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活动《小白兔》教学反思

(2019-09-24 16:44:34)
分类: 教育反思

2019年9月

泥工活动是幼儿手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揉、捏、团、压、拍等技能塑造自己心中的某一形象或物体。彩泥具有无危险、触感好、可操作性强等诸多优点,它犹如“黏土精灵”,任凭孩子们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很有特点的作品。每个孩子都是玩泥的高手,他们对泥工活动的喜爱程度不亚于任何一种玩具,它带给孩子们的快乐是无与伦比的。但在活动中我们教师如何正确的把握,恰到妙处的给每个幼儿一个操作能力提升的机会呢?

有人说过:“美术活动就像一把双刃剑。教得多了,儿童极易成为教师教学偏好与教学内容的奴隶,有幸挣脱,亦己身受伤害;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够的挫折感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例如在活动小白兔中孩子们更加渴望能够做出“竖立耳朵”的可爱小兔作品。第一次集体活动我统一为孩子准备了辅助材料——细小的吸管用来接插小兔的耳朵在活动中幼儿只是考虑如何接插更牢固的问题,一会儿就失去了原有的热情进入机械的模仿反复实践过程,这时抹杀了孩子操作的欲望和创作的灵感。后来在区角活动中我又投入了一些辅助材料毛根、树枝、牙签、线绳、冰棍棒、坚果壳等,幼儿在与这些材料的互动过程兴趣逐渐浓厚,孩子的灵感创想得到发挥,能和辅助材料进行充分的配合制作同时也能建构对辅助材料的特性认识毛根可以弯曲帮助耳朵竖立”“牙签可接插帮助耳朵竖立”“冰棒棍可以直接作竖立的耳朵”。

同样的制作小白兔,只是在辅助材料的改变,看来相互间毫无关系的材料在泥的作用下会变得充满变化和联系,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发现“还可以怎样做”“还有什么功能”。通过这种做法,能够不断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和操作欲望,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内在潜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