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103-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2025-03-14 10:05:13)
标签:

留赏插花

分类: 留赏插花

NO.103-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师念藏语传承。

下面利他的角度、利益众生的层面来赞叹菩萨六波罗蜜多的功德,是怎么赞叹的?

欲利无害见,堪受他害坚,

不放逸多闻,勤他利菩萨。

第二、从利他功德的角度赞叹菩萨。

欲利”,想以布施利益众生布施的话愚昧的众生获得利益;财布施的话,贫穷的众生得到财物以后,很欢喜获得利益无畏布施的话众生从寿威胁当中救出来,也获得利益这是第一个。

无害”,以持戒不害他众的生命及受用受持戒律以后,不偷盗,不会对别人的财产有害不杀不会对别人的生命有危害不邪淫不会对别人的家庭有害绮语、恶语、离间语,不会对别人有害即使利益不了众生,至少不害者行持无害,很重要

各个班里面有些人来了多年二十多年,从来都有任何害处,对别人的帮助非常大技术也好,智慧也好,人品也好,什么方面都非常好

有些人也许是业力现前,也许故意所为,是很麻烦的人这个班里面麻烦那个班里面也是麻烦好多法师都不敢要,基本上轮流

我有时候接到一些电话,遇到一些人的时候,觉得“这个人很可怜,就法师们商量法师们一起讲这个人在各个班里面的故事大家都觉得他的口碑很不好有过失

好人的故事也比较多坏人的故事,也比较多因为人天性对别人好的功德都不太喜欢,也记不住而对别人坏事情喜欢,也记比如说我做了九十七件好事,别人都不会知道做了三件坏事,别人都会知道的

我希望佛教徒在佛教团体当中,即使不能饶众生,不要害众生很多人依靠佛法来害众生,这是很不好的把佛法当做赚钱的工具,以佛法的名义敛财我要修建什么什么,收到钱以后,干其他的事情,过是非常大的如果不相信因果是无这种方式,也许没有犯法但是来世的时候,肯定不脱的,非常危险

自己要好好想一想,我虽然不能饶众生,不能弘扬大乘佛法,遣除很多人相续当中的无明,付出一切利益众生这些我做不到但是我至少不害别人;如果无意当中害了别人,我忏悔好好道歉这样好一点

持戒是不害,大乘佛教当中不害是很重要害的方法是各种各样,有些子害别人,有些用语言害别人,有些用行为扰乱别人比较麻烦的人有利的事情,他从来都是没有的有害的事情,经常在不同的群体当中散发,带来很多坏的影响,这样不好,大家要记住。

这是第二个

堪受他害”,无有以妄语欺骗等三门任何损害的见解或意愿或安忍而堪受别人的诽谤加害

安慧论师的讲义里面,见是放在持戒里面的。无害见”与“见堪受”,这两解释可以

这是第三个

”,发起稳固不退的精进是坚固、稳固的意思,行持善法方面不退不管做什么事情,退转都是很重要

有些人发心多少年,说明他们很坚定很坚强当中经常有这样的这个部门发,过了三年又在那个部门发,一直不断发自己有这种意乐。有些堪布堪姆大家传法,已经二十年了,是很好的

精进弘法利生、利益众生行持善法,这叫做梵语这是第

不放逸”,安住在寂静地方,无有散乱,不著禅味不放逸静虑如果耽著就成了放逸,禅定波罗蜜多这是第五个。

多闻”,不同的善知识面前多闻妙法的智慧广闻博学,这是智慧波罗蜜多这是第六个。

勤他利菩萨”,如此即是以六度精勤利益他众的菩萨,因为行持一切波罗蜜多都是为暂时与究竟利益一切有情而回向无上菩提

以上的六种波罗蜜多,主要是利的层面来讲的,功德也回给众生,自己也发愿,依靠这六种波罗蜜多来行

下面讲到用安住内在的方式来赞叹菩萨这是什么样的?

师念藏语传承。

知执过不贪,不恨瑜伽通,

三相无恶见,乃住内菩萨。

第三、从真实安住于内的角度赞叹。

知执过”,了知将受用、财富执为我所,有很多过,什么样的过患呢?财富本体没有实质的,像泡一样无常的,带来很多痛苦不稳固如梦如幻的如果特别执著财富,可能会堕入三恶趣当中成为获得出世间圆满的障碍三解脱门的障碍

菩萨知道有漏财富过失以后,很愿意布施

修行过程当中,财富也好,身体也好,不很重要虽然没办法完全不执著,但是长期的人,跟从来没有闻思的人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有财富的时候,知道是如梦如幻,是无常的在生活当中还是很有意义的

这是第一个

不贪”,不贪著世间欲妙的受用,抛弃人的行为,守持戒律

《大般涅槃经》里了,“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护戒之心犹如金刚哪怕是一个很小的应该像护自己的眼目一样持,守戒,像金刚一样,坚定不移

不管居士戒也好还是出家戒也好,看破今世的不很重要。像金刚一样长期守戒,不是很容易的在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犯戒的因缘守持戒律的违缘,比较多

以前上经常的出家人,年轻的时候,贪欲很麻烦,如果不对,经常会犯戒中年的时候,嗔恨很严重,如果不注意,会毁坏菩萨戒年老的时候,心很严重,越来越糊涂。贪嗔痴时时攻击,正知正念来护持清净的戒律

