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04-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2025-03-20 09:48:27)
标签:

留赏插花

分类: 留赏插花

NO.104-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NO.104-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60-101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102-17010品)+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五、解说菩提分法=丁一、宣说前行172-24411-15品)+丁二、宣说正行

丁二、宣说正行——宣说菩提分法真正体性=戊一、能摄方便品246-25116品)+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252-28217品)+戊三、供养依师无量心品283-31518品)+戊四、菩提分品316-36819品)+戊五、功德品369-40720品)+戊六、行地究竟地品

戊五、功德品=己一、修行功德370-398)+己二、赞叹之功德399-407)

己二、赞叹之功德=庚一、赞叹对境菩萨之分类(400+庚二、真实赞叹五种菩萨之法相401-407)

庚二、真实赞叹五种菩萨之法相=辛一、以修行因波罗蜜多心力不退而赞叹菩萨名义402-404)+辛二、从证悟菩提因果侧面赞叹菩萨名副其实之功德405-407)

辛一、以修行因波罗蜜多心力不退而赞叹菩萨名义=壬一、以欢喜菩提等九种差别赞叹(403+壬二、宣说菩萨异名(404

辛二、从证悟菩提因果侧面赞叹菩萨名副其实之功德=壬一、真实宣说(406+壬二、分类(407

403、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一壬一、以欢喜菩提等九种差别赞叹;

不喜喜性法,诋法真勤法,

自在法无暗,首行法菩萨。

受用与调柔,守护与行善,

乐法不放逸,不放逸菩萨。

不敬微过惭,不忍退失惭,

流散小见惭,他乘惭菩萨。

此他与等舍,具行得自在,

相应说大果,菩萨行饶益。

404、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一壬二、宣说菩萨异名。

菩萨摩诃萨,具慧胜光明,

佛子佛陀基,能胜如来芽,

具力及圣尊,商主与胜称,

悲尊大福德,自在及具法。

40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二(从证悟菩提因果侧面赞叹菩萨名副其实之功德)分二:

406、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二壬一、真实宣说;

证真证大利,证诸义恒证,

以及证方便,是故名菩萨。

随我证细见,证悟种种识,

证非真分别,是故名菩萨。

证未证随证,证无实证生,

各别证未证,是故名菩萨。

证实无胜义,证诸义所有,

证所证证基,是故名菩萨。

证成就证处,证胎证次第,

证悟除怀疑,是故名菩萨。

407、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二庚二辛二壬二、分类。

具慧慧证得未得,善住证悟随证悟,

妙说无说有无我,未熟真实成熟慧。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104-111   2018年05月11

今天讲《经庄严论》,明天讲《胜道宝鬘论》,同时也简单开一下素食

下个星期,好像没有课。前一段时间说有课现在有变化无常,有一些学的事情,所以下个礼拜没有课至少星期一到星期五没有课,星期六有没有?不知道,如果有,到时候再说

今天讲《经庄严论》。我看了一下今天讲完这一品,比较好一点这样的话,颂词稍微多一点,但是我想问题应该不大以前我们讲《入行论》的时,有时候讲三十颂词。今天的时间稍微长一点,我尽量不发多佛菩萨的名号,不需要讲公教证字面上简单大家做解释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一切众生,请大家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师念藏语传承。

现在讲到九种差别赞叹都是六波罗蜜多来赞叹弥勒菩萨用不同的词来赞叹菩萨的功德上一堂课讲到,“除苦不令苦,忍苦不畏苦,脱苦不计苦,承受苦菩萨”,全是苦苦苦,今天的颂词讲法法法

