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专家聊聊“贪求契合”

(2025-04-25 11:29:05)
标签:

下马三观花

分类: 下马三观花

听专家聊聊贪求契合

一、聊聊千年古译文言文:19、5、3想十魔三,贪求契合

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三摩地中,心爱绵 [ 淴 - 心 + 日 ],澄其精思,贪求契合。尔时天魔候得其便,飞精附人,口说经法。其人实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各各欢娱,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为菩萨,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萨亦然。其人见故,洗涤本心,易入邪悟。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听索先生聊聊:

104

1、第三个是贪求契合,这个叫做魅鬼,它来干扰。

2、又善男子,受阴虚妙,不遭邪虑,圆定发明。

又有善男子,受蕴已经尽了,也不遭其他的邪行控制,圆满的禅定越来越清明。

3、三摩地中,心爱绵 [ 淴 - 心 + 日 ],

不断修三摩地的过程当中,定力不断的与对境相应心里面想把禅定的力量不断延续下去,有这么一个分别念。

4、澄其精思,

他就一直往这方面努力。

5、贪求契合。

他要寻找一种契合。

契合指,对上与诸佛菩萨契合对下与众生的心要契合。要跟佛陀相应,要跟上师相应,要跟众生相应要找到这么一个契合点,相应很重要的但是特别去贪求的话,不但不相应,反而不相应了。

任何一个事情,如果过分追求的话,不但得不到,反而着魔,反而遇到各种违缘。不是特别贪求,比较放松、比较自然,但是也努力,也不放弃,也不过多追求非常稳定恒常不断是比较好的。

6、尔时天魔候得其便,

拼命的、过度的发疯一样的日思夜想,一直这样,这个时候魔就进来了,魔进来了以后你就不正常了,不正常以后,你的所作所为都不是正常人,会做很多违规的事情。

7、飞精附人,口说经法。

魔王就很快飞过去,附在另一个人身上。这个被魔附体的人,就开始讲经说法

8、其人实不觉知魔著,亦言自得无上涅槃,

这个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觉得已经获得了无上菩提

9、来彼求合善男子处,敷座说法。

来到了刚才正在寻找契合的善男子处,然后敷座说法。

10、其形及彼听法之人,外无迁变,

附体的人的形象没有变,听法的人的形象也没有迁变。

前面第一个想是说法人的形象变了第二个想是听法人的形象变了这里第三个想,说者和听法的形象都没有变。

11、令其听者,未闻法前心自开悟,

这个听法者,他得到法之前,心里就有一种感悟,好像自己已经开悟了。听法之前,还没有开始讲的时候,依靠的加持,觉得自己已经开悟了。

12、念念移易,

他的意念马上有变化,很快就变了

13、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见地狱,或知人间好恶诸事,或口说偈,或自诵经,

一会儿觉得自己已经得了宿命通,一会儿觉得得了他心通一会儿他亲自见得到地狱的境相,一会儿见到整个人间好的、不好的所有事情他口里面能说出很多的偈颂还能背诵很多的经典

14、各各欢娱,得未曾有。

都非常的欢娱、欢喜从来都没有过的。

听法之前寻找契合点的时候心里有一种暂时性的开悟。加持很大感悟挺深

15、是人愚迷,惑为菩萨,

这个求契合的人比较愚笨、迷惑,认为魔附体的人是菩萨

16、绵爱其心,破佛律仪,潜行贪欲。

有了贪执他的心,破了律仪,偷偷行持贪欲的不如法行为。

17、口中好言,

魔附体的人口中说出豪言壮语。

18、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后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

佛有大佛,小佛有先的佛,后的佛其中有一些是如幻的佛,有一些是真实的佛还有男性的佛,女性的佛。

他并不是说,这是弥勒佛,以前的迦叶佛,不是这个意思。他随便讲,胡说八道,乱说我看到、我知道了,昨前天有什么什么佛,明后天有什么什么佛。

19、菩萨亦然。

菩萨也是一样的。菩萨、小菩萨先菩萨后菩萨男菩萨、女菩萨假菩萨真菩萨等等。

20、其人见故,洗涤本心,

听法的人,那个修行人,看到了、听到了之后,洗脑了,他的心完全已经被控制住了,随他转了。

21、易入邪悟。

最后很容易误入歧途。

22、此名魅鬼,

那么,这种附体的鬼叫做魅鬼。

23、年老成魔,恼乱是人。

魅鬼老了以后,变成魔,扰乱人。

鬼和魔之间的差别,魔的力量更大鬼一般是饿鬼、鬼神之类,力量比较小一点。

24、厌足心生,去彼人体,

到一定的时候魅鬼就满足了,心里生厌烦心了,离开了附的人

25、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这个时候,禅修的弟子和被附体的上师他们师徒全部都受到王难。

26、汝当先觉,不入轮回,

如果你们先觉的话,不会堕入轮回和恐怖的境遇当中。

27、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如果一直迷惑,不能了知,一定会是堕入无间地狱。

听专家聊聊“贪求契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