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2025-02-28 10:27:49)
标签:
留赏插花 |
分类: 留赏插花 |
NO.10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接下来讲说法安立,是分五个科判讲的。其中第一个科判是所说法之差别安立,讲了四种安立,宣说法安立,宣说谛安立,宣说理安立,宣说乘安立。
师念藏语传承。
利益众生的方法有很多,有些是暂时利益众生的,像财布施这些;有些是长远利益众生的,像法布施,用佛法饶益众生,让众生彻底从轮回当中解脱。
说法安立是指,菩萨先要广闻博学大乘的深广教义、先完善自己,有了这样的基础,再根据众生的各种界性、根基、意乐,为他们说法。如果自己不懂,给他们讲是非常困难的。《释量论》当中说了,利益众生的方法确实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闻思修行、讲经说法。
在座的各位,如果真的发了大乘菩提心,以后不管在什么道场、团体,先要安立法,这非常重要。
每天的课后辅导,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我都默默发愿,希望我们的法,以后能遍地开花。就像我昨天讲的一样,大家不可能长期待在这里。一个人到一个学校去读书,八年十年二十年几十年以后,会离开这个学校,到其他地方去。以智慧的境界、禅修的境界,把诸位祖师的法传出去。就像《大智度论》里面讲的,法一脉相传,就像一盏灯传到千盏灯一样,逐渐辗转,点亮世界。
利益众生,最主要的是用佛法利益众生,这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可能将来很出名,有财富,有能力,有弟子,那个时候,你不要天天都搞一些其他的事情,一定要分清轻重。你应该想,以前我在喇荣的时候,传承上师们都是用佛法利益众生的。
所谓的佛法,不仅仅只有外在的表相,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转变人的内心。教育,分为世间的教育和出世间的教育,一定要记住。
有些人想,前面的《十二求法品》、《十三说法品》当中也讲过说法的安立,为什么在这里又要说?
这里讲了四种安立,法的安立、谛的安立、理的安立、乘的安立,此处是说明精通菩萨说法四种安立的功德时,虽然与上述无有异义,但从安立方式不同及所知的摄义有特殊差别的角度宣说,因此不仅没有重复的过失而且有重大意义。重要的事情,说两遍三遍,都是可以的。弥勒菩萨非常清楚,把重要的事情,再三地讲。
通达了六波罗蜜多的菩萨,知道如何摄受众生。他依靠一些方便方法度化众生,称之为导师、善知识。成为导师后精通传讲的四种说法。何为四种?法安立、谛安立、理安立、乘安立。
下面讲法的安立,这个问题一定要清楚。
有些人可能认为,讲经说法、闻思修行,是不是喇荣才重视?是不是个别人的想法?不是的,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密意,弥勒菩萨的意趣,前辈大德们都是这样的。
在这里讲了,利益众生的方法是很多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依靠佛法来利益众生。在所有的事情当中,我最重视这个。我用汉语讲法,已经三十多年了,在这期间,做其他的善事,比如办学校、建寺院、建经堂、放生,也很有功德,但是这些跟讲经说法、培养人才比较起来,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当中,很有希望的一些人,有些是自力,有些是他力的原因,最后夭折了。可能他自己很后悔,我也觉得很可惜,也没办法,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现在学院当中有一批非常有智慧的法师,可能是福报的原因,有些人身体出现了违缘,有些人心态出现了违缘,真的很可惜。希望你们长期努力,要坚持。不要一次两次就,“很累了,要放松一下”,其实没有什么需要放松的。
我在依止上师如意宝的十九年当中,在闻思修行上,真的从来都没有放松过。虽然当时在老人家面前的讲考压力很大,但是一直坚持在这边讲课。最后上师离开的时候,我特别伤心。德巴堪布安慰我说,“从我们的经验来看,依止善知识十九年是很不容易的,你侍奉上师还算是比较不错的”,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遗憾了。
我想在座的各位,终有一天一定会离开的。当你离开的时候,在你的心相续当中,对佛法有一些定解的话,也算我的辛苦没有白费,没有唐捐;如果你的相续没有任何改变,甚至以前是一个很好的修行人,闻思修行一段时间后,变得更加野蛮、狂妄,越来越傲慢,这是比较可惜的,肯定会有极少数这样的人,众生的根机是各种各样的。
这里讲,用佛法来饶益众生,是很重要的,大家一定要铭记于心,这些都叫做窍诀。
现在有些人说,“上师,你能不能给我讲个窍诀?我好好依止你,你可不可以在我耳边讲一个大圆满的窍诀?我一个人,你一个人,可不可以给我好好讲一下?实在不行的话,到时候我给你供养咖啡”。(众笑)
如果基本的教理都不懂,根机不成熟,即使听了大圆满的窍诀,也不一定是非常有利的。
在喇荣求学的过程当中,要明白这些道理。有些人在网上听课,没有亲自到喇荣,我觉得,这与到喇荣求学,没有任何差别。我们这里,不到经堂的话,算旷课,不行的;网上听课更方便,偶尔吃点东西,做一些不如法的行为,我们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