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3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2024-03-08 14:10:30)
标签:

留赏插花

分类: 留赏插花

NO.3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4

[4]《大宝积经》,大正藏 No. 0310,元魏北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卷第九十九 /无畏德菩萨会第三十二: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五百比丘众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复有八千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皆得三昧及陀罗尼,善入空、无相、无愿三解脱门,善巧诸通得无生法忍,所谓:弥楼菩萨、大弥楼菩萨、常入定菩萨、常精进菩萨、宝手菩萨、常喜根菩萨、跋陀波罗菩萨、宝相菩萨、罗睺菩萨、释天菩萨、水天菩萨、上意菩萨、胜意菩萨、增上意菩萨摩诃萨,八千人等而为上首。尔时,婆伽婆依王舍城住,若王、王子,诸婆罗门、长者、居士,尊重赞叹而供养佛。尔时,世尊具有无量百千万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尊者大迦叶、尊者须菩提、尊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尊者离波多、尊者阿湿卑、尊者优波离、尊者罗睺罗、尊者阿难,如是等无量声闻,于其晨朝整衣持钵,入王舍城从家至家,如法乞食更无余缘。时诸声闻如是乞食,渐渐遂到阿阇世王所住宫殿,至王所已,却立一面默然而住,不言乞食及不乞食。 

  尔时,阿阇世王有女,名无畏德,端正无比,无匹无双,无并无类,成就最胜殊妙功德,年始十二,在其父王堂阁之上,著金宝屐彼处而坐。时,无畏德见诸声闻,不起不迎,默然而住,不共问答,不迎不礼,不让床座。阿阇世王见无畏德默然而住,即告之言:“汝岂不知,此等皆是释迦如来上足弟子成就大法也,世间福田耶?以为愍念诸众生故而作乞食。汝今既见,何故不起不迎不礼,不共相问,复不让坐?汝今者睹见何事故,而不起迎?” 

  尔时,无畏德白父王言:“不审大王,颇见颇闻,转轮圣王见诸小王,而起迎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师子兽王见野干时,为起迎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帝释天王,迎余天不?大梵天王,有曾礼敬余天众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大海之神,礼敬江河池等神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须弥山王,礼敬诸余小山王不?” 

  王言:“不也。” 

  复言:“大王,颇见颇闻,日月光神,有曾礼敬萤火虫不?” 

  王言:“不也。” 

  女言:“大王,如是菩萨,发心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轮圣王,以大慈悲初发心已,云何礼敬离大慈悲小乘声闻?大王,颇见已求无上正真正觉之道师子兽王,而礼小乘野干人耶?大王,颇有已求大梵道处而发进者,而当亲近微少善根声闻人耶?大王,颇有欲到大智之海,欲求善知大法之聚,而求牛迹声闻人耶?以彼从他闻音声故。大王,颇有欲至佛须弥山,为求如来无边色身,而欲更求小芥子中空三昧力诸声闻人而礼敬耶?大王,颇有得闻诸佛如来,功德智慧如日月光,如是闻已方乃礼敬诸声闻人萤火虫耶?以诸声闻唯能自润自照,从他闻声而得解故。 

  “大王,佛入涅槃,尚不礼敬诸声闻人,何况今者世尊在世?何以故?大王,若有亲近声闻人者,是人即发声闻之心;若人亲近缘觉人者,是人即发缘觉之心;若有亲近正真正觉,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畏德女如是说已,以偈报父阿阇世言:  

