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二)

五、
(一)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凑十法”
“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如:3+9(3+7=10,9可以分成7和2,10+2=12)“看到3,想到7,9可以分成7和 2,3和7凑成10,10加2等于12”
如:8+7(8+2=10,7可以分成2和5,10+5=15)
“看到8,想到2,7可以分成2和 5,8和2凑成10,10加5等于15”
注意:孩子喜欢和熟悉的方法才是最佳方法。
(二)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11+6(个位相加,1+6=7)11+6=17
15-3(个位上够减,5-3=2)15-3=12
加强进位和不进位、及不退位的训练。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17
9+□=16
例如:根据3、4、7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三)看图列算式、解决问题。
看图列式解题时候,首先看到两个什么符号(大括号和问号)。
常用的关系有:
(1)?在大括号的下面用什么计算(加法),左边+右边=总数
(2)?在大括号的上面用什么计算(减法),要用减法计算,最重要的是找到什么(总数),总数—知道的=不知道的
(3)要求“一共有多少”用什么计算。(加法)
我自己吃了9颗糖,给了小明4颗,现在还剩下6克糖,我原来一共有几颗糖?
(4)要求“还剩多少”用什么计算。(减法)
原有—借出的=剩下的
(5)要求“原来有多少”用什么计算。(加法)
拿走的+剩下的=原来的
□○□=□(本)
(6)要求“谁比谁多几,或谁比谁少几”用什么计算。(减法)大数-小数=相差数。
六、认识物体和图形
(一)立体图形
1、长方体
长方体是长长的,有6个平平的面,有些面是一样的,有些面是不一样,长方体相对面相等,用它可以画出长方形。平时见到的火柴盒、文具盒都是长方体。
2、正方体
正方体四四方方的,它也有6个平平的面,它的边也是直直的。而且它的棱都是一样长,每个面都一样大,无论怎么平放在桌子上,它的高矮都是一样的,用它可以画出正方形。魔方就是正方体。
(用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3、圆柱体
圆柱就像一根柱子。它有上下两个圆圆的面,而且大小一样,用它可以画出圆形;另一个面是弯曲的,我们把弯曲的面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滚动它。
4、球
圆圆的,可以滚来滚去的就是球。平时玩的皮球、篮球、踢的足球都是球。
(二)平面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认识即可)
七、认识钟表
1、
(1)钟表上有什么(钟表上有分针和时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
(2)分针和时针怎样区别?什么样的是分针,什么样的是时针?(分针长又细,时针短又粗)
2、认识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
(2)电子记时法,例如: 4:00
4、时针指向几,分针还没指向12,在12的左边,就说:快几时了。
时针指正几,分针刚过12,在12的右边,就说:几时刚过。
注意:“几时刚过”,“快几时了”都可以说成是“大约是几时”拨针
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看钟面,再过2小时是几时。(过几小时就用钟面时间“+ ”几小时)
6时整,时针和分针在同一条线上,12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看钟面,1小时前是几时。(几小时前就用钟面时间“-”几小时)
八、位置
1、熟记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
2、观察人物时要以观察的人的左右为准。
注意:上下楼梯,都是靠右走。
九、解决问题
1、一图两式(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
一图四式(两个加法和两个减法)
一图三式(一个加法和两个减法)
2、两个数之间相隔几个数的问题:用大数-小数-1
如:小朋友排队,小明排第9,小丽排第19,小明和小丽之间有几个人?
3、求看了多少页的问题:用大数-小数+1
如:今天我从第10页读到第15页,,你知道我今天读了几页吗?
15-10+1=6(页)
4、我家上面有3层,我家下面有2层,这栋楼共有几层?
5、
9+3+1=13(只)
6、10个小朋友在玩捉迷藏游戏,红红找到了5个,还剩几个小朋友没有找到?
7、从前数小红是第4人,从后数小红是第6人,一共有几人?
本学期常用的字学生应独立认读。如: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还剩、一共、左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