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2020-02-15 10:43:07)
标签:

旅游

分类: 中华行
  
      2014年6月22日中午火车从北京站出发下午抵达承德,原来在网上订的房间偏僻,价格还高,另找了一家交通便利的酒店,安顿好住宿。晚上用年票看大型原创多媒体皇家歌舞诗《帝苑梦华》. 
     帝苑梦华》拮取最具文化特质、最富民族意韵、最富丰沛情感的承德元素,通过歌、舞、诗、乐、画、杂技、武术、多媒体等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手法,洞开了对承德历史文脉的追忆与回望,诗意映现出承德皇家文化、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多民族文化融汇发展的无穷魅力与迷人风采,给人以坐游天地、贯通古今、契合心灵的精彩艺术感受,是一台融古典与时尚、阳刚与阴柔、浪漫与现实、恬静与激情于一体的舞台演艺精品。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第二天一早游览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1961年3月4日,避暑山庄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万平方米,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43公顷,有8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东北角有清泉,即著名的热河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 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澹泊敬诚在丽正门北。是避暑山庄正殿。殿前有外、内午门。朝房、乐亭,后有四知书屋、寝宫等建筑。内午门为清帝每年到承德木兰围场进行秋猎时举行小型阅射之所,门上悬有康熙御书“避暑山庄”四字匾额,东西两壁是乾隆御制《阅射六韵》诗刻石。殿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全部用楠木改修,故又称楠木殿。面阔7间,进深3间,单檐卷棚歇山顶。殿内悬康熙御笔“澹泊敬诚”匾额。面积583平方米,窗扉、*扇、平綦精雕蝙蝠、万字、寿字、卷草等图案,每当阴雨之季,殿内楠木浓香扑鼻。清帝每年万寿节和举行庆祝大典时,均在此接见国内各民族首领、王公大臣和外国使节。乾隆四十五年班禅六世自西藏山庄祝寿,乾隆即在此接见。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万岁照屋位于四知书屋北面,面阔十九间,俗称"十九间房"。中部三间为佛堂,名为"宝伐喻",两侧各一间通道。以万岁照房为界,前部各殿属前朝,后部为后寝,即帝后的寝宫。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云山胜地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1间。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磴道。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故有此名。清代热河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之北有楼,名"云山胜地",其匾额为清圣祖御笔。该楼面阔五间,两层。楼内无梯,由楼外假山磴道上下。二楼西暖阁为佛堂,门用楠木雕刻,是据《妙法莲花经》(即《法华经》),呈莲花形,故清高宗题名莲花室。楼下有戏台,清圣祖题名"文明福地"。楼两侧有照房七间,楼前有山石。楼北有垂花门三间,题名岫云门,出门即为苑景区。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楼上西间内原为佛堂莲花室供青玉的观音一尊,每当中秋月夜,在此祭月祈福。从楼北出岫云门,即达湖区。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如意湖亭与环壁隔水相望,建于如意湖西岸,因而得名如意湖亭。这是一座“十”字形小亭,乾隆定为第四景。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自如意湖亭沿湖边林荫道北行,湖滨的天然巨石上,有一座重檐方形亭,名"芳渚临流"。亭三面临水,巨石嵌空,或空兀于水,或横亘于岸,石上苍苔紫藓,自然天成,临流小憩,心静神清。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知鱼矶,建于乾隆六年(1741年)。因临芳墅岛上环境极佳,乾隆在临芳墅前,临湖续建一景作为垂钓赏鱼之所,并取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水上辩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故事,题额为“知鱼矶”。此殿非常别致,下为7间敞厅上为平顶,平顶东西各建一亭。