“譬如人至海, 而取一文钱,

我见诸声闻, 所行亦如是。

至大法海已, 舍大乘宝聚,

而起狭劣心, 修行小乘道。

如人亲近王, 出入无障碍,

从王乞一钱, 彼人徒亲王。

敬心近轮王, 从乞百千财,

润无量贫穷, 是名善亲王。

如人求一钱, 声闻亦如是,

不求真解脱, 而取小涅槃。

若起狭劣心, 自度不度他,

犹如小医师, 唯自治己身。

譬如大医王, 疗治众多人,

善起慈悲心, 得恭敬名称。

彼医得世利, 以达医方故,

自度不度他, 智者不恭敬。

如善巧医王, 通达众方已,

救无量千亿, 病苦诸众生。

彼医得世间, 恭敬及名称,

发菩提心者, 普治烦恼病。

大王蓖麻林, 华香影不妙,

声闻如蓖麻, 不救世发心。

如至树王所, 多众得利益,

诸菩萨亦尔, 能益一切众。

不以秋阳焰, 能竭诸小水,

至于大海已, 能润无量众。

声闻道狭劣, 犹如牛蹄迹,

不能灭众生, 所有诸烦恼。

非上诸小山, 而现金色身,

唯升须弥山, 悉见金色身。

大王诸菩萨, 亦如须弥山,

以彼住世故, 世间得解脱,

皆是一色身, 一切智具足。

声闻智不尔, 其犹如朝露,

不能润于世, 以不证法故。

如地多增长, 润益无量众,

声闻如华露, 菩萨如大雨,

亲近得大法, 如海之润势。

犹如踯躅华, 无彼微妙香,

男女所不乐, 唯喜薝葡华。

如求青莲华, 华香甚奇妙,

踯躅如声闻, 彼智不润众。

犹如薝葡华, 诸菩萨亦尔,

愍念众生故, 能化众生众。

大王颇曾知, 何者大奇特?

一人在旷野, 如利多人是。

若欲善安隐, 度无量众生,

应发菩提心, 勿取二乘道。

世间旷野中, 能济失道众,

如彼善导师, 诸菩萨亦尔。

大王颇曾见, 小筏度大海?

唯乘彼大舶, 能度无量众。

大王声闻筏, 菩萨如大舶,

修道法薰已, 令渡饥渴海。

大王颇曾见, 乘驴堪入阵?

唯见乘象马, 斗战便得胜。

声闻如驴乘, 菩萨如龙象,

降魔坐道树, 度无量众生。

犹如夜虚空, 见诸星不现,

满月显现故, 能照阎浮提。

声闻如星宿, 菩萨如满月,

愍念众生故, 示现涅槃道。

不以萤火光, 能令有所作,

日光照阎浮, 令作种种事。

声闻如萤火, 不能多利益,

佛具解脱光, 愍念一切众。

不以野干声, 能令兽王恐,

唯有狮子王, 一吼飞鸟落。

大王诸声闻, 不发菩提心,

不为益众生, 除一切烦恼。

大王见此故, 不发声闻心,

既发大心已, 云何得发小?

大王善得身, 能发无上心,

救拔一切众, 弃舍小乘道。

善得世间身, 复得世间利,

善来在世间, 而发无上心。

希求无上道, 救拔诸众生,

若能自他利, 彼人善可叹。

亦得世名称, 及得究竟道,

以是故我今, 不礼敬声闻。

  尔时,阿阇世王语无畏德女言:“汝大我慢,云何而见诸大声闻而不奉迎?” 

  女言:“大王,勿作此语!大王亦慢,云何不迎王舍城内诸贫穷者?” 

  王语女言:“彼非我类,我云何迎?” 

  女言:“大王,初心菩萨亦复如是,一切声闻、缘觉非类。” 

  王语女言:“汝岂不见诸菩萨等,皆悉礼敬一切众生?” 

  女言:“大王,菩萨为度憍慢瞋恼诸众生等,令彼得起回向之心,是故礼敬一切众生;为长众生诸善根本,是故菩萨礼敬众生。而诸声闻无瞋恨心,又复不能增长善根。大王,假使百千诸佛如来为说妙法,而彼所得戒定三昧,无有增益。大王,声闻如琉璃,菩萨如宝器。大王,譬如瓶满,天降雨时而不受一滴。如是,大王,诸声闻等,假使百千诸佛如来,为说妙法而无受润,不能增益戒定慧等,亦不能令众生发心至一切智。大王,譬如大海,能受诸河及云雨等。何以故?以大海是无量器故。大王,诸大菩萨摩诃萨等演说法时,随所闻者得大福利,增长一切诸善根本。何以故?以诸菩萨皆是无边言说器故。” 

  尔时,阿阇世王闻女语已,默然而住。 

  尔时,尊者舍利弗作如是念:“此无畏德女,得大辩才而能如是无尽言说。我于今者前至其所,少少问之。我且问之,汝得忍不?”作是念已,前问女言:“汝今为住声闻乘耶?” 

  答言:“不也。” 

  “汝今为住缘觉乘耶?” 

  答言:“不也” 

  “汝今为住大乘心耶?” 

