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81-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2024-11-28 09:42:16)
标签:

留赏插花

分类: 留赏插花

NO.81-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由乐苦彼因,菩萨生悲心,

由因师自性,菩萨生悲心。

菩萨悲心,还有四因缘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因缘增上缘等无间[注1]比如说眼睛看法的时候,对境是所眼识的话的根本应该是增上应该是眼根;等无间,前面刹那识产生后面的刹那,中间没有

同样的,产生悲心,也依靠四种因缘

由乐苦彼因,菩萨生悲心”,第一个是所三界一切有漏乐受以变苦周遍,一切苦受以苦苦周遍,一切舍受以行苦周遍,凡所有受都超不出痛苦,缘于它而生起悲心。

什么是所缘?看到所有具有三苦的众生,对他们产生悲心。缘欲色界无色界三界当中的所有众生,对他们产生悲心。为什么产生悲心,讲当中讲到三种痛苦

有些众生是感受快乐的,有些众生是感受痛苦的,有些众生感受不苦不乐的,有这三种受表面上看起来感受痛苦的这些众生,是很可怜的而感受快乐和不苦不乐的众生,不应该对他产生悲心。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感受痛苦的众生,被苦苦折磨着,苦加苦,非可怜,这是第一个周遍。

感受的这些众生表面上好像是快乐的,但实际上被控制了因为这种乐,一瞬间会变的,这是第周遍

感受不乐的众生,好像也看不出来快乐也看不出来痛苦,一定会是前面看不出来后面因缘这是第周遍

凡是我们看到的众生,都超不出这样的三种痛苦

这次大家在学习过程当中,可能感受比较深以前我们看到苦苦众生的时候,这个众生好痛苦对他产生悲心;而对感受苦或者变苦的众生,我们没有关心过实际上感受快乐是暂时很快的间当中会变痛苦

正法当中有一句话,行皆迁动,生无常,如是诸法中,不可得,诸心都是变的,一切诸法也是无常的,这样的法当中,众生求乐,是根本没办法

世间当中所有所摄,全是迁动迁移的没有真实的东西里里外外所有生住灭的法,是无的,没有真实的

汉地的大般槃经疏》里面讲了,乐不有,暂时乐缘既谢,即是坏苦”,所谓的快乐,不会常有的现在获得快乐的这些因缘,很快就灭了很快就谢了谢完以后,成苦

以前我学校演讲,很多人提问大乘佛教不是说人生都是痛苦的?有漏法都是痛苦的?其实苦的,我很快乐,我现在什么都有有钱有很好的车有青春我家条件很不错的”。当时来看确实很不错的,最终你不会快乐的,至少也要经历生死无常轮回痛苦。

智者知道三界轮回犹如火宅,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中观四百论》中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因为一切是无常的,本性刹那刹那地变化一旦变化,会有堕一旦堕,三界的快乐没有

诸法集要经》中讲彼有为无,一切皆堕,彼有三智者”,世界上所有的万法都是无迁变到最后会堕落的,所以不要说是人间的帝王相,就三界当中的帝释天和天,他们的快乐,最终也变化的

这一点,很多人应该有深深的感受,大乘佛教当中的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当然佛教徒也会感受到快乐并不是全部否认也觉得不甜,吃酸菜也觉得不酸,这样的话诽谤事实了中观的创者龙菩萨和月称论师也承认,世间当中所有的苦乐酸甜

我们要知道的是我们所得到的这些感受为存在的感受,并不是常有的并不是真实的比如说我们看到这是很漂亮的东西很好的东西,实际上这是非常虚伪的东西,只是遍计的价值观和俱生我执这两结合起来,在我们眼前显现出的画面而已凡是世俗法皆为虚有性。

《金刚经》中“凡有相,皆是虚妄道理,不是口头上说的,三界轮回当中的一切的一切真的是虚妄就像华智仁波切的上师[2]的境界一样,当中一切的荣华富贵,对他来讲只不过显现为梦境当中的而已

我在这里把所缘缘稍微讲广了一点,是很重要的这里面有很好的知识,希望你们理论上明白

如果有人问你你们佛教不是说一切都是痛苦的?为什么痛苦?我们现在不是很快乐吗?人生就是快乐幸福成功,难道你们否认、不承认快乐吗?我们可以回答:佛教徒并不笨,不可能否认暂时的快乐但是所有的快乐灭的,到最后都是痛苦

变苦周遍的意思就是,快乐一定会变痛苦的一个官员也好一个总统也好,他上的时候特别开心很多欢呼;下台以后,很痛苦的所有人谩骂他地位是快乐,一旦没有地位的时候,会痛苦把爱情或者生活当做快乐,一旦破灭会痛苦财富认为很快乐,高际必堕,财富也会灭尽的。

作为佛教徒,不是光头上唱很好的歌,现实当中人生当中确有很多痛苦不是本来不的东西,我们不是这样的从道理上好好想,一定会想开以前有一个身体特别好的人,根本不承认人生痛苦,天天说他家里如何舒服如何快乐但后来癌症,哭着打电话要会观察未来结果,这才是智者。

悲心产生的所缘缘,三界当中三苦迫的众生

刚才讲的彼因,也就是说,一切烦恼的因、眠的,也产生悲心的因。有些众生,表面上看痛苦不是很明显实际上具有痛苦的习气所以很可怜今天看起来,这个众生可以的,一旦他生病遇到痛苦的时候也是很可怜的

是第一个所

由因”,个是因缘于他世中串习悲心,在阿赖耶上积累慈悲的习气,就是悲心的因缘。

因为前世修过大悲心,在阿赖耶上面有很好的气,所以即生稍微触动一下马上就产生悲心赖耶上面本来的种子很好,稍微浇灌一下遇到大乘佛教,前面不是讲了几个力吗师背诵藏语,可能是友力因根力,闻力习善生友的力量力量听闻的力量串习的力量,有好多力量可以引发慈悲心

如果因缘比较差怎么听大,看到可怜众生时还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如果缘好,在阿赖耶上面悲心的习气可以

”,个是增上缘在一些大乘的善知识面前,听过一些大乘菩提心和慈悲心和无量心的德,以这个因缘而生悲心,叫做增上缘。

自性”,个是等无间缘由前前悲心的自性中产生后后悲心,前前悲心是等无间缘。

慈悲心的心所,前的因,不断产生后后

菩萨生悲心”,如此菩萨由因缘等三种缘中生起悲心。菩萨产生悲心这几个

师按摩后肩)笑什么呀?笑一点也可以,比痛苦的样子要好一点,对

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应该首先众生,这是所缘缘归根结底自己有大乘佛教的一些种子这是因缘看一些大乘佛教的书,依靠善知识的一些开导,好的朋友给予这是增上缘;具足,所以产生悲心。

以前一个大乘佛教的场所,对大乘佛教的功德和悲心的利益有所了解,今天看到一个可怜的众生,自己有的悲心种子,就开始产生悲心了。具有大悲心的人有些从小有大悲心。

我觉得在大悲心方面,自己从小具有很小很小的时候,不要说看到牧民杀众生就是阉割,都特别害怕觉得众生啊。隔壁邻居杀生的时候,都不敢们这些牧童看到因为我们一定会阻止、说的。看到众生受,在悲心方面从小稍微有一点因缘。

我们对自己的四种缘,好好关注,尽量产生大悲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