由武烈河引进之水由此注入如意湖,湖水清澈透明。在岸边可以清楚的看到湖中的游鱼在水中时潜时跃,悠然自得,非常喜人。皇帝、后妃常在此观鱼、垂钓。乾隆赋诗云:“出水轻鲦乐意洋,临矶欣觉会心长。由来万物天机适,安用劳劳辩惠庄。”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双湖夹镜与长虹饮练临芳墅之西有条石垒砌的堤桥一座,西湖之水由桥孔注入东湖。堤桥两端竖宝坊两座,北曰"双湖夹镜",南曰"长虹饮练",均为康熙皇帝所题。桥南种植敖汁荷花万枝,间以内地白莲,红、白相间,清芬袭人。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长虹饮练位于内湖、如意湖之间的长桥上建有两座木牌坊,桥南牌坊上康熙题额为“长虹饮练”,意思是说长桥像彩虹饮水一样架在白绢般的湖面上。所谓彩虹饮水其实是一种自然景象,每当雨过乍晴的时候,空中常常出现拱桥状的七色彩虹,其中一头在湖水或泉水之中,远远望去像是在饮水吸波。康熙以桥喻虹,用个“饮”字将静物写活,十分生动。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石矶观鱼,康熙第三十一景,位于西山脚下,千林岛北,仿照苏州沧浪园的“观鱼亭”倚山临水建3间敞殿,康熙诗序说这里:“溪水清澈,修鳞衔尾,幡藻交枝,历历可数。”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远近泉声建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第二十五景。整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排列三进殿堂,最南为门店,康熙题额为“招凉榭”,榭后为主殿,康熙题额为“远近泉声”,东侧为“聚香斋”。当年这里既能感受山谷中水势的奔涌,又能聆听到瀑布的叮咚声,故康熙用“远近泉声”命名了此景。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文津阁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形式修建,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门殿、假山、水池、藏书楼、花台、曲池、山石、月门等组成。 文津阁建筑造型、制景手法匠心独到,园中有园,自成气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伴月池,文津阁前的池水,人在阁前特定位置向池中望去,只见池中有一弯新月,随波晃动,而天空却是艳阳高照。原来这是造园家在池南的假山上,开出一个半圆形如上弦月的缝隙,利用光线,在水中形成下弦月的倒影,构成“日月同辉”的奇特景观。水池南岸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假山,怪石嶙峋,气势雄浑。假山由浆石和鸡骨石等堆叠而成。假山石洞,前后各有两门相通,结构也颇具匠心。洞内山石遮掩,可分厅、堂、窗、孔、穴等,洞壁用鸡骨石镶嵌,幽深曲折。有几个大小不等的窗孔,透进幽幽的光线,使洞中的峭壁怪石若隐若现。山上横岭纵峰,沟桥岗壑,各自争奇。有棒槌山、罗汉山、双塔山等十大名山的缩影,更有“十八学士登瀛洲”的造型,还有仿米芾“宝晋斋”的园林布局。文津阁东为碑亭,四角攒尖顶,上覆黄琉璃瓦,内竖石碑一座,通高5.34米,碑正面镌刻着乾隆题《文津阁记》,其余三面刻有乾隆作的3首诗。 文津阁庭院,由粉墙围绕,是山庄的园中之园。这组建筑,坐北朝南,依次布置着门殿、假山、水池、藏书楼、花台、曲池、山石、月门。东侧有碑亭和值房3间。阁前池水清澈,澄泓见底,水草丛生。池南假山呈半月形环抱池沼,拱峙搂阁,叠石大多仿承德十大景堆砌,与山庄西山浑为一体。假山上有赏月的月台,其西有趣亭(已不存)。假山上有磴道,下有洞府,入门进阁,必经此洞。石洞曲折幽邃,洞顶有一曲形石孔,光线漏射到池水中,恰如一弯新月,每当丽日当头,水池中却素月高悬,“抬头看日,低头观月”,日月同辉,景观绝妙,又为山庄一绝。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曲水荷香,康熙第十五景。方亭建在参差不齐的怪石中,其意境与曲水流觞极相似,昔日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曾在此宴请大臣、蒙古王公。《热河志》说:亭南向,在北山麓,奇石参差,麟次瓦叠。洞水潺潺,随石折为小沼,中植芙蕖,亭亭万柄,翠盖红葩,自然香远。圣祖题额曰 “曲水荷香”。旧在暖溜暄波北,今移于此。康熙诗,碧溪清浅,随石盘折,流为小池,藕花无数,绿叶高低。每新雨初过,平堤水足,落红波面,贴贴如泛杯。兰亭觞咏,无此天趣。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水流云在为承德避暑山庄内一处著名景点,位于芳渚清流之北,与烟雨楼隔湖相望。为"康熙三十六景"最后一景。是一座重檐四角攒顶、四面出卷棚式抱厦的敞亭。此亭形制独具一格:主亭为方亭,四面加突出的附间。题额由唐代大诗人杜甫诗"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脱出。此亭位于内湖与澄湖相交处,流水与浮云相映成趣,动静变化妙不可言。