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2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2023-11-01 09:26:32)
标签:

留赏插花

分类: 留赏插花
NO.2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NO.20-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1

一、自作自化,思思写写

经庄严=甲一、论名(1+甲二、译礼(2+甲三、论义+甲四、末义

甲三、论义=乙一、造论之理(4+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

乙二、宣说所造论之正文=丙一、所建立——证成大乘是佛语(6-101+2品)+丙二、分别所了知(11-59,3-6品)+丙三、所思维+丙四、所获得(不可思议果菩提)+丙五、解说菩提分法;

丙三、所思维=丁一、思维所证真如(61-667品)+丁二、思维所修六通威力67-748品)+丁三、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

丁二、思维所修六通威力=戊一、威力之本体(68+戊二、威力之因(69+戊三、威力之果(70+戊四、威力之作用(71+戊五、威力所具功德(72+戊六、威力趋入或分类(73+戊七、以赞叹六通等威力功德殊胜性而总结(74

丁三、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戊一、自成熟+戊二、令他成熟

戊一、自成熟=己一、略说(77+己二、广说+己三、摄义

己二、广说=庚一、喜成熟相(79+庚二、信成熟相+庚三、寂静成熟相+庚四、悲成熟相+庚五、忍成熟相+庚六、慧成熟相+庚七、威力成熟相+庚八、不夺成熟相+庚九、具支成熟相

72、甲三乙二丙三丁二戊五、威力所具功德;

如翼丰满鸟,能成熟有情,

得佛极赞叹,众生应受语。

73、甲三乙二丙三丁二戊六、威力趋入或分类;

六通及三明,八解八胜处,

十遍处等持,无量得坚力。

74、甲三乙二丙三丁二戊七、以赞叹六通等威力功德殊胜性而总结。

胜自在具慧,无主置自在,

恒唯喜利他,行有坚如狮。

75、甲三乙二丙三丁三(思维得诸功德之因成熟自相续)分二:

76、甲三乙二丙三丁三戊一(自成熟)分三:

77、甲三乙二丙三丁三戊一己一、略说;

喜信寂静悲,忍慧具威力,

不夺具支上,佛子成熟相。

78、甲三乙二丙三丁三戊一己二(广说)分九:

79、甲三乙二丙三丁三戊一己二庚一、喜成熟相;

胜友等三勤,竟妙摄胜法,

受持大妙法,悲尊成熟相。

二、自主研发,讲讲记记

《大乘经庄严论》NO.20-111   20150818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讲《经庄严论》。

师念藏语传承。

今天讲第八品《威力品》里面的第五个科判,威力具有的功德。

戊五、威力所具功德:

如翼丰满鸟,能成熟有情,

得佛极赞叹,众生应受语。

“如翼丰满鸟”,大乘菩萨通过修行,具足了上面讲的六种神通。有了这样的威力后,他在利益有情的过程当中,就非常顺利,像世间当中双翼丰满的飞禽,在虚空当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同样的道理,具有六种威力的大乘菩萨,具有三种功德。

第一种功德能成熟有情”,菩萨依靠四种摄受力,即财摄的布施、法摄的爱语、利行、同事,这四种摄事法利益众生,让没有成熟善根的众生,成熟;让已经成熟善根的众生,安置于身语意的清净状态。这是第一个功德,有威力的菩萨利益有情、成熟有情,非常方便。

第二种功德得佛极赞叹”,菩萨这样如理如实地利益众生,佛陀会极度赞叹的,十方诸佛菩萨也会赞叹的、赞扬的。不仅是佛陀,所有的菩萨、天众、人间的人们,也都会赞叹一心一意利益众生的菩萨。

在有些经典当中,有很多佛陀与菩萨之间的问答,这跟世间凡夫人之间的问答,是完全不相同的。世间人问的问题,是围绕自身的利益。我经常去一些学校演讲,很多人翻来覆去只问这么几件事情,“我的心理压力很大,怎么办?”“我感情上不顺利,怎么办?”“我身体不舒服,怎么办?”回答这些问题,只能对个别人有利,而不一定对众生都有利。有利他心的人,问的问题是不相同的,会有很多人关注,他能提出对很多人非常重要、需要的问题。

