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3-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2024-12-05 10:58:50)
标签:
留赏插花 |
分类: 留赏插花 |
NO.83-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3
现在讲坚稳。
师念藏语传承。
庚二(坚稳)分二:一、略说;二、广说。
辛一、略说:
菩萨之坚稳,较彼其余众,
以法相分类,不变而超胜。
“菩萨之坚稳”,菩萨的心非常坚定,所以菩萨经常叫坚稳。
“较彼其余众”,世间人也有坚稳、稳固、坚定等等,声闻缘觉也有坚稳,但是他们的坚稳与菩萨的坚稳,比较起来。
“以法相分类,不变而超胜”,菩萨的坚稳有三个方面的超胜,法相方面超胜、分类方面超胜、不变方面超胜。
在《二规教言论》里面讲,坚稳很重要,要人格稳重、身坚稳、语坚稳、意坚稳,不要一直飘着。有些人今天还好好坐着,明天就“我要离开了”;有些人的心也是一会儿好好的,“从现在开始,乃至菩提果之间,我一定要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我再也不害任何众生了,对上师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过了两天,心就起了邪见。心、语言变得特别快,这不太好。
菩萨的坚稳,比声闻缘觉、世间人超胜。
辛二(广说)分三:一、坚稳之法相;二、坚稳之分类;三、不变。
壬一、坚稳之法相:
精进定与慧,许为勇耐稳,
菩萨以此三,无惧尽趋入。
“精进定与慧”,按精进、禅定与智慧的次第。
“许为勇耐稳”,分别承许是心不怯懦的勇气、不动摇别处的耐受及真实了知意义而从中不变异的坚稳。
第一个是精进坚稳,刚开始精进,并且一直精进,心不怯懦,有勇敢的志气。这种菩萨相还是能看出来的,有些道友开始的两三年,特别精进坚稳;过了五年十年以后,就退了。
第二个是禅定坚稳,不动摇,不被外境及分别念所散乱,有特别的忍耐能力。
第三个是智慧坚稳,因为通达一切万法的真相,所以不被外面的邪知邪见动摇。
“菩萨以此三,无惧尽趋入”,原因是,菩萨以这三种法无所畏惧完全趋入修道。
菩萨在精进方面、禅定方面、智慧方面超胜,所以菩萨的发愿,确实不会退转。佛法方面是这样的,世间法方面也是这样的。
《十住毗婆沙论》里面讲了,“凡诸有所作,虽难能究竟,则于世间中,亦是不退相”,对所有的事情,菩萨虽然遇到很大困难,也不会退的。对世间当中的任何一件事情,他不会退转的。
真正的菩萨,他想做的事,就一定会做完,这是很重要的,《二规教言论》里面讲的是誓言坚固。
菩萨因为有特别坚固的精进、坚固的禅定、坚固的智慧,所以他无所畏惧。
很多人发愿以后,不管是行菩提心也好,还是做世间的任何事情,到了中间的时候,就做不下去了,没办法再前进,很害怕、恐惧,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的偈颂当中详细讲了。
讲完这个偈颂以后,今天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你们不要怕了。
怯懦动摇痴,诸事生畏惧,
故知三本性,是为坚稳名。
“怯懦”,无有精进者认为我不能修行菩萨行,生起怯懦的畏惧。如果没有精进心,就会产生怯懦的心,没办法做很多六度万行的事情。
“动摇”,无有禅定者心不能一缘安住,所以生起分别念动摇的畏惧。如果没有禅定,心特别散乱,没办法一缘安住,会产生分别念的畏惧。
“痴”,无有智慧者不知菩萨行到底是怎样而以愚痴对于一切事无所适从,生起畏惧。如果没有智慧,就不能知道一切事物的真相,所以会产生愚痴的畏惧。
“诸事生畏惧”,以怯懦等这三者,认为菩萨的所修摄集诸多自在功德,因此无法修行,从而生起畏惧。
“故知三本性,是为坚稳名”,为此,应当了知这三种畏惧的对治——精进、等持与智慧自性或自成的三种本性,不被违品所夺,才具有坚稳的名称。
不需要分别抉择与勤奋而任运自成精进、禅定、智慧本有或常有、无有怯懦等三种最为坚固就是坚稳的法相。初学者心的本性具有不怯懦也就能趋入所为,应当了知观待这一点安立的角度取名为本性精进等。
菩萨的心非常坚定,因为他完全知道这三者的本性。
精进的本性是,对善法的喜乐、爱乐之心。菩萨对善法和利益众生有爱乐的心,所以远离了怯懦的心。
禅定的本性是,心一缘专注的、不被外面的散乱所损害的、如如不动的心态。菩萨多生累劫以来,有禅定境界的原因,可以远离所有的动摇。
我们的心经常在非法方面动摇,是很可怕的事情;而菩萨禅定的心很稳定,远离了所有浮动的心。
智慧的本性是,了知人无我和法无我的境界。菩萨具有智慧的原因,完全抛开了世间当中的愚痴、不知真相的分别念,远离了愚痴的畏惧。
菩萨是坚稳的,而凡夫人不能坚稳,为什么不能坚稳呢?有怯懦的恐惧、动摇的恐惧、愚痴的恐惧,具足三种恐惧。希望大家在闻思修行过程当中,学会这三个窍诀。
要精进稳固,大家不要松懈。很多老修行人,九十岁左右、八十岁左右的时候还在早起晚睡。他们那么精进,我们为什么不能精进?所以大家不要懈怠,精进一定要稳固,不是前两三天精进,后两三天就没有了。
以前学院里面特别精进的人,听说,现在在汉地的城市里面,特别散乱,连一天一遍《普贤行愿品》都不念了。我觉得,这些人的变化太大了。那天有一个人说:“你能不能多讲一下无常?”我说:“不用多讲无常,看一下你们周围的这些人,就能看得出无常了。”
精进不稳固,是很可怕的。
还要禅定稳固,一定要学会一些禅定,早上、晚上、平时,要尽量长期稳定修持禅定,让心定下来。如果心漂泊不定,什么事情都搞得出来。
还要智慧稳定,要学很长时间。入门后,一直要学。
我前两天给堪布堪姆开会的时候说,我希望你们不要认为,我现在已经拿到了法师学位,我现在已经是辅导员,就不学了。
现在汉地学会,由于我们的人才跟不上,实在没办法,两三年就培养出一个辅导员。有个别的辅导员,自己觉得“我这个辅导员很厉害的”,在班里面讲一些无用的无聊的自己的故事。
对辅导员,我们还是有严格要求的,不能随随便便想什么就讲什么,一定要讲法义方面。为了让大家感兴趣,偶尔说一点玩笑也是可以的,但最重要是以智慧对待,智慧要稳固。
精进稳固、禅定稳固、智慧稳固,这就是菩萨超出世间和声闻缘觉的三个特点。
世间人不是这样的,精进也不稳固,禅定也不稳固,智慧也不稳固。大家应该明白,一定要记住。
今天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