该亭造型精巧,比例完美,是清代木构建筑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西岭晨霞位于如意洲西北,是建在澄湖岸边西向5间前出重层抱厦的楼阁,台基直入水中。四壁有窗,阁下是光洁如镜的湖面,对面是郁郁葱葱的青山,两岸垂柳婀娜多姿。每当旭日东升,晨霞映照在对岸西岭之上,百花带露,绿叶晶莹,五光十色,纷繁绚丽。站在楼上观赏这种美景别有一番情致。康熙在诗序中说:“杰阁凌波,轩窗初焕,林影错秀,西山丽景,入几案间。”因之题额为“西岭晨霞”,书联:“莺留花下立,鹤引水边行”。诗:“雨歇更阑斗柄东,成霞聚散四方风。时光岂在凌云句,寡过清谈宜守中。”此景只存基址。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烟雨楼在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是乾隆十五年(1780)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的。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后有楼两层,红柱青瓦,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四周有廊。上层中间悬有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阳书屋,是皇帝读书的地方,楼西为对山齐,两者均三间,楼、斋、书屋之间有游廊连通,自成精致的院落。东北为一座八角轩亭,东南为一座四角方亭,西南叠石为山,山上有六角凉亭,名翼亭,山下洞穴迂回,可沿石磴盘旋而上,也可穿过嵌空的六孔石洞,出日嘉门,到烟雨楼。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水芳岩秀为如意洲后殿。面阔7间,前出厦5间,后出厦3间 。殿内正中挂康熙皇帝题写的“奉三无私”匾。其联是“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这里曾是康熙皇帝早期居住和读书的地方。该殿位处如意洲最深处,“镜波绕岸,瑶石依栏”。康熙皇帝称赞 这里:“水清则芳,山静则秀。”乾隆皇帝的母亲也曾在此居住,为 祈愿其母长寿,故又题匾为“乐寿堂”。殿内陈设至今保留原貌,皇太后用过的金漆雕龙宝座及屏风,福寿大方斗,龙头寿字宫灯,都在原处,保持原样。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无暑清凉无,如意洲之门殿,是一组三进庭院的主体建筑,南阔5间,进深1间。殿本身"广厦洞辟,不施屏蔽",四面皆水,景色秀美,夏日凉爽清幽。门殿题额"无暑清凉",为"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三景。康熙称此处"三庚退暑清风至,九夏迎凉称物芳"。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澄湖对面是金山亭。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芝径云堤在避暑山庄万壑松风之北。康熙第二景。是仿效杭州西子湖的苏堤构筑的,夹水为堤,逶迤曲折,形似芝字。此堤连接三岛:采菱渡、月色江声、如意洲。堤穿湖而行,为湖区主要风景观赏路线。入夏以后,漫步长堤,满眼苍翠碧绿,四周胜景层层,步挪景动,百态千姿,绿柳袅袅,大有西子湖中“苏堤春晓”之风韵。
承德避暑山庄 - 田野 - 我的博客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万壑松风,是避暑山庄宫殿景区兴建最早的建筑。主殿是宫殿区惟一打破坐北朝南格局的正殿,坐南朝北,殿面阔五间,卷棚歇山顶,周围有廊,是清圣祖读书、批阅奏章、召见臣工的地方。北临湖水,主殿与五座单体建筑建在高岗上,彼此有游廊相通。景区内有松树数百株,阵风吹过,松涛骤起,故名。第六景。维修没有进入。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晴碧亭,是一座重檐攒尖顶八角亭。此亭建于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地处康熙三十六景之一的“万壑松风”小山岗下。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水心榭在避暑山庄东宫之北。是宫殿区与湖区的重要通道。御笔题额,乾隆十九年(1754年)列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八景。榭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跨水为桥,上列亭榭3座,南北为重檐四角攒尖式方亭,中为进深3间重檐水榭。榭在水中,两旁空间广阔,碧波荡漾,四望皆成画景,确有“飞角高骞,虚檐洞朗,上下天光,影落空际”的诗意。榭东原有仿苏州狮子林建的文园狮子林,内有十六景,玲珑秀丽,是山庄园中之园。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文园狮子林和水心榭隔东湖相对,建成于1774年,似一个精雕细琢的巨大盆景坐落在湖面上,仿苏州狮子林而建,置身园内,处处美景如画,好似天宫楼阁。