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4-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2024-08-23 09:52:44)
标签:
留赏插花 |
分类: 留赏插花 |
NO.64-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2
接下来讲六波罗蜜多的定义。
辛四、定义:
能令离贫穷,获清凉灭嗔,
胜行及持心,了知胜义故。
六波罗蜜多的定义,每一个都是结合梵文的意义讲的。
“能令离贫穷”,第一布施,布施在梵语当中叫做“达那”;“达”是贫穷的意思;“那”是舍弃的意思。什么叫布施呢?离开贫穷,叫布施。
布施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前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有一部分人听了半节课就走了,他们连听一节课的福分和缘分都没有,听不懂嘛。
布施就是远离贫穷。我们都知道,有些人外在的财物很少,这是外贫穷;有些人内心很贫穷,这是内贫穷。布施的意思,就是远离所有的贫穷。远离贫穷的意思是什么呢?受施者获得了财物以后,就没有贫穷了;布施者做了善事以后,乃至生生世世当中,也不会离开财物的。不管是内财物也好,还是外财物也好,所有的财物,对布施者也好、对受施者也好,两者都能得到,从而离开贫穷。
有些布施者认为,“布施对受施者有帮助,对我自己不一定有帮助”。其实布施既对受施者有利,也对自己有利。受施者是现在获得财富的人,布施者是将来获得财富的人。因此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众生,都应该很好布施。而不是看到悦意的人,就布施;看到不悦意的人,就不布施。
《增壹阿含经》[注1]当中有个公案,一个长者出门的时候,对他的妻子说:“今天如果有沙门、婆罗门来,你就好好布施。”
结果来了一个独觉圣者,这个圣者长得很不好看,妻子就不愿意布施给他。这家的仆人问妻子:“刚才长者不是说,让你布施吗?”妻子说:“我本来想布施的,但是这个人长得不太好看,所以我不愿意布施。”仆人说:“长者并没有说,对不好看的人不要布施;对好看的人才布施,没有这么说。”妻子说:“虽然他没有这么说,但我不想布施。”
仆人想,“遇到这样的圣者是很难得的,虽然他长得不是很好看,但我还是要给他布施”,她说:“我宁可自己饥饿,也要把我的食物布施给他。”仆人布施的时候,圣者示现了各种各样的神通神变。仆人就发愿,“我今天布施给你食物,但愿我生生世世当中,不要变成像你一样难看的人”。(众笑)
过了一会儿,长者回家了,赞叹了这个仆人。他说:“你的心特别好,以后我们的财富,你都可以使用,你获得自由了。”她布施圣者的果报现前,原来是仆人,现在变成了主人。
西方的有些乞丐穿着打扮后再去乞讨,这样外表很可爱,人们愿意布施给他;如果他穿着脏兮兮的,谁都不愿意接近他。他能不能受到施,与他的相貌、他的福报有关系。
布施,能使受施方离开贫穷,布施者也会离开贫穷。刚才这个例子,大家应该清楚了。这是布施波罗蜜多的道理。
“获清凉”,第二持戒,在梵语当中叫做“尸罗”;“尸”是清净的意思;“罗”是获得的意思。也说是说,获得清凉。
具备戒律的人,在今生当中,没有国王的惩罚、生活的压力,过得比较清爽,没有什么烦恼、热恼、痛苦,获得了非常清凉的生活;乃至生生世世,能获得暂时人天福报的、究竟涅槃安乐的清凉。
持戒的意思,就是获得清凉。
“灭嗔”,第三安忍,在梵语当中叫做“坚德”;“坚”是灭尽的意思;“德”是能令、让它灭。引申出来,灭掉自己相续当中的嗔恨,安忍的意思就是灭嗔。
当然对谛察法忍、对空性法门能接受、不诽谤、没有抵抗心,也包括在灭嗔当中,也叫做安忍。
“胜行”,第四精进,在梵语当中叫做“布雅”;“布”是殊胜或微妙的意思;“雅”是行持的意思。精进就是深信、行持出世间的微妙法,也称胜行、殊胜的行为。
这里分析得非常棒,你们应该认真看看。你们以前不一定知道,所谓的精进在梵语当中的本意。
有些世间人特别努力,可以说白天不休息、晚上不睡觉,每天都忙着世间的工作,这叫不叫精进呢?这叫相似精进。为出世间解脱而努力,才叫做真正的精进。
获得人身的时候,应该特别精进。(师背诵藏语)“依此人身筏,能渡大苦海,此筏难复得,愚者勿贪眠”,《入菩萨行论》讲的,人身相当于是一条船,依靠这条船,可以渡过痛苦的大海。这样的船,不是很好得的,是非常难得的。现在得到了人身的船以后,大家不要愚昧、天天睡懒觉;应该早起晚睡、精进修行。
有些修行人没有讲考、没有考试,闻思修行特别差;有些修行人还可以,早上起得比较早,但是白天听课的时候,经常打瞌睡。
这讲的是精进。
“持心”,第五禅定,在梵语当中叫做“达雅那”,就是受持的意思。受持什么呢?受持自己的心,受心的意思。禅定的意思就是抓住自己的心,不让它到外面散乱。
“了知胜义故”,第六智慧,在梵语当中叫做“札嘉”;“札”是指上等、胜义的意思;“嘉”是了知的意思。也就是说,了知胜义谛的缘故称为智慧。
会电脑、会工程、会设计,叫不叫智慧呢?是相似的智慧,不叫最殊胜的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通达胜义谛的真正智慧。六波罗蜜多当中的第六个智慧波罗蜜多,是通达胜义谛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里对六波罗蜜多结合梵语做了解释,很有深度,是特别好的解释方法。你们自己看看,以前的大德们有没有这样解释的?六波罗蜜多的定义应该这样的。
六波罗蜜多的定数是什么样的?法相是什么样的?次第是什么样的?已经讲完了。接下来学习六波罗蜜多的修法,修法比较多,大家应该认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