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42-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2024-03-29 11:20:56)
标签:

留赏插花

分类: 留赏插花

NO.42-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尔时,摩诃迦叶而说偈曰:  

“知食是幻化, 受者亦复然,

了此平等时, 乃名为净施。

大目乾连曰:  

“知座是幻化, 坐者亦复然,

了此平等时, 乃名为净施。

舍利弗曰:  

“如化给侍人, 受者心亦然,

施者能如是, 乃名为净施。

须菩提曰:  

“勿以施为施, 勿以受为受,

施者能如是, 乃名为净施。

阿难陀曰:  

“所施如虚空, 受者不可得,

远离于身心, 其施最清净。

光幢菩萨曰:  

“譬如彼幻师, 幻化庄严事,

诸法皆如是, 愚人不觉知。

光严菩萨曰:  

“如座及诸树, 皆幻心所为,

幻心与虚空, 何有少差别。

师子菩萨曰:  

“野干未曾闻, 师子所哮吼,

其心无所惧, 嗥叫林树间,

适闻师子声, 藏窜而无所;

幻师亦如是, 不对如来前,

常于外道中, 自赞超过佛,

幻师虽造作, 幻术有其边。

如来所成就, 幻术无穷尽,

一切诸天魔, 莫能知边际。

师子慧菩萨曰:  

“了知给侍人, 饮食并食者,

一切皆幻化, 善施无过上。

弥勒菩萨曰:  

“如火得酥油, 展转而增盛,

世尊对幻师, 幻化亦如是。

文殊师利菩萨曰:  

“此会众善事, 如本未曾为,

一切法皆然, 常等于前际。

尔时,世尊为欲成熟彼幻师故,化一长者入于会中,谓幻师曰:“汝今于此欲何所作?” 

幻师答言:“我为供养沙门瞿昙设诸饮食。” 

长者告言:“莫作是说!如来今者与诸比丘,在阇王宫受供而食。”佛神力故,令彼幻师见于如来与诸比丘在彼而食。 

又复化作第二长者,谓幻师言:“汝何所作?” 

幻师答言:“我为供养沙门瞿昙。” 

长者复言:“莫作是说!如来今者与诸比丘,在于梵志里巷之中巡行乞食。”佛神力故,令彼幻师还见如来与诸圣众在里巷中巡行乞食。 

又复化作第三长者,告幻师言:“如来今者在彼医王耆婆园中,为诸四众宣说妙法。”佛神力故,令彼幻师皆见如是。 

次复化作释提桓因,来诣幻师而复告言:“如来今在三十三天为众说法。”彼时幻师复见如来,在天众中演诸法要。 

尔时,幻师复于林树华叶之间,及诸一切师子座上,并王舍城里巷垣墙、室宅堂殿及诸胜处,皆见如来具诸相好;亦于一切诸如来所,自见己身悔过发露。彼时幻师,唯见佛身,余无所见,欢喜踊跃,而便获于念佛三昧;从三昧起,合掌向佛,而说偈言:  

“我昔于阎浮, 幻化无过上,

今比佛神通, 无能及少分。

由是方了知, 诸佛难思力,

随心能变现, 化佛如恒沙。

所见诸如来, 皆具于相好,

愿尊为显示, 何者是真佛?

于此诸如来, 我欲修供养。

愿尊为我说, 何者为胜果?

若人于佛所, 不生尊重心,

如是诸凡夫, 退失于安乐。

今于世尊前, 发露先所犯,

妄试如来罪, 永愿灭无余。

梵释并大众, 愿皆证知我,

为度诸群生, 今发菩提心。

以智慧光明, 觉悟于世间,

施与甘露法, 悉皆令充满。

若人于佛所, 见如是神变,

及闻悦意言, 胜行无碍智,

何有明慧者, 不发菩提心?

愿示菩提道, 及遍清净行,

何等为修行, 二乘不能入?

云何所行处, 尊重而供养?

云何具威仪, 及离诸疑悔?

云何于多闻, 无厌修坚实?

云何为人说, 令乐于正法,

无希利养心, 及善知恩报?

云何于众生, 常为不坏友?

云何近善友, 舍离恶知识?

云何值诸佛, 供养心无倦?

云何为学处, 尊重及清净?

云何定种姓, 成就如理心,

及舍不如理, 具足正思惟?

云何无怯弱, 不为魔所摄,

思惟于义理, 不舍诸众生?

云何不应舍, 不取而摄取,

得入于正行, 具足善方便?

云何修慈悲, 成就诸神通,

证于无碍辩, 及得陀罗尼?

云何获法忍, 清净之辩才,

当舍应舍法, 得入甚深义?

