗日战争时期,当地百姓还曾在此避难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站在细美寨放眼望去,好一幅山水画,大大小小山峰尽收眼底,锦江和翔龙湖环绕山间,还有星星点点的村庄点缀在一片绿野中。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重修细美寨的摩崖石刻,全文100多字,落款为"咸丰九年(1859年)已未六月吉日"。从碑刻中可以看出,此寨源于明朝末年,闯王举旗反明,天下大乱,当地豪绅吴德彰一家大小来此避战乱,于山顶结寨,名"细美寨"。
广东丹霞山

    细美寨的山门外,就是九九天梯,那是非常陡峭的一段山路,由红石头凿成一级一级的梯级。
广东丹霞山

     由细美寨上往下望,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遥想寨主当年,每当日落时分,携寨主夫人在此观赏美丽的日落,那是多么漂亮的事情。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树木郁郁葱葱,鸟儿婉转低鸣,宛如世外桃源一般。这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四周如刀削。
广东丹霞山
  
    下面这块巨石是混元石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玄机台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晒布崖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海豹石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天生桥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双乳石,位于回春谷的赤壁悬崖上,地面30多米,乳峰凸悬于崖壁约1米,宽约4米,特似女性双乳房,色泽形象逼真。可我楞是没有看出来。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广东丹霞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广州掠影
后一篇:广东连州一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