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O.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7

(2023-07-28 14:42:55)
标签:

留赏插花

分类: 留赏插花

NO.9-111讲讲记记之哲学名著经庄严7

[6]1、《大圆满心性休息讲解》47-57讲记:

世尊因地的时候还曾转生为嘉瓦谢达,他跟朋友嘎玛热巴一起在地狱里面拉马车。因为他的朋友力气比较弱,被狱卒打得非常厉害,他就想:嘎玛热巴特别可怜,应该让我来承受他的痛苦。

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也有这个公案,内容基本相同。其中讲到,世尊因地时堕入了地狱,他看到朋友的身体特别弱,而且在感受强烈痛苦时就喊爸爸、妈妈、妻子等来减轻痛苦。他认为朋友这样喊也没有什么意义,就跟狱卒请求要代受朋友所有的痛苦。但狱卒特别不高兴地说:众生应该各自感受自己的痛苦,你哪能代替他?于是用兵器勾住他的颈部进行惩罚,这个时候,他就以发心力转生到天界当中去了。

也就是说,仅仅是想遣除众生微小的痛苦也能脱离恶趣、转生人天善趣。像世尊仅仅想遣除同伴的地狱之苦也能转生到天界去的话,更何况经常观修遣除众生的一切痛苦呢?

2、《释迦牟尼佛广传》,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

另《报恩经》中记载阿难曾问佛陀:世尊对诸比丘如是关爱,不知世尊发菩提心已有多长时日?佛陀告诉他说:无数劫前,有两人因广积恶业而致身堕地狱。狱卒令二人推拉马车,且不得停下歇息,并不断以大铁锤痛击他们。其中一人因身单力薄已无力再拉,但他被锤打致死后又立即复生并再度遭罪。此时另一人则对他生出强烈悲心,此人祈请狱卒:我一人拉车即可,请务必将他释放。狱卒闻言顿生嗔恨,抡起铁锤就砸向发悲心之人,结果此人被砸死后立即转生三十三天。释迦牟尼佛接着又说道:当时在地狱中心生慈悲之众生即为我前身,我最初发菩提心之对境即为地狱众生,后来即开始对一切众生皆发慈悲心。

。。。。。。

如是上述种种公案皆在叙述释迦牟尼佛初发心之情况,其他经典中有关释尊于不同佛前发心之记叙尚有多处。所谓最初发心据《经观庄严论》所言可分两种:其一,以粗大名言而发之世俗菩提心;其二,以细微法性而发之胜义菩提心。《经观庄严论》又将以名言而发心之因抉择为五种:友因根本力,闻力善习力,生稳不稳固,称他说发心。

也即是说,佛陀在胜他幢如来前发心是凭友力而发心,因文殊菩萨当时变为说法上师智王,他以善巧方便劝请童子,并将之带往如来前使其发心、积累善根;而当释迦牟尼佛转生为三位童子中之倡议者时,他看到胜伏如来后便供养双股珍珠项链,并发愿获如来果位;再看他转生为地狱中拉马车者加巴谢达时,因悲悯朋友而初发悲心。这后二者皆属因力发心,实乃其前世种姓苏醒、成熟后方才发心。三孩童中,当时发心广大者即为后来之释迦牟尼佛;各自发心欲成为神通、智慧第一者,即分别为后来之目犍连、舍利子尊者,他们当时即如是发心。地狱公案中加巴谢达之发心既可称为因力发心,亦可称为根本力发心,因《经观庄严论》有云:彼根为大悲,恒思利他众。发菩提心之根本即为对众生生起慈心、悲心,故而可称之为根本力发心。同时,加巴谢达之发心亦为其大乘种性苏醒之缘故(,因之又可称其为因力发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