云何于誓愿, 一切皆圆满,

于诸波罗蜜, 而得不退转?

我于如是法, 当愿勤修行,

唯愿大悲尊, 为我广宣说。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若了一切法, 皆同于幻化,

是人则能现, 百亿诸佛身,

往于俱胝刹, 度脱诸众生。

譬如跋陀罗, 无色现众色,

不生亦不灭, 无住无去来。

世尊变化身, 及与比丘众,

亦无有生灭, 乃至于涅槃,

此皆是如来, 不思议神变。

亦如幻化者, 现象马军阵,

迷惑诸众生, 妄见为真实,

如是象马军, 无性亦无生。

诸佛无色相, 无去亦无来,

住于我见人, 妄生于佛想。

不应以色相, 种族及生处,

乃至梵音声, 而欲观如来,

亦难以心识, 分别于诸佛。

诸佛法性身, 超过于三世,

自性离诸相, 不堕于法数。

所现诸如来, 自性无生起,

亦无蕴界处, 住于无所依,

如是佛法身, 非五眼能见。

若谓我见佛, 是则不能见,

以无见为见, 如空中鸟迹。

如汝所见佛, 及余未见者,

平等如虚空, 一相无差别。

戒定慧解脱, 及解脱知见,

一切诸如来, 功德无差别,

皆住于空性, 于法无所著。

一切皆幻化, 无性亦无生,

供养一如来, 则供于多佛,

诸佛之法身, 平等无差别。

如是一切佛, 咸能生福利,

普施诸如来, 皆获于大果,

同证于平等, 清净之法性。

是故诸如来, 无种种差别,

如汝先所问, 何者为真佛?

当舍散乱心, 谛听我宣说,

应住正念慧, 观察于诸法。

一切皆无生, 妄见为真实,

色相若有生, 则应亦有灭。

是故诸如来, 毕竟无有生,

彼亦非己生, 亦无有散灭。

由是观如来, 以无见为见,

如汝所见佛, 不依止方所。

一切诸凡夫, 皆依于五蕴,

应当于彼蕴, 如佛而观察。

诸佛及诸法, 乃至于众生,

以无相为相, 无有依止者,

若作是观察, 速证于菩提。

诸法皆非有, 由妄分别生,

因缘体性空, 离作者性故。

如是能了达, 因缘作者空,

彼则能了知, 离染清净法,

以清净法眼, 得见诸如来。

时,彼幻师闻是说已得顺法忍,五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二百菩萨证无生忍。尔时,世尊饭食已讫,欲满幻师所施愿故,复说偈言:  

“能于所施物, 施者及受人,

等无分别心, 是则施圆满。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我等愿于如来以佛神力加持幻师,今所施设庄严之事,于七日中令不隐没。”是时如来为众请故,令彼幻师幻化道场,满足七日严饰如故。尔时,如来与诸比丘及大菩萨,天、龙、夜叉、乾闼婆等恭敬围绕,还耆阇崛山为众说法。 

[4]《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大正藏 No. 1451 ,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卷第二十二:

时彼大臣闻王信唤著帽而入。既至王所命坐一边。彼二童子即唱其歌曰。

若是端正良家女  能使丈夫随意作

七重楼上马鸣声  看此大臣头剃却

其一童子即便近前。脱大臣帽见无头发。现在朝臣抚掌大笑。大臣内怀羞耻外愧于人。曲脊低头一无言答出门而去。是时增养所为事了。便自夸诞昌言告众曰。若被女人如是轻弄者。岂有能成国家之大事。王于屏处报大臣曰。卿颇有便能使增养受耻辱耶。答言。大王。我且观察未知能不。其姊妹子妙闲幻术。告曰。大臣增养每于朝会常轻弄我。汝若能作辱彼事者。即是与我除大羞耻。答言。阿舅。容我筹度。其事如何。既思量已。答言。仿佛即以幻术化作广大商侣。于大粪聚化为房室。取枯骸骨作商主妇。颜容端正人所乐观。王之国法若有大众商侣来至城者。或王自看税。或令增养。时王不出令增养受税。既至营中问言。何者是商主室。彼便指示。既入室中。见商主妇容仪可爱能惑人心。才睹见时即便染著。报言。少女。若能与我同欢爱者。汝之商侣总放税直。答言。随意报云。不应昼日可待夜中。幻师即便掩昼为夜。增养共幻女行其非法。以手抱咽因兹睡著。幻师遂乃解其术法。是时增养抱彼枯骨卧粪聚中。大臣即去白言。大王。暂迂神驾赐观增养。王出城外既至彼已。弹指令觉。报言。增养。与女野合岂啖肉耶。增养见已自念如斯调弄是王所作。我今何用如此活为。宁当自死更不求生。复便念曰。舍命极难。我今宜去就彼尊者大迦多演那处。从求出家即行就礼。白言。大德。我欲出家。尊者即与出家授五戒十戒已。次授近圆略教诫已。令读增一阿笈摩经。时猛光王既无增养情不能安。遂令还俗如旧安置。

