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殷都旅游谈旅游
(72期)
疫情三年,文旅行业被冲击的支离破碎,房地产行业也走到了自己的天花板,地产反哺文旅的模式已经无法继续下去,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纷纷成立的文旅投不少家也是挂羊头卖狗肉。如此三方面约束,文旅产业发展举步维艰。在工作中,还常遇到懒政怠政现象,一开口就是我需要投资,需要策划,需要运营,但我还不出钱。我也颇多困惑。请问文旅产业的主导方向在哪里?文旅消费趋势有什么新变化?文旅企业改怎么创新发展?文旅人该如何调整自己来适应新变化?
如今的文旅产业也已经从产品短缺时代走向产品过剩时代,如何从以扩张建设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转变,是文旅企业继续发展壮大的关键。如果还继续沿用产品短缺时代的经营思路,忽略了了创意创新、忽略了品牌建设和产业运营,没有针对消费者进行适配与创新,必会失去对市场的掌控权。
想费脑袋不像花钱,有点难。我们还是喜欢给“硬装”投钱,不习惯给创意付费。所以只好能抄。其实无论是建园买设施也好,投资搞数字化也好,都把钱花在装备设施了。就像博物馆,展陈钱都砸装修设计灯光上了,用于创意大纲和布展的资金普遍少……
比如万达在武汉电影乐园项目就是败笔。1、欠缺规划理念,体验环境差,公司管理层不懂旅游市场行情,在管理上也缺少一个核心领导团队,运作缺少灵魂.
2、差异化,创意、创新精神,搞跟风建设,最终结果也是死路一条。
3、战略定位有错,没有强大的宣传广告的支撑引流和营销团队的打包引流。用“文化”掩藏平庸,用“高端”掩盖无脑。
4.不会换位思考,一味地追求新奇特。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地产和土地作为文旅投资变现的支柱松动后。旅游业需要是找到运营之外,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优质资产。除了还在试点中的“碳中和”。能看到的只有两个半。一个是户外化拥抱体育,一个是度假化,和康养旅居结合的度假化,也是景区,酒店和乡村振兴混搭的度假化。还有半个是在地产业化+文旅,借助文旅融合的金招牌,实现万物可文化,提升产业附加值,是把文旅作为产业集群的子项。在这方面广东比较有代表是原来地产商美林做油茶种植+加工+旅游,另外一个是花都七溪地,走香薰产业+度假。之所以说是半个,因为在产业上持续发力是这个玩法成功的基础,这个需要长期人力和资本投入,花钱更花时间,文旅更像锦上添花。
都说经济不好,经济萧条总量不会减少多少,只是大部分人的钱到了少部分人手里,大部分人并非没钱可投,只是换了需求驱动;少部分人并非不愿投钱,只是供给侧跟不上变化。
总之不接地气的创意不会长久,要本土化,要体验化……,开发本地市场为主,以本地特色为主,以吸引群众的参与度为主,先挣人气、生气,后挣钱;先挣面子,后挣里子。
说白了一句话,做适合老百姓的旅游,才能长久。所以国家提出要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要发挥投资在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性作用。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愿意为创意和内容买单的投资者不多,但是愿意为创意和内容买单的投资者最后成功的几率比较大。
——新殷都旅游谈旅游
2022-11-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