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上午在奇特旺森林公园骑大象森林探险之后,上午9点多出发去世界文化遗产佛陀出生地蓝毗尼。
堵车了,导游下车打探情况

这里正是我们吃午餐的地方,我们先下车步行往前,让司机慢慢开着车随后来,我们来到一个叫杰.
卡里.古隆餐厅 就是不知道这个地方是不是叫道恩。
厨房


两位尼泊尔大妈正在吃手抓咖喱饭

我们就在这个凉棚用餐。

午餐咖喱鸡

给我们配有叉子勺子,不用我们手抓着吃。

从西面进入蓝毗尼花园
首先去中华寺
蓝毗尼中华寺是中国响应由联合国开发署、教科文组织、尼泊尔王国政府组建的蓝毗尼开发委员会和世界佛教联谊会的邀请而建立的,是中国有史以来在国外的第一座正式寺院。

中华寺于1996年12月1日奠基。这天是发现阿育王石柱一百周年纪念日,蓝开委将在这天邀请世界佛教界举行重大法会。阿育王石柱籍中国古时西行求法高僧的记载而发现。蓝开委的诚心提请中华寺在这天奠基,这对中国佛教界有特殊纪念含意。


中华寺山门

蓝毗尼为佛祖降生圣地,世界三十余个国家承诺在蓝毗尼建立佛教寺院。目前蓝毗尼己有15个国家建起了27所寺院(有的尚在建中,其中国1座、韩国1座、越南1座、泰国1座、缅甸2座、日本2座、尼泊尔10座、印度2座、斯里兰卡1座、德国1座、马来西亚1座、奥地利1座、法国1座、蒙古、美国各1座),这里每天朝礼圣地者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大雄宝殿

尼泊尔人也来参观中华寺


藏经楼


玄奘坐像

中华寺南边对面是韩国寺

韩国寺旁边是蓝毗尼尼泊尔寺

韩国寺还正在建设之中。
蓝毗尼运河

北面远处是世界和平塔

南面运河尽头是不灭的佛火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山间的平地上绿树成荫,溪流淙淙,幽香的兰草花,火红的杜鹃花,点缀着满园春色。远处的山岭间,峰峦耸立,雾气蒙蒙,云雾飘渺,山风呼啸,松涛轰鸣,松针被风弹拨着,如无数琴键鸣奏,汇成了气势磅礴,雄壮浑厚的交响乐。缕缕云雾像轻烟一般从山间飘向平地,犹如温柔的轻纱给大地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自拍杆连接手机的线放在车上,只好手持自拍。


永恒的和平之火


刻有藏文的庆典钟(cerenlonialbell)。

唯我独尊像,在天朝的汉传佛教供奉的“唯我独尊”像,多为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尼泊尔寺里的佛祖双足并拢的站在一多莲花上,右手用食指指天,左手平贴在左腿上,5指同时指地,泰国寺里的佛祖则双脚跨立,左手却以食指指地;印度庙里的佛祖干脆左手就没指地。

蓝毗尼位于恒河流域的莱特平原。属于热带气候,气温最高可达50℃。我们的地接导游打着伞衣服都湿透了。

前面就是摩耶黛维祠入口,进去必须脱鞋。我刚好带一双去土耳其是飞机上领取的去棉花堡穿的防滑袜。有的人赤足地面可是很热的。

白色的摩耶黛维祠,从北门进入摩耶黛维祠,门口有武装士兵,提示禁止拍照。沿着室内架空的木头便道,循顺时针方向走,周围有刻着莲花的石栏,下层是挖掘出来的断壁残垣,能看出明显的泥砖地基和墙面。1996年,联合国资助的考古人员在5米深的地下,发现了15个房间,鉴定此处为佛祖诞生地。

释迦牟尼诞生地: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在梵文中,蓝毗尼是“可爱“的意思。的确,它的模样与它的名字非常相配,是以天臂国善觉王夫人蓝毗尼命名的花园,这里芳草鲜美,绿树成荫。

蓝毗尼之所以世界闻名,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息息相关。相传在公元前623年,释迦牟尼就是在蓝毗尼诞生的。

关于这段传奇,尼泊尔流传的佛传这样记载:怀孕的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从迦毗罗卫国王宫出发,准备回娘家生产,由于道路颠簸,她选择在蓝毗尼花园沐浴休息,当她用右手攀住花园中的娑罗双树时,释迦牟尼便降生在世间。

在寺的东侧和东南侧位置的地面上,有一片红砖遗迹,为砖砌佛塔和庙宇的废墟,这些废墟,大都是20世纪后陆续挖掘清理出来的,有高有矮、有密塔的基座,有疏、有方有圆,主要是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9世纪的建筑物
那是过去这里曾经香火旺盛的证明。曾几何时,这一带的寺庙,佛塔星罗
棋布,高僧云集,一派佛国景象,中国的东晋和尚法显和唐僧玄奘两位大师都曾到过这里。

