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专家聊聊“受蕴藏性”

(2023-02-08 12:20:48)
标签:

下马三观花

分类: 下马三观花

听专家聊聊“受蕴藏性

一、聊聊千年古译文言文:14、1、2五蕴虚妄,受蕴藏性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二、听索先生聊聊:

27场上部

1、受蕴受,感受的意思,受是领纳性的,有领纳的这个本性。

2、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

譬如有一个人,他的手、脚都平平安安的,没有什么疾病还有他整个身体,没有什么不适应的,整个身体好,健健康康的,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因为身体都比较健康,比较舒适,这样的话,忽然好像把自己的存都忘掉,整个身心没有什么顺的、没有什么违的。

果顺的话,就快乐,特别开心。然后违的话,不开心、痛苦。他处于一个比较平和的状态当中,没有乐的受,也没有苦的受,在这样的一个状态当中。

3、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

这个时候,这个人没有什么原因,无缘无故的,把两只手在虚空当中互相摩擦。二手摩擦的过程当中产生冷、热的各种感受

4、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所以那个时候你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这种受就是五蕴中的受蕴,实际上其他的受,也同二手摩擦感受是一样的。

5、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二手摩擦感受要么是空中来的,要么是手掌当中来的。除了这两个以外,没有其他的理由。因为他是刚才无记的状态当中,没有特意我要做什么”的意愿

冷、热的各种感受如果它有一个来源的话,应该不是从空中来的,手掌当中出来的。下面进行分析,先从空当中来的话有什么过失,再观察如果手掌当中来的话有什么过失,如果这两个都已经抉择完了的话,那最后你的这个受确实也是得不到的。

实际上感受并没有来处,不是从空中来的,也不是手掌当中出来的是显而无自性的、幻化的

6、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如果感受虚空当中来的话,那我的身体的其他部位都也是处在虚空当中,为什么也不出热、不出冷,不出涩和滑?

因为虚空没有一个不遍及的地方,这样的话虚空为什么偏偏要找你的手掌,其他地方,包括你的头也好,包括你的脚也好,包括你的身体的其他部位,为什么不去接触呢?这个空那里都有,它偏偏为什么到你的手掌里面去?

虚空自由自在的,它无处不遍它自己本来也是没有什么本体的,它肯定不是故意找手掌而来的。虚空是无阻碍的法相,所以我们的整个身体就处于在这个虚空当中,为什么从你的手掌里面才出来感受不应该的,应该整个身体都产生冷、热的各种感受

7、若从掌出,应非待合。

如果你说感受是手掌里面出来的话,那掌中就应该有感受,为什么偏偏要观待互相摩擦呢?

因为你没有合掌没有摩擦的时候没有出现感受,感受怎么会是要观待合掌呢?因为手掌里是有的。

8、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

再说,如果感受是手掌里面出来的话,当你合掌的时候,手掌是感受的本体有了知功能,自己也应该了知:哦,现在要发生热性,发生冷性,应该知道的。感受离开的时候,这个触应该入于手掌当中从何而来的话,最后也归入其中

9、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因为手掌是跟手腕、手臂,还有身体的骨髓、肌肉,这些全部都有联系的,所以手腕手臂,骨髓、肌肉也应该了知感受产生与灭失的行迹,心中也应该有感受来来去去痕迹为什么感受偏偏要观待手掌摩擦才叫触受呢?

如果感受真正是从手掌里面出来的话,因为手腕手臂,骨髓、肌肉也了知感受来来去去,那么也就可以说,感受是从手腕手臂,骨髓、肌肉里面出来的

手掌摩擦受过程,手腕手臂,骨髓、肌肉都能了知,各自了知的相不同,受相不同,但都是受,所以不能讲,受是从掌中来的,这是从了知方面比喻;

手掌摩擦产生冷、热感受,手腕手臂,骨髓、肌肉也在虚空中,但不能产生冷、热相同受相,所以不能讲,受是从虚空来的,这是从产生方面比喻;

比喻很细腻,理解颇费劲。

10、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应该知道受蕴,实际上是虚妄的。

手摩擦过程当中,当时的这种冷也好,热也好,乐也好,苦也好——这种感受,并不是来自于手掌,也不是来自于虚空它没有一个实体的来源,就像石女的儿子一样,没有生处,不可能有它的本体存在。

再听先生聊聊

6场中部

1、他在那宴安,坐着很安静的,调和很顺适的,这形容我们那真如的体性不动,我们本具的那个性德很自自然然、很舒适的样子;忽然间生起妄念,妄心这一动,随着妄产生了,两手相搓,其他动作就很多了;这一动就有苦有乐。觉得很自在的,自身很自在的,这就是受,这叫乐受。觉得这一动有苦,动时候不大舒服,这是妄执的,就违缘,这是苦。

动的时候也没感觉苦,也没感觉乐,非苦非乐。因为受的时候,领纳的时候,必须得外境。你这个识跟自然的境界相两个相对了,中间所产生这个就叫受。

这个受阴本来是虚假的,没有什么。但是一产生了思想分别,一对境的时候,它就产生问题了。咱们有时心里头,想到高兴的地方,飘飘然了;想到你受人家责备或者不如意时候,那个接触的很不高兴,那就烦恼来了,烦恼来了就苦受,识上感觉不舒服。

2、没有生的体,生无体就叫虚;循业发现,二掌相摩,就两手相搓的时候,这叫妄;虚妄,非自然的妙真如性。

听专家聊聊“受蕴藏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