不喜喜性法,诋法真勤法,

自在法无暗,首行法菩萨。

第六,从不以财为主而以主要行持妙法的角度赞叹。

不喜”,不喜欢以悭吝不施舍的法不喜欢布施波罗蜜多的人,始终被吝啬束缚着菩萨断除不喜欢,欢喜做布施

有些人从小就喜欢做布施,这是施舍法布施波罗蜜多这是第一个。

喜性法”,喜欢无过功德自性的戒律法制止杀盗淫等等自性罪,或者制罪,自然而然、自性是功德就像的本性是治病一样,自性清净无罪的,菩萨喜欢戒律。

从小都喜欢戒律,三门非常调柔,这是波罗蜜多这是第二个。

诋法”,诋毁嗔恨法赞叹安忍因为相续当中嗔恨摧毁所有的善根,所以用各种方式来诋毁不喜欢嗔恨,这安忍波罗蜜多这是第三个。

真勤法”,真实精勤行持世间和出世间的所有善法,不是表面上勤一下,这是精进波罗蜜多这是第四个。

自在”,以法自在等持的威力获得心自在禅定获得自在,依靠禅定而修行利益众生,都没有什么困难是禅定波罗蜜多这是第五个。

法无暗”,具足于诸法无有愚痴黑暗的智慧是智慧波罗蜜多这是第六个。

首行法菩萨”,如此即是首要行持真实法的菩萨很重要,修法很重要,真正修持法,是菩萨的

我昨天也讲了,大乘佛教徒最好是自己修持善法,利益众生;即使不能行持善法,不能利益众生尽量不要用佛法摧毁众生的善根,也不要以佛法为借口,搞一些非常不合理世间。短暂的人生当中不应该这么做,出家人是这样的,在家人也是这样的如果实在是很愚,不懂法,没办法如果明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如法的,以这样方式欺骗众生,摧毁佛法,罪过是非常大的

菩萨主要六波罗蜜多,这是他的修法

下一个偈颂,藏文当中每一都有不放逸,比如说受用不放逸调柔不放逸守护不放逸行善不放逸乐不放逸法不放逸,通过不放逸的角度来赞叹菩萨

受用与调柔,守护与行善,

乐法不放逸,不放逸菩萨。

第七,从修行具有不放逸六度功德的角度赞叹。

受用随意浪费受用,是一种放逸如果不浪费受用,很做布施,叫做受用不放逸这是布施波罗蜜多这是第一个。

与调柔三门不调柔,不守护佛制罪与自性罪即是放逸,具足戒律三门调柔,正知正念,不染佛制罪与自性罪,即称调柔不放逸,这是戒波罗蜜多这是第二个。

守护不安忍他害而还以加害即是不守护自他心,因此是放逸,菩萨不以他者作害扰乱相续,不还以损害反而报以饶益,则是守护自他不放逸的安忍。

别人害也害放逸;别人害不害,还保护,这叫做安忍波罗蜜多这是第三个。

与行善行持善法的时候,如果懈怠散乱,就是放逸。没有好高兴,特别开心明天真的没有,太了,这上师加持,喇嘛钦说有课色都变了,这样也算是放逸。

精进行持世间出世间善法,一点都不惰,不懈怠,尽心尽力就像头上燃火,要立即扑灭怯懦者的怀里进入毒蛇,要立即扔出去高僧大德经常这样比喻。这叫行持放逸,精进波罗蜜多这是第四个。

”,获得禅定安乐而无有著味之爱,即是安乐不放逸。耽著味是放逸,不耽著味,具足胜观和寂止,安住心的本性,这禅定波罗蜜多这是第五个。

法不放逸”,于诸法执为常乐我不空是放逸,无倒证悟无常等是法不放逸的智慧。执著颠倒常乐我净放逸,证悟无常、苦、无我和不净的道理,是智慧波罗蜜多这是第六个。

不放逸菩萨”,如此即是具足如理作意大乘法之不放逸的菩萨弥勒菩萨从六放逸的角度来赞叹菩萨的功德

下面讲惭愧,用这个来赞叹前面有些痛苦,有些用法乐,有些放逸,下面全部用惭愧来赞叹菩萨的功德。

不敬微过惭,不忍退失惭,

流散小见惭,他乘惭菩萨。

第八,从不求他乘的角度赞叹

不敬”,看到乞丐和可怜众生时候,做一些对他不恭不欢喜的行为,蔑他,轻视他用语言辱骂他,用身体殴打他,对他产生嗔恨,这些是很惭愧的事按理,看到乞丐的时候,应该给他布施即使不能布施,也不应该害他