释迦牟尼降生在蓝毗尼花园,成长则是在旁边的迦毗罗卫城。迦毗罗卫城是释迦族建立的最大都城之一,位于蓝毗尼旁的印度与尼泊尔交界处。岁月和战争已让这座古城成了土丘瓦砾。1898年,法国考古学家佩普曾在此进行考古发掘,他在一座直径约35米的红砖舍利塔废墟中,挖出了5个装有骨灰的容器,其中一个石函上用波罗米文刻着:“此乃释迦族佛陀的舍利容器,乃有名的释迦族诸人及兄妹和妻子等共同奉祠之处“——这个发现曾轰动了世界,那个石函至今仍收藏在加尔各答的印度博物馆内。

蓝毗尼西边还有当年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的王宫,名为梯罗拉廓特,释迦牟尼出走的那座城门遗址也仍矗立着——史料记载:作为迦毗罗卫国的王位继承人,释迦牟尼曾过着优越的贵族生活。当他领悟生命的意义时心生疑惑,于是放弃了王位和优裕的生活,走向恒河流域寻找答案……
摩耶黛维祠内的木头便道尽头,立有丈许高的砖墙,壁间镶嵌“摩耶夫人举手攀枝东向生太子”的砂岩浮雕,据说为14世纪马拉王朝时期的作品。举手攀枝生产的是摩耶夫人,面前是她妹妹,立在云头张望的是天帝因陀罗和梵天。浮雕下方有坑,上铺钢化玻璃,里面有块带着明显足印的石化泥板,即“佛陀落地石”,据信是非常精确的释迦牟尼出生地点。传说释迦牟尼落地时曾留下脚印,所以这印迹就是可靠的证据。
从摩耶黛维祠南门出祠
摩耶夫人祠的南侧,有一水池,相传是摩耶夫人生育悉达多太子前沐浴的圣池。也有说是佛祖落地后踩出莲花的地方。
摩耶夫人祠的南面水池的正南位置,有一棵年代久远的菩提树(据说是佛祖悟道那棵的直系后代哦),树上挂了不少风马旗,灯笼,经幡。久远以前,是一棵娑罗双树,树身粗大,原树在法显著作中曾有记载,唐玄奘来此取经时已经"枯悴",现存此树应该是后人补种的。

现在,凡是到蓝毗尼来的人,往往会首先去寻找那棵娑罗双树。令人遗憾的是,当年那棵娑罗双树已经枯萎,取代它的是一棵传说为释迦牟尼亲手种下的菩提树,而这棵树,已经成为整个蓝毗尼的标志。
这棵菩提树非常巨大,需要7、8个成年人方能将其合抱。菩提树旁还有摩耶夫人祠,祠内有一黑一白两块石雕。白色石雕上刻画的是释迦牟尼诞生的场景,黑色石雕则已残缺不全。由于摩耶夫人信仰的是印度教,现已被当地印度教徒视为掌管生育的圣母。一些渴望生孩子或者希望生出一个智慧超群孩子的女性,往往在生产前会来拜祭这座神庙。

菩提树下有个黄衣老人,你给他一点钱,可以从他那里拿到三柱香,点燃后放在树下。他还可以给你点一个印度教的红点在额头。
这里。每天都有无数的朝拜者,虔诚的佛教徒不远千里,穿过崇山峻岭,越过急流峡谷,来到这儿,献上各自的礼物,表达真挚的心意。

与黄衣老者合影

与僧侣一起参拜菩提树。

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白色方型两层的摩诃摩耶夫人庙,庄严肃穆,清秀典雅。庙旁的一泓池水明澈如镜,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点点金光。池边长着一棵娑罗双树,挺拔的树干巍巍耸立,宽大的树冠给庙宇留下一片树荫。
池中,一泓碧水,平静无波,有不少神龟,时而露出水面,吸引来不少儿童。倒映着圣池南侧一棵千年古菩提树。

阿育王,是古印度赫赫有名的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公元前3世纪统一印度的著名君王,就是在中国战国末年。曾在他在即位后的第20年即公元前251年到蓝毗尼朝圣,并立下石柱。石柱上有古印度北部方言普拉克利语刻写的铭文,说明该石柱是阿育王所立。

阿育王石柱,立在摩耶夫人庙西北侧,柱高7.79米,周长2米多,呈圆柱体。原有的中间的正方形部分和顶部的马头雕塑,被雷电劈倒在地,并消失在历史中了。只有最下部的圆柱体,半截石柱有一道伤筋动骨的裂纹,被后人用三道铁箍固定。




下午返回奇特旺,路过锡陀塔那迦,看到一个十字口中心的佛祖坐像。一头牛正在街上慢吞吞的走过。

佛祖像下站立的这位不知哪位

公路收费人员收取车辆通行费。

大货车车头装扮的花花哨哨,车窗都做成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