****************************************************************************

附:《大乘经庄严论密意疏胜乘甘露喜宴》麦彭Rinpoche  Khenpo Sodargye

庚二(寻求所证义法)分十一:一、寻求真如;二、寻求如幻;三、寻求所知;四、寻求染净;五、寻求唯识;六、寻求法相;七、寻求解脱;八、寻求无本性;九、寻求无生法忍;十、寻求一乘密意;十一、寻求五明。

辛一、寻求真如:

恒离二迷所依者,非诠离戏真如性,

所知断净性无垢,如空金水许惑净。

众生清净别少无,无余众生愚昧心,

舍弃本有耽著无,世间愚相何其重!

寻求染净法的真如,应当以遍计所执性、依他起与圆成实三本性来了知。虽然是恒时远离所取能取二者,但显现为所取能取,这就是遍计所执性;如此所取能取不存在的同时成为显现二取迷乱之基或所依是依他起,不能以语言诠表无有分别念戏论的本性是圆成实,也就是诸法的实相真如,它远离所取能取法,是离戏自性,各别自证。如是遍计所执性,如绳子上无蛇一样并不存在,是所知,不清净依他起性是所断,依他起上有的所取能取显现是所净,承许自性无垢圆成实上客尘是所净。自性无垢是指就自本体而言如虚空自性清净、金子自性纯净、水自性澄清般自本体本来无有不清净,但就像虚空被云遮蔽、金子被淤泥覆盖、水被混浊所障蔽一样由暂时的烦恼所遮障而不现前,承许当远离烦恼时就现前清净。若以胜义实相衡量,则有法众生界清净,就是法性圆成实,除此之外尘许也不存在所取能取法。虽然一切都这般安住于法性本性中,但三界众生无余没有证悟法性而以对实相愚昧之心耽著所取能取法,以执著而舍弃诸法自本相中本来明明有的圆成实,真实耽著本来无有的遍计法,世间极其颠倒的愚昧相是何等严重。

辛二、寻求如幻:

以如幻术说,非真之妄念,

以如幻相说,迷乱为二法。

犹如彼无彼,如是许胜义,

犹如可得彼,如是许世俗。

真如中无而显现,有领受而显现所取能取的一切法现而无自性如同幻术的显现一样。犹如幻术师依靠咒语加持的威力使小石子等真实显现为马、象等形象,以如同这种幻术的显现说明显现所取能取的因是不真实的妄念显现为所取能取的心心所依他起自性。以如同马象等虚幻的显现它的行相身体支分颜色等现似真正的马象来说明迷乱为所取能取二法是遍计的本性。无有的同时迷乱为所取与迷乱为能取的本性,是遍计所执性,如同将绳子误认为蛇一样。犹如幻术的咒语加持的小石子、木块等某事物上面没有马象等某事物。同样,所取能取本来不存在的法性,承许是胜义或实相,是诸法无倒自性,称为圆成实。犹如幻术的事物依靠咒语的力量可见为马象等某法,同样,显现为所取能取的一切承许是世俗。

如彼无有时,彼因了可见,

如是转依时,可见非真念。

如同依靠幻术的咒语引起的迷乱显现马、象等相不存在时,显现它们的因小石子、木块等真实明显可得。同样,一旦断除了所取能取的习气,阿赖耶识转依时,则如马象的显现不存在一样,不缘所取能取的圆成实真如以入定智慧可见。如同直接见到小石子木块一样以它的后得智慧见到显现所取能取的因是非真实的妄念分别依他起,将证悟三界唯心。

世间未迷者,随意享彼因,

未迷持戒者,随意享转依。

彼有彼行相,非有彼实体。

犹如世间幻术的事物在没有被咒语蒙蔽眼睛的人前不显现虚幻的马象等,而了知仅是它的因小石子、木块,没有迷乱而随意受用。同样,获得迷乱之对治道的未迷乱持戒者,随意受用二取迷乱显现转依的清净依他起,即是见到如幻而无有贪执、无所畏惧等自在行持之义。虚幻的马、象等,虽然它的因小石子、木块上有它的形象显现许,但它根本没有马、象等真实的事物。

NO.42-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