在《大宝积经》(在《大宝积经(120)》中未检索到相似内容,在《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中有相似内容[1])当中,有菩萨问:“什么是善巧方便?”佛陀回答说:“所谓的善巧方便,比如说,我们给众生布施一团食物,这一团食物,虽然是很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用大愿力来摄持回向的话,就会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乃至轮回未尽之前永远无有尽头的功德,这就是菩萨的善巧力”。

听一堂课,或者修短短的禅,如果用智慧和方便、回向和发心来摄持,这就是菩萨所拥有的善巧方便。十方诸佛菩萨,对这样的善举,会高度地赞叹。

如果我们光是对琐事进行互相问答,那么佛菩萨不会很关注的;而如果我们在解除众生烦恼、离苦得乐方面进行互相问答,那么十方诸佛会关心、加被、垂念我们的。同样的,如果我们在世间当中,为了利益众生,以任何形式行善的话,诸佛菩萨也会赞叹的。

这是第二种功德得佛的赞叹。

第三种功德“众生应受语”,具有威力的菩萨,趋入菩萨道的时候,会依靠种种神通,比如神足通、他心通、天耳通等等,了知众生各种不同的心态、各种不同的需求、各种不同的烦恼和痛苦,为了随顺他们、利益他们,而宣说不同的法门。每个众生都乐意接受,对已非常有利,众生很需要、能接受菩萨善巧的讲经说法。

我前两天也跟大家讲了,光是一味口头上说度化众生,不一定是很适合的。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应该要观察众生的不同习惯、不同习俗、不同爱好。即使在同一个时代当中,东南西北的不同人类群体,爱好和兴趣也是不同的。

真正想利益众生的菩萨,应该先进入众生的生活,知道他们所想的是什么?他们所喜欢的是什么、不喜欢的是什么?应机施教,才对他们有利。如果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心态和兴趣,随意自己所学的知识而讲,那么对他们不一定是有利的。

我以前经常讲一些五部大论,但是现在,尤其在汉地,学五部大论的人,并不是特别多,很多人只关心自己的烦恼、情绪问题。我很明确地发现,现在很多人最关心的就是当下的心态,非常现实,希望当下对他的心态有一些转变,对他的感受有一些直接作用。这样的话,我们应该善巧方便,在讲经说法的时候,讲一些适当的、这方面的语言和教言,来帮助他们。否则的话,虽然我们所讲的五部大论、密法,是非常殊胜的,但是对他们不一定有利。

你们有些人可能从来没有品尝过五部大论、密法的味道,如果你品尝过这个味道的话,就会感觉到佛陀和前辈六庄严的智慧,真的是非常值得赞叹和敬仰的。但是当众生的根基与它有一定距离、没办法与它相适应的时候,我们应该懂得众生的心态,对他们宣说相应的佛法,让他们乐意接受。

在《水木格言》[2]当中讲过,调化自己内心的佛子,如果以四摄来利益众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就像具有善巧方便的商主,到大海取回珍宝一样,佛子会给别人带来无穷的利益,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大乘佛子要利益众生的时候,第一个是利他心很重要,但光有一个利他心还不行,要有方法,所以第二个是要具有神通力。

现在很多人没有神通力,我自己认为,应该修成怀业自在。比如说,你一直念诵怀业祈祷文,到一定的时间,你的怀业修行成熟的时候,即使你是非常弱小的人,但也许你将来弘法利生的事业,超出你的范围,相当于是具有神通神变一样的。在众生界当中,你说一句话、你做一件事情,也许都能如愿以偿,非常圆满顺利;对所接触到的、所结缘的每一个众生,都有今世和来世的重要意义。有这个可能性的,所以即使你没有特别明显的五眼六通,即使你还没有得一地菩萨,只是一个胜解信的发心者,但是依靠诸佛菩萨真实谛的加持力、依靠自己的善愿力、依靠各种不同的因缘和缘起力,当因缘聚合的时候,你也可以在娑婆世界当中,有利益众生的殊胜机缘。

