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分层教学研究总结
(2019-09-14 20:09:11)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平行班级,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如采取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局面,做语文学习的小主人。
由此看来在平行班中实施分层教学,是教学实际的需要,是贯彻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如何在平行班中进行分层教学呢?我的做法是:
一、目标分层
在学生已出现分层的情况下,我们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各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各层次学生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才能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此,我们将目标具体化为四个层次的任务:一是基础知识的识记,基本能力的培养,所有的学生都要完成;二是学会赏析文本,能理解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情感,这是中等学生可以完成的;三是有语文思维的学生,可以广泛阅读,灵活创作,这是优生可以完成的。
二、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目标确定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易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不同层次文本的共读,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比如教学苏轼先生的《记承天寺夜游》,理解力差的同学翻译文本,语文能力较强的同学理解文中“闲人”的真正内涵,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优秀的学生经读文本有了新知,一般同学也可借读浅近的内容。加深对教本的理解,程度落后的同学也可在浅近文本的阅读中有着不少的收获。
二、训练分层课堂
作业是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我们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所选定内容由易到难形成阶梯。易题,学困生必做!中优生可选做。较易题,中等生必做,“学困生”和优生可选做。难题,“学困生”可不做,中等生可试做,优生必做。
四、辅导分层
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是尽量以发展“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能力为主,那些优等生剩余的学力怎样充分利用,让他们也同样尽其所能的发展呢?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专门辅导阅读和写作,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作文竞赛、语文基础知识竞猜。实践证明,这确为他们找到用武之地。
以上论述只是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点粗浅认识和不成熟做法,还有待于不断尝试,逐渐完善。实施分层教学,除上面总结的一系列环节,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分层的灵活性。课堂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授,又有小组间的自由讨论,只有恰当灵活地组织和指导分层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的长期性。实施语文分层教学,最好从初一下学期开始,长期坚持,必见成效,不可急于求成。
通过实践,构建的分层教学法已初见成效。分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时的某些心理障碍,激发学习欲望,逐步形成学习活动时的最佳心理发展过程,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参与度,大面积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