,是很好的戒蜜多。这是第

不恨”,对于他者所作损害不怀恨在心而安忍

对别人的加害,显现身体打心不满的时候,不但不以牙还牙,用慈悲把他当做父母当做善知这是很难的很多人可以忍一次两次,忍多次的话,确实是很难的

菩萨的行为是,都能安忍。这是第

瑜伽通”,精勤于大乘寂止和胜观瑜伽

希望大家边闻思,边努力对自己的心有帮助,很重要这是第

三相”,修行一缘等持而精通寂止相、受持高昂相及等舍相三相共有三种相。修禅的时候需要这样的

如果掉举一直没办法安住,对间的欲妙特别贪著,通过作意的过断除色声香味的贪执叫做寂止修行过程当中,如果昏沉睡眠非常严重,没办法修行通过作意佛菩萨的功德对治昏沉这叫做高昂相;如果心远离了沉掉,则接着作意等舍相,平等安住于那种境界这叫做等舍相这是第

无恶见”,具足无有我见等恶见的智慧。这是第

乃住内菩萨”,如此即是安住于内的菩萨这是从内安住的层面来赞菩萨

我们在的过程当中,可以经常念诵佛菩萨赞叹文。比如在麦彭仁波切著作里面,有一些短短的八大菩萨赞颂文我们生生世世应该赞叹诸佛菩萨的无量功德

下面的一个词是,从心不乱层面来赞叹菩萨

师念藏语传承。

怀慈知惭德,受苦不贪乐,

正念入定性,乘不乱菩萨。

第四、从于大乘道一心不乱功德的角度赞叹。

怀慈”,菩萨怀有慈悯心为了苦难众生离苦得乐,布施。这是第一个。

知惭德”,安住知惭功德而守戒自己观察自己,在别人面前不会犯戒这是第二个。

受苦”,甘愿忍受他者损害等痛苦别人加害,能接受这是第三个。

不贪乐”,不贪恋睡眠、懒惰等自己的安乐而精进利他不贪吃喝玩乐,一心一意地利他。这是第四个。

正念”,恒常具足正念不随散乱所转经常处于禅定的状态当中这是第五个。

入定性”,恒常具足诸法远离有无边平等性的智慧,因此是极其入定的本性。具有远离一切的智慧,入于根本这是第六个。

乘不乱菩萨”,如此即是于大乘心不烦乱的菩萨从心安住这个层面赞菩萨

下面讲最后一个颂词。弥勒菩萨很会造论,下面六波罗蜜多是用不同的解释的。

师念藏语传承。

除苦不令苦,忍苦不畏苦,

脱苦不计苦,承受苦菩萨。

第五、从不舍苦难轮回及不以痛苦厌烦的角度赞叹。

除苦”,通过布波罗蜜多遣除众生心灵贫穷物质贫穷的痛苦这是第一个。

不令苦”,波罗蜜多的原因,不会杀生,不会偷盗,不会说妄语,不会让别人痛苦等等让众痛苦,这是戒律这是第二个。

忍苦”,安忍自己生活当中的一切痛苦包括求法的痛苦,身体的病,饥饿的痛苦

苦还是很多的,表面上看很多人还是很好的,但实际上痛苦是比较多的前一段时间我在新闻上看到有一个女的小的时候高压电击中,失去了双手。看起来好像很开朗,用脚趾做很多事情,比如吃饭取包、开门电脑我心里想,她没有双手都不伤心,有些人没有两只手的话,可能没办法想

心里的痛苦,身上的痛苦,每个众生都有,这些痛苦,不是不能忍的,主要看内心坚强

中观四百论》当中讲“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世间当中比较了不起的人,有意识上的痛苦,没有什么身体痛苦劣者身体上的痛苦

坚强的人,特别难忍的痛苦不得不忍比如尼克[注3]没有四肢,像肉球一样的,但是他那么开朗,开心。其他人可能没有理由,我提个很痛苦,我做个事情很累,好像吃饭都觉得特别累特别辛苦,这不行的

要坚要忍这是安忍波罗蜜多。安忍波罗蜜多不一定别人非要忍一下,而是什么苦,我都能得下来,这叫做坚强这是第三个。

不畏苦为利他入轮回精勤利众生而不畏惧痛苦在修行过程当中,利他不退缩

很多事情稍微遇到一点点批评,我不发心了,我要好好闻思”;闻思上遇到一点违缘我不闻思了,我要去发心”。在利益众生方面,不能那么脆弱

这是第四个。

脱苦”,获得静虑等持而解脱欲界痛苦及意苦修禅定离开了欲界的痛苦色界当中意识上面的一些痛苦。这是第五个。

不计苦”,以智慧不分别痛苦相。不会分别者也好,的法也好,能受也好,这些都不存在,不计三轮分别这叫做什么?菩萨的般若波罗蜜多这是第六个。

承受苦菩萨”,如此即是承受痛苦的菩萨承受痛苦层面,菩萨也值得赞叹

来赞叹菩萨有六波罗蜜多,除苦不令苦,忍苦不畏苦,脱苦不计苦,承受苦菩萨”。诗学里面有一种修饰方式,一个字反反复复前前后后都用,跟差不多前面三里面有两个后面一句里面有一个共有,宣菩萨不可思议的承受轮回痛苦的精神

今天讲到这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