这里讲到利益众生的重要性,在讲《经庄严论》的过程当中,每天看一遍,我感觉到,对于一个大乘佛子来讲,这是非常殊胜的论典,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真正领悟它的究竟意义。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经庄严论》的教义,今生当中应该不会退失菩提心的,而且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遭遇,都有一种转为道用的方法,并且成为利益众生和修成菩提的直接因。

下面讲的是神通的趋入,或者是威力的分类。

师念藏语传承。

戊六、神通或威力趋入或分类:

六通及三明,八解八胜处,

十遍处等持,无量得坚力。

大乘佛子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利益众生呢?通过有“六通”、“三明”,还有“八解脱”和“八胜处”和“十遍处”,以及无量无边的“等持”禅定力,来饶益无量无边的众生,这就是坚稳者菩萨。

这里讲的“坚”,就是坚稳者,坚稳者是菩萨的一个异称。菩萨有不同的名称,菩萨为什么叫坚稳者呢?因为菩萨利益众生的心,非常稳固,不会退转;修持菩提、希求佛道的决心,也非常坚定,因此叫坚稳者。在很多大乘论典和经典当中,经常用这个称呼。

这里讲到,利益众生的威力有六种分类。

第一部类威力六通”,前面讲的生死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所有的六通,是菩萨利益众生的一种威力。

第二部类威力“三明”前际明和漏尽明,还有后际明。也就是说,能通达众生和自己的前世,能通达众生和自己的今世,能通达众生和自己的后世,这个叫做三明。能知道一切诸法的过去、现在、未来三时,这也是一种神通威力。可以说菩萨的宿命通,在这里是以三时来分的。

下面的八解脱和八胜处,还有十遍处,这些在《俱舍论》第八品当中,我们专门讲过。小乘当中的等持有很多不同的分类,这样的修法,在大乘当中也比较多,包括《智者入门》,还有很多论典当中都讲过。以前在《俱舍问答》[3]里面,我也讲过它们之间的一些差别。

第三部类威力“八解脱”这里八解脱就是,(1)有色观色解脱、(2)无色观色解脱、(3)妙色解脱,这三种,然后四无色解脱,即(4)空无边处解脱、(5)识无边处解脱、(6)无所有处解脱、(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再加上(8)灭尽定解脱

这些都是不同的禅定本来对自己的身体特别执著,通过观修禅定,从这样的耽著当中获得解脱,叫做八种解脱。

第四部类威力“八胜处”,(1)以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2)以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3)以内无色想观外色少胜处、(4)以内无色想观外色多胜处、(5)以内无色想观外色青胜处、(6内无色想观外色黄胜处、(7内无色想观外色赤胜处、(8内无色想观外色白胜处,总共有八种胜处,胜处是指获得自在。

实际上前面的八解脱只是在观贪执的执著当中,获得解脱;到了八胜处的时候,这种执著也没有了,远远胜过前面的禅定。

第五部类威力“十遍处”,(1地大遍处、(2)水大遍处、(3)火大遍处、(4)风大遍处、(5)青遍处、(6)黄遍处、(7)赤遍处、(8)白遍处,这八种加上(9空无边遍处与(10)识无边遍处,总共有十种遍处。

刚才前面禅定的范围,再进行扩大,就变成无量无边。对原来所有有局限的禅定,完全可以胜伏、超越。

第六部类威力“等持”大乘当中的首楞严三摩定、虚空藏三摩定,还有如幻三摩定等等很多禅定,这些禅定也是利益众生的一种方法。

“无量得坚力”,总而言之,作为坚稳者的菩萨,依靠上面各种不同的禅定和修行方法,饶益众生,这就是一种威力。

现在的南传佛教当中,观修的方法比较多一点,他们观自己的身体、观各种不同的颜色,或者观四大的组成,从内一直观到外,最后了知没有什么可贪执的。

其实上面所讲到的这些禅定分类,主要是通过禅定修持,把对自已身体和外在事物的贪执,一步一步地空掉,让心一步一步地静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