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大院
(2023-04-25 15:34:29)
标签:
情感 |
牛家大院
小时候,在家附近玩耍,时常走过房屋之间三绕五拐的横穿小巷子,从一头进去,总能从三、五个地方出去。却不知道这些个范围是一座大院的内走道。
成年后听过‘张百千’、‘牛百万’的口头禅,感觉一丝新奇。还能听到邻家说,家门外摆放的雕花石可是牛家院端出来的(后来那些石头都不翼而飞)。近年通过询问长辈才知道关于‘牛家大院’的传承与规模。
牛家大院座落于村东稍北,座北朝南,南北长约九十米,东西宽约四十五米。大院的西北方曾有一条溪水绕院至东墙外,流向村里的南河。东墙外是田地,约三百米处有由北向南流向的水沟。大院约建于清中期,一院分六小院套正三院,俗称三进三出的循环院。一正院携俩小院,三正院共九院。
大院第一院(南院),南大门道约三米多宽,可以通行马车轿,正院一边摆有石桌石凳,用于大家一起吃饭聊天。门道东侧是厕所、场棚与库房。门道西侧是门房与长工房。紧靠的是‘存仁公药铺’。为什么叫存仁公呢?是因为牛家设在河南吴台镇的药铺总店叫做'存仁堂’。西侧分别还有库房、水井、两个牲口房。院子两边分别有过道通往东西小后院,东小院有菜园子、马棚、磨粉房、佛堂房,东南角建有私塾房,村里一些老辈人在这里读过书。最后一位教书先生是王家岭的王金祥老先生。墙外有座三官庙。西小院有大、小两个推磨房院,毡帽房。挨着药铺有个老门道。
大院的第二院(中院)门道已经被重新建了房子,原来的第二院大门为防御门,大门扇均为加厚的。门扇专门打了孔,用于枪炮管射击用。(曾雇用本村崔家人携枪护院)。门左右各摆有石鼓,大门后另设可移动的四扇屏风门,家人行走通常从屏风门两侧出入。院子东西建有青砖主屋,东屋后院长有大榆树。屋北走道两侧建有对称的亭房,抗战时期,八路军路经北呈休整时,一些中层领导干部就住在两侧的亭房。
走过亭房,便是这第三院(北院)。进门正屋一排,厢房两列。门两侧有通往后小院的门道,东后小院有厕所和大榆树。西后小院是大厨房、佛堂房、厕所。正屋后另有夹墙便道,大榆树,东北角有灶房和厕所。最后是大围墙。院墙外的东北角另建有书房院,内有祠堂房、列祖位牌房、敬拜孔圣人。
一九五几年,分田产运动。大院主人相继被驱出,分给了别家十多户。随着时代更新,老屋逐渐的被拆除新建。虽有一点遗存,破落荒芜。如若存在,绝对是远近闻名的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