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地备战的刷题感悟

(2019-06-11 14:51:28)
标签:

杂谈

分类: 初二下期的征程

生地备战正好四十天了,这四十天尤其是后面二十天的收获是巨大的。

今天问小熙,这一段刷题有什么感觉?小熙说,刷会了好多知识,也把漏洞给全部揪出来了。

刷题不是盲目的,不是不动脑的机械性做题,刷题是战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还是好好回顾一下小熙的整个生地备考过程吧,虽然结局未知,但过程中收获颇丰。

先是过高的估计了小熙的水平,只准备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中间还有一次市质检打乱了节奏。

五一长假把全部生物地理八册课本浏览了一遍,然后开始看平时作业的错题,那时对错题的领悟不够深刻,其实是停留在背答案的阶段,这个十天有点浪费,五月十七是市质检,根本才搞了点皮毛,考试成绩很不容乐观,两科刚刚上八十。朋友的孩子早已开始周末小班一对五补课,纷纷上了九十,小熙在四个孩子里是垫底的,但初中的生地就要补课迎考?不多评论,毕竟人家分数比我们多了很多。

质检以后开始题海战术,有了前面的一系列工作,整个学科的框架结构已经初步搭建,基础知识也初步掌握,没有这一步刷题就是盲目无效至少是低效的,像小熙这种中等生很容易步入刷题无效的死胡同,因为没有深度的思考。

但刷题又是必须的,中等生孩子理解能力都极为普通,什么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想达到对课本知识的深入理解,需要通过不同的题目对知识点全方位接触,才能完全掌握理解,缺少题目这个载体,孩子是理解不了的,特指小熙这类中等生孩子,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强,一两道题下来就搞明白了,但小熙不是。

我们很坦然的接受这个现实。

既然要刷题,那么刷什么题是需要考虑的,学校统一的是《地理核按钮》和《生物赢在中考》,题目比较基础全面,但只提供正确答案没有解析,所以每道错题都要用作业帮辅助,幸好题目不难错题不多,工作量在可接受范围。所以课外刷题首选解析详细的,五三中考系列无疑是最佳选择,题目是全国范围内的中考和模拟真题,解析比较详细,但因为每个孩子理解偏差有所不同,所以偶尔还是需要作业帮或百度的辅助,但工作量已经减少很多了。因为五三是全国各地的中考真题,而每个地区的考题有各自的特色,所以有部分题是比较偏的,一半基础一半拔高,不过倒是能帮助孩子全方位透彻的理解知识点,几乎不留死角,只是对于只占十分分值的考试有点用力过猛,但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锻炼出来的能力却是实实在在的,整个思维能力、思维深度都有一个大的飞跃。

十八号刷题模式开启,我承担了错题分析整理的工作,很多家长认为这个工作应该孩子自己做,这才能锻炼能力。但我很庆幸,我包揽了这项任务。

首先,孩子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小熙只能做到把错误的知识点简单罗列,或者看看解析恍然大悟,大悟了之后不记录下来,下次又会忘记,又需要看解析。而我能从一道错题中看到小熙 错误的认知方式,看到她不是简单的忘记了知识而是压根在知识理解层面出现偏差,这个是最重要的环节,理解上的偏差,会导致这道题记下了正确答案,换个出题方式就掉坑了。所以当我看到她同一类问题有的错有的对,然后下一页又出错的时候,我就知道需要把这个知识点给好好挖一挖。

时对时错的原因是偏差造成的,要说她不懂吧也不对,真的不懂这类题是全错的,偶尔对的也是蒙对。而时对时错就不一样了,对的那部分是她理解当中正确的部分,错误的是她理解偏差的那部分(尤其是生物),这是我二十天集中轰炸改错所得的感悟,所以我需要找到她偏差的那个点,然后用简洁易懂的文字写在错题旁边,纠正她理解偏差的这个点,刷题以后留了十天时间给她去消化这些记录,这个时间有些紧张,但小熙已经在拼命刷题赶进度了,有点小遗憾。

时间不够也是我深度参与的原因之一,四本练习册共500面的量,二十五天做完,做题的同时小熙自己还需要初步核对答案,看一遍解析,把完全不明白的题做好标记,每天两个小时。然后我还要花至少一个小时甚至是同样两个小时的时间去改错。小熙自己也深有感触:“改错比做题难多了,做题刷刷的,没多累,改错就累多了,会死很多脑细胞,妈妈你加油。”所以如果要小熙自己来,那就真的没时间睡觉了,这也是我们计划制定对时间把握失误的一面。

小熙在刷题的同时已经初步对答案解析浏览了一遍,所以时间耗费会多一点,但这一步帮助非常大,能过滤掉一些比较浅层的漏洞,所以边刷边有收获,如果只是一味的做题,那么会的一直会,不会的还是不会,把题给刷死了,对知识的掌握没有丝毫帮助,提分就压根不会实现了。

所以小熙说这次刷题刷的过瘾,刷题果然有用。

我问,你以前生地也做了练习,那时并没有用处,知道原因吗?

小熙一想,是哦,以前练习也做了,不懂的还是不懂。

这就是思维方式的改变,以前你的学习都是停留在表面的,能力不够只能在表层折腾,现在通过寒假自学和物理数学错题的一步步锻炼,你的整个学习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你能力提升了,所以现在你能从刷题中去感悟,还有三天,三天以后全部刷题结束,你要开始至少两轮尽量三轮的错题分析,那才是你跨越的真正开始,你会有新一轮拨开迷雾的感觉,如果时间能多一个星期就更完美了。

今天晚上的刷题很有意思,小熙手握红黑两支笔,做一题对一题答案,错了的马上看解析,告诉她这个方法我经常用。看样子她也是刷出感觉了,开始步入改良阶段。

当初我做物理题的时候就是这样做一题看一题解析,对了的看看跟解析思路是否一致,错了的马上认真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的解题思路能第一时间知道是否正确,而全部做完后去核对,还要花时间去回忆刚刚的解题思路,然后找到错误之处,做一题核对一题的印象更为深刻,效率更高。不过后期的速度练习就不适用了,毕竟连续性被打断,适合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初期阶段。

三天刷题结束后还要开始本省中考真题的训练,限时,然后深度分析出题方向找答题感觉,不过经过五三的洗礼,再看质检题,嗯,很简单。

这次小中考的准备所获得的备考经验,其价值远远高于即将得到的分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嗨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