现在很多人对领导和上等的人,非常恭敬,欢喜赞叹对低劣的下的可怜的人,就不敬,这非常惭愧的事

菩萨每个众生都平等对待以悲心利他甘愿施舍一切事物,不欢喜而远离,不是菩萨的风范,是惭愧之处这是第一个

微过惭”,不管轻微的自性罪还是轻微的佛制罪都要如护眼目一样护持如果没有以正知正念护持不小心警惕,随意出现微小罪过,是惭愧的事没有好,也是惭愧的事

有些人经常我好惭愧,说句话的话,每一后面都加上惭愧弟子”、“恶劣弟子”,说明他有惭愧心

讲戒波罗蜜多这是第

不忍”,应该安忍一切他人作害如果不能这样,相续烦乱别人害你别人骂你的时候,反而害他骂他攻击他别人说你几句,马上恶口回他这是非常惭愧的事情

菩萨能安忍一切损害痛苦,就像《入中论》当中讲的一样,自己的肉被一块块切着,不但不生气,还欢喜心回向。这是从安忍层面来讲的这是第

退失惭”,菩萨发起不间断的精进,孜孜不倦不懈怠行持一切善法。如果行持善法退即是惭愧之事。

监工这些比较累的发心工作,在报名的时候我发没问题我也去发心,我也去报名”,只手报名;但是真的要做事情的时候,退下来了,我可不可以休息?我现在身体也不好,心情也不好我觉得闻思重要”,是比较惭愧的

要长期做很多善事,不能随意退失。要么刚开始不要发愿,要么愿,报名学习也好,做善事也好,听一堂课也好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少圆满这件事情

一个法师那里听课,如果没有遇到特殊情况,不能随放弃在这里我一般要求,开始上课以后不到一年基本上不同意调班。有些人在法师那里听了节课,好像觉有点酸酸的,我可不可以换个,不管你酸也好、甜也好、咸也好,最好不要换来换去的,没有必要的

退失是菩萨非常惭愧的事情这是第

流散”,菩萨获得无量等至等持的心自在,如果身体住在一些聩闹的地方,一直不断外散于外境处于散乱中,这非常惭愧的事情

按理来讲,发了菩提心,就应该尽量安住,禅定真的很重要。禅定就像漱一样的,早上起来晚上睡觉时候,做一些如果有一点点禅定的功夫,生活当中很多的劳累,畏惧抓狂,浮躁,急躁这些都是很容易调伏的很多人觉得困难的烦恼的事情,比如说病魔缠身的时候,有禅修功夫的人,能够坚强面对,安住在境界当中很容易对治。所以西方很多国家,对瑜伽和禅修,很有兴趣

禅修主要依靠自己上师只能在短暂的时间当中,给你指导一下

如果一点禅修都没有,整天散乱,是惭愧之事。这是第

小见惭”,菩萨自性具足智慧,证悟人无我和法无我是非常好的如果仅仅是小乘人无我见,或者世间执著相状的见,这是非常惭愧的事情

修无我空性的,是重要的,比禅修更重要。证悟空性境界的时候,即使别人说佛教的见解如不合理,你完全不动摇。

现在很多西方的科学家虽然不是皈依的佛教徒,但是真的懂得了中观的空性思想,佛教教义有了和见解佛教徒闻思中观学习般若的过程当中,应该剖析人无我和法无我,到一定的时候,自己能够获得非常坚固的境界那个时候,就能够利益众生了。

每个众生前世的宿缘不同,有些人可能智慧不是很高,但是因缘成熟所化众生自然而然就来有些人没有因缘找不化众生,这也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依靠般若空性和菩提心来众生。

这是第

他乘惭菩萨”,如此不趋入修行声缘乘他乘即是具有惭愧的菩萨

指的是,或者是世的人天菩萨对小乘也好世间也好,不如果求的话,那非常惭愧的事情不圆满波罗蜜多的原因,要么求世间法,要么求,这样就不具足大乘菩萨的境界,所以很惭愧

表面上看,惭愧不是赞叹菩萨的,但是从诗这是面的意义间接菩萨的他乘的境界进行比较,知道具足这些见解很惭愧间接说明菩萨具足这些见解具足大乘六波罗蜜多的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