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2-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标签:
留赏插花 |
分类: 留赏插花 |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60-101,7-9品)+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102-170,10品)+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五、解说菩提分法=丁一、宣说前行(172-244,11-15品)+丁二、宣说正行
丁二、宣说正行——宣说菩提分法真正体性=戊一、能摄方便品(246-251,16品)+戊二、所摄六度四摄品(252-282,17品)+戊三、供养依师无量心品(283-315,18品)+戊四、菩提分品(316-368,19品)+戊五、功德品+戊六、行地究竟地品
戊五、功德品=己一、修行功德(370-398)+己二、赞叹之功德
己一、修行功德=庚一、稀有功德(371)+庚二、非衡有(372)+庚三、平等心(373)+庚四、饶益(374-376)+庚五、报恩(377)+庚六、希求(378)+庚七、不唐捐(379)+庚八、真实行(380)+庚九、退失与胜进差别(381)+庚十、形相与真实性差别(382)+庚十一、调伏(383)+庚十二、授记(384)+庚十三、决定(385)+庚十四、无疑所为(386)+庚十五、恒常所为(387)+庚十六、首要所为(388)+庚十七、说法安立(389-398)
庚十七、说法安立=辛一、所说法之差别安立(390-394)+辛二、遍知其义安立(395)+辛三、菩萨无量功德安立(396)+辛四、如是说法之果安立(397)+辛五、摄大乘法安立(398)
395、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二、遍知其义安立;
境大一切时,他法现同类,
是能障碍故,遍知断除彼。
396、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三、菩萨无量功德安立;
所熟所清净,所得堪成熟,
真实解说事,具慧之无量。
397、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四、如是说法之果安立;
令生菩提心,令得无生忍,
低下无垢眼,一切漏法尽。
了知行于彼,具慧说法果。
398、甲三乙二丙五丁二戊五己一庚十七辛五、摄大乘法安立。
由从所缘大,如是修行大,
智慧精进大,善巧方便大,
真实成就大,佛陀事业大,
具足此大故,决定谓大乘。
种姓信解法,发起菩提心,
行持布施等,趋入无过患。
成熟诸有情,清净佛刹土,
不住之涅槃,大觉及示现。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102-111
明天没有课,星期天也没有课,下个星期一和二应该有《维摩诘经》的课。如果有特殊情况,到时候再通知。
现在《经庄严论》的颂词不多了,你看,藏文当中只有这些。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师念藏语传承。
光是看颂词,可能都不太懂,藏文是这样的,汉文也是这样的。幸好有讲义,有了讲义再作讲解的话,在座的人基本上能通达《经庄严论》的法义。
《经庄严论》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大乘佛法的深广法门,听众能坚持到底的话,是不容易的。不管是讲者也好,还是听者也好,如果从头到尾没有间断过,应该给这些人点赞,应该发奖。发诺贝尔奖是不行的,发个什么奖?你说发什么奖,帅哥?(众笑)
下面讲遍知其义安立,这里面的内容比较多,没有细的科判。上节课已经讲了,依靠无我的智慧,获得阿赖耶识转依,能解脱一切束缚。
有些人可能心里想,心可以解脱一切束缚,但外境的法怎么消除?“心净国土净”恐怕不容易吧?
按照唯识宗的观点,或者大乘的名言理观察,外境的法在本体上是不成立的。显宗是这样认为的,密宗也是这样认为的。
弥勒菩萨不偏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凡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跟随者,都知道,弥勒菩萨是未来佛。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之后,他是下一个佛。在《弥勒五论》当中,《经庄严论》是其中之一。前面也讲过,《经庄严论》之庄严,是能开显所有大乘经藏之密意的庄严。就像照镜子,面容上有瑕疵,马上能发现一样的。依靠《经庄严论》,能知道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所有大乘佛法的究竟密意。
清净佛刹土之理是,显现外器世界的行相,这也是阿赖耶界中有的器世界之习气所取分行相现似器世界,内在的阿赖耶识缘取而现为所取能取罢了,除此之外的外在实有的其他器世界并不存在,如同梦里显现器世界相一样。
意思是什么?前面讲的器世界,实际上是不清净的能取和所取在阿赖耶上的显现。一旦阿赖耶识转依了,外在的不清净的显现,就全部都没有了。就像一个人在做梦的时候,显现的外面世界一样。
境大一切时,他法现同类,
是能障碍故,遍知断除彼。
“境大一切时”,显现在外境的广大器世界似乎一切时处不间断而显现,是阿赖耶识刹那串连持续而如是显现为大地等器世界的。在耽著这般显现的相存在、对它有耽著爱恋期间就不会显现清净佛土,因为显现平庸相会障碍清净刹土。
整个器世界是广大无边的,但在所有时刻,都没有真正的本体存在。只是阿赖耶识的习气,不断出现。外境根本不可能存在实有的法,如果执著这些外境,那么在阿赖耶识的相续当中,会连接不断地显现;如果不执著这些外境,那么在阿赖耶识上就不会显现,自然而然是它本体的清净相。
这是讲,在众生面前,外境的一切时,都是阿赖耶识的一种显现,可以这样解释的。
阿赖耶识是心识,为什么会显现外境呢?
“他法现同类”,虽然大地等器世界是刹那性,但由前后不同他法的刹那显现为同类,相似而错乱为一个。比如把昨天的河,认为是今天的河;把昨天的瓶子,认为是今天的瓶子。用智慧观察的时候,所有事物没有一个是坚固的,只是同类法在阿赖耶识上的显现。
同样,生在这个器世界的众生有共业的习气,因此以其习气力,所有他法显现相同,而不现不同。比如喇荣山沟,是喇荣山沟里面的众生,集体共业造成的外境。
如果心的习气改变,那么行相也显现变异。如同成就行地下者见到入地的孔穴存在一样。乃至对外器世界有真正自相显现的耽著期间,就会障碍真实清净的刹土。
(师背诵藏语)《量理宝藏论》中讲说,“习气稳固不稳固,能立真实与虚妄”,习气的稳固和不稳固,会出现真实和虚妄的外境。在习气稳固的时候,看到的外面世界,是稳固的,多少年多少年能一直显现;在习气不稳固的时候,就像梦中的显现,很快的时间当中,就会消失。
同类的行相,为什么会这样显现呢?
“是能障碍故”,心耽著显现大地等器世界有自相,那就是清净佛土的障碍。因为有能取所取的障碍,执著、贪恋、耽著之后,就会显现器世界。
那么如何做才能清净佛土呢?
“遍知断除彼”,如此遍知障碍后断除器世界的相及耽著它为它而安住于无相真如中,就会成就清净佛刹大地庄严等圆满布局的清净相。
一旦知道了真相,也就是说,外境只是阿赖耶的显现之外,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有的存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完全断除外境,整个器情世界显现为清净的刹土。《维摩诘经》当中讲的“心净国土净”的道理,就可以完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