  答言:“不也。” 

  舍利弗言:“若如是者,为住何乘,而能如是师子吼耶?” 

  女答尊者舍利弗言:“若使我今有所住者,则不能作师子吼也;我无所住,是故我能作师子吼!而舍利弗作如是言,为住何乘?如舍利弗所证得法,彼法岂有乘分别耶?此是声闻、缘觉之乘,至大乘耶?” 

  舍利弗言:“汝听我说,我所证法,无乘非乘差别之相,以一相故,所谓无相。” 

  无畏女言:“尊者舍利弗,若法无相,云何可求?” 

  舍利弗言:“无畏德女,诸佛之法与凡夫法,有何胜负差别之相?” 

  女语尊者舍利弗言:“空与寂静,有何差别?” 

  舍利弗言:“无差别也。” 

  无畏德言:“舍利弗,如空、寂静无有差别胜负之相,诸佛之法与凡夫法,无有胜负差别之相。又舍利弗,亦如虚空能受诸色而无差别,诸佛之法与凡夫法,无有差别,亦无异相。”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语无畏德女言:“汝见佛法与声闻法有何差别,而见如是诸大声闻,不起奉迎,不与酬对,不让床坐?” 

  无畏德女答目连言:“假使星宿遍满三千,不能照了;声闻亦尔,以入定智而能照知,若不入定则不觉知。” 

  大目连言:“若不入定,则不能知众生之心。” 

  女言:“目连,佛不入定,而于恒河沙等世界,如应说法度诸众生,善知心故,何况微少星宿光明诸声闻耶!此是诸佛如来胜事。又大目连,一切声闻颇有能知几世界成、几世界坏?” 

  大目连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诸佛已入涅槃,几数诸佛未来当入,几数诸佛现在今入?”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多贪欲者,几数众生多瞋恚者,几数众生多愚痴者,几数众生等分行者?”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受声闻乘,几数众生受缘觉乘,几数众生受于佛乘?”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声闻度之,几数众生缘觉度之,几数众生佛能度之?”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声闻颇知几数众生,在于定聚是正见者,几数众生住邪定聚?” 

  目连答言:“不能知也。” 

  女言:“目连,唯有如来正真正觉,如实善知诸众生界而为说法。如是之事,非诸声闻、缘觉境界,况余众生?目连,当知此是如来殊胜之事,如来具得一切智故,一切声闻、缘觉所无。” 

  时,无畏女复语尊者大目连言:“世尊常记大目揵连,于神通中最为第一。目连神通,能知能至香象世界,知彼世界一切诸树,皆出上妙栴檀香不?” 

  目连答言:“今始得闻彼世界名,云何能往至彼世界?” 

  目连问女:“彼佛何名,而在彼处世界说法?” 

  女即答言:“彼佛号曰放香光明如来应正遍知,在彼说法。” 

  目连语女:“今者云何得见彼佛?” 

  时,无畏女不起于座,不动威仪而作誓愿:“若使菩萨初发心时,能过一切声闻、缘觉,以此誓愿,愿彼放香光明如来现身于此,令诸声闻、缘觉见彼香象世界,及嗅上妙栴檀香树。”时无畏女发此誓已,于是放香光明如来从身放光,以放光故,时诸声闻皆得见彼香象世界,及佛菩萨诸众围绕,罗网隐身为众说法,彼所说法此处悉闻;佛神力故,复得嗅彼诸树微妙栴檀之香。彼世界佛作如是言:“如是,如是,如无畏女之所说也。菩萨如是初发心时,已过声闻、缘觉境界。” 

  说此法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彼妙树香何因缘来?” 

  佛言:“弥勒,是无畏女共诸声闻,如法论议及发誓愿。彼佛知已,故以神力,现如是香及彼世界,而彼上妙栴檀之香遍此三千大千世界。” 

  时,无畏女语目连曰:“若见如是不可思议诸胜功德,而能发起狭劣小乘声闻之心,唯自度者,当知善根甚为微少!谁见成就无量功德菩萨之事,而不发于菩提之心?目连,颇知彼佛世界去此几何?” 

  答言:“不知。” 

  女言:“目连,乘诸神通,经百千劫能知能见彼佛世界,无有是处。譬如一切竹苇丛林不可算数,过如是等诸佛世界,方乃有彼香象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