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仨男人的故事
和王兴舟先生的结识,要缘于太行山,更要源于我们“安阳仨男人·演绎太行情”,我们这仨男人有个共同爱好,那就喜欢太行。兴舟老兄妙笔让太行生花,把乡情、乡音、乡愁对太行记忆的情怀与深深眷恋跃然纸上。张诚老师深情朗诵着,如行云流水一般,如说、如诉,如述、如歌,娓娓道来,唠不完的太行情缘。而我呢,只能拿些比较牵强的图片附会了一些插图。
最大的区别就是,兴舟先生喜欢太行山的情怀要远高于我们俩,他以家乡所在南太行山区的风土、风月、风气、风光、风味、风物、风俗、风信、风闻、风致、风情、风景、风雅、风貌、风韵等作为描摹审美的对象,写出了南太行风姿绰约的美景,风吹云涌的山景变化,风花雪月的景色故事,风雨剥蚀的古村古屋,在诚兄的声音里飘然而至,让号称太行仙的我,羞愧难当,的的确确难符“太行仙”这个虚名。
诚兄朗诵王先生的文章惬意舒畅。每一字,每一句都是那样的贴切美好,强烈的画面感好像一部高清的电影画面直接推到眼前,细腻平滑,自然震撼,在极具穿透力的嗓音里,无限的遐想中又提升了人生哲思的情怀。聆听兴舟老师的文章有很多篇。每一篇文章都那么的感人,如《寺上古寺》古村古寺古老的传说,山风山崖山韵的淡雅。《风雪西井山》方圆百里秋色正浓的童话世界里一场大雪飘飞的向往《清风岭记》里历书飘飞的遗憾与自责《戏台》上对少时初恋的真诚与羞涩。其实听《到朝阳去看山》是最多的一篇,至少也在百次以上,诚兄用独特真诚的语速、语调把控着字里行间的情感,从一天清晨的迎霞光到与夜静如水时星星对愁,从一年春夏秋冬的轮回轮回,再到少年看山意在向往,青年看山旨在登攀,中年看山体味艰难,老年看山又多了些回味与留恋的哲思,这个用一生看山的心理,心情,心态,心灵的变化与得失,体现的淋漓尽致!画面里,没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凶险的出乎意料,雪后山乡酒后映红脸庞的人情世故,不知来之何方那双热情的手和浓浓的问候,还有石板房上飘出的缕缕炊烟……!
我
已经记不清,这些美文和着美声多少次伴我缓缓入眠,更不知道这美文在这美声里还要伴我多少次入眠。但我知道,我们还要登山,依然会用少年的向往,青年的攀登,中年的踏实稳健继续向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