该岛以围墙环绕,独立成园,狮子林从开始就本着园中之园的宗旨,布局自然,峰回路转,园内以假山叠石为主体,是外形仿苏州狮子林最明显之处。建筑形式有厅、堂、殿、阁、亭、选、斋、堂20余处,乾隆皇帝题额16景,星罗棋布的散落在碧水与假山之间,构成一幅奇丽的图画,不似仙境胜似仙境。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金山,位于避暑山庄正宫东北0.8公里处,是青石叠砌的小岛,包括康熙三十六景中的第十八景“天宇咸暢”和十二景“镜水云岺”两组建筑。因岛上建筑是康熙年间仿镇江金山江天寺兴建,故名金山。岛上殿阁亭廊高低错落,鳞次节比,绮丽如画,是湖区重要风景点之一。金山岛的最高处平台上,建三层六面的六角攒尖顶阁楼一座是清帝祭祀真武大帝和玉皇大帝的地方。阁内三层分别悬挂康熙题匾“皇穹永佑”“元武威灵”“天高听卑”。登阁内木梯而上,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嘉庆有诗:“制仿金山耸翠螺,三层杰阁建巍峨。秋风乍卷千峰雨,崎景平开万顷波。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上帝阁南为“天宇咸阳”,正殿三间。由此南望,上见深远的蓝天,飘浮的白云,下见悠远狭长的湖水,半隐半现的殿宇楼台,使人感到天高地阔。由此殿沿爬山廊向西,可到“镜水云岺”。镜水云岺殿五间,面西,两侧由廊环绕,真面门廊原有康熙题“金山”匾。殿前建有七间敞厅。厅内湖风飒爽,盛夏如秋,厅前石堤蜿蜒。堤下石阶直达水面,可由此泛舟湖上,湖岸建有码头,当年清帝到金山来,一般都乘龙舟由此出登岸。在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岛上,布置了如此多样的建筑,高低参差层次分明,可以使人们从不同的高度,和方向欣赏山庄景色,可谓匠心独到。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永佑寺是承德山庄内九处寺庙之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建于乾隆十六年(1715年),"永佑"取其永远保佑安宁的意思。寺院位于万树园东侧,座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山门、牌坊、天王殿、正殿、后殿、舍利塔及御容楼等建筑。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外八庙

        在避暑山庄周围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庙群,供西方、北方少数民族的上层及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在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武烈河两岸和狮子沟北沿的山丘地带,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属8座寺庙管辖,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承德外八庙”。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寺庙、汉式寺庙和汉藏结合式寺庙三种。这些寺庙融和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极具皇家风范。这12座建筑风格各异的寺庙,是当时清政府为了团结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利用宗教作为笼络手段而修建的。这些庙宇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诸蒙古王公为庆贺康熙帝60寿辰,上书“奏请”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围建一寺院作庆寿盛会之所。康熙帝欣然“恩准”,遂建造了溥仁、溥善二寺。溥善寺早已荒废,溥仁寺便成康熙年间仅存的庙宇,更是珍贵。溥通普,普遍、广大意,有皇帝深仁厚爱普及天下之意。于是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67年间,康熙、乾隆两帝在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外围陆续建造了11座大型寺庙,因其中8调有朝廷派驻喇嘛,享有“俸银”,且在京师之外,故称外八庙。现存7座在避暑山庄正北相隔狮子沟,自东而西有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像一颗颗星星环避暑山庄而建,呈烘云托月之势,象征着边疆各族人民和清中央政权的关系,表现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小布达拉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境内,紧邻著名的避暑山庄景区,因远看酷似西藏的大布达拉宫而得名。小布达拉宫其实是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在避暑山庄以北,"须弥福寿之庙"的西侧,是一座具有特殊艺术价值的寺庙建筑。全庙除主体大红台、大白台等外,还有四十多座各式各样的僧房佛殿白台和塔台,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气势雄伟,十分壮观。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禅为庆贺乾隆帝70大寿,从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启程,长途跋涉2万余里历经13个月来到承德。乾隆帝为隆重迎接六世班禅的到来,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特建须弥福寿之庙供六世班禅讲经和居住,所以,此庙又称"班禅行宫"。
     须弥福寿之庙自山脚顺山势向上延伸,气势雄伟。主体为100层高的大红台,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庄严殿,俗称金瓦殿,是庙中最大的殿,殿顶用鎏金铜瓦铺盖,四脊上有800条金龙。大红台东南有东红台,西有吉祥法喜殿,为班禅寝殿,重檐歇山顶鎏金瓦顶。殿北有金贺堂和万法宗源殿,是班禅弟子的住处。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妙高殿平面方七间,高三层,一层殿内正中供宗喀巴塑像,稍北供释迦牟尼;二层楼上释迦牟尼和两大弟子阿难、迦叶、十八罗汉;三层是乾隆祈求长寿的转塔。三层上下贯通,重檐攒尖屋顶,上覆铜制鎏金鱼鳞瓦,角脊下面做成龙头形,脊身波状,匍匐金龙两条,一只朝上,一只朝下,每条重量都在一吨以上。屋上八条金龙,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金光闪烁,活龙活现,大有跨空欲跃之势。大殿与群楼形成全封闭内院。光线暗淡,气氛肃穆,神秘莫测。据说整个殿顶用了头等金1.l5万馀两,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金碧辉煌,庄严富丽。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琉璃万寿塔巍踞于须弥福寿之庙中轴线最北山巅。建在方形基坛上,坛上,再承以八角形须弥台基。台基上装有石栏杆,南面设踏步上下。塔身为八角形,共七层。底层具有广阔的木廊,廊上覆以黄琉璃瓦,上面又设有八角形平台,平台周围又有石栏杆。各层塔面用绿琉璃砖砌成,壁面上饰以精致的佛龛和佛像。塔身色调雅而不俗,轮廓清晰,结构美观,在两侧白台衬托下,显得十分秀丽。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普宁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佛事活动场所,僧侣云集、香火旺盛,通高27.21米,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经过整体维修后,更具宗教艺术的魅力,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堪称世界之最。普宁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公布的4A级景区,现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普宁寺的主尊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世界上最大木雕佛像,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普宁寺是乾隆时代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是一所汉藏结合的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为一体,结合的相当完美。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大乘之阁为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这些建筑依山就势,布局巧妙灵活,体现了喇嘛教的宇宙观,具有浓厚的喇嘛教色彩,是一组藏式风格寺庙建筑。大乘之阁通高36.75米,外观正面6层重檐。阁内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高22.28米,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重约110吨。这尊木雕高大雄伟,比例匀称,雕工精细,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雕像。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
    6月24日一早去北戴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