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西山阳】高坝店镇君子涧村香菇种植产业纪实

(2018-08-13 08:47:39)

盛夏时节,君子涧村经堂组72岁的南忠治老人端着一壶茶正悠闲地坐在家门口,看到笔者忙招呼着让进屋喝水。老人笑着说:“前两天刚收完菇,能歇几天,再过一个星期,这茬棒子又要注水了。”老人说的正是最近红红火火的反季节香菇种植。因为抓住了市场空档,君子涧的香菇供不应求。笔者所到之处,看到沿线2公里分布着大大小小167个香菇棚,现在村里的兴旺场景和在一年前相比真是大相径庭。

选准路子决心干

  君子涧村位于高坝店镇的最北端,平均海拔1300米,属于半山半川地形的高寒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9分地,村里绝大多数劳力都背起行囊外出务工,留下了一个多是老弱病残的“空壳村”。该村的贫困发生率达到50.7%,是高坝店镇脱贫攻坚战场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经过两年的帮扶,村里的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122户459人通过“八个一批”政策落实实现脱贫。但是立地条件差、没有产业成了挡住君子涧脱贫的拦路虎,培育主导产业成了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要解决的难题。在入户走访中,驻村工作队发现村上有部分群众有种植木耳香菇的传统,虽然产量低但品质很好。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8584230774.jpg

  2017年8月,镇政府在统一组织具备发展条件的部分村前往商州区牧护关镇考察食用菌种植,发现君子涧的高海拔和昼夜温差大等地理特性和牧护关类似,非常适宜发展反季节香菇。而且生产夏菇相对生产冬菇,正好可以打一个时间差,入秋就开始做菌棒,经过装袋、灭菌、接种等多道工序,到第二年4月底就可以采摘,一直收获到10月份冬菇上市,可以实现全年香菇的持续生产。随后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外出考察、实地调研,决定把君子涧村纳入全镇食用菌产业带统一规划布局,在该村发展反季节香菇种植。

  镇政府带领镇村干部在牧护关实地考察反季节香菇种植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8585183908.jpg

引回能人领着干

  路子定下来之后,首当其冲就是做群众思想工作。君子涧村2012年由君子涧和油匠河2个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狭长,所辖的9个村民小组366户居住极为分散。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这“四支力量”,分片包组,逐户上门作动员,走遍了全村的每一个山头。一开始群众们大都抱有怀疑态度,没有种植经验的怕不懂技术不会干,有种植经验的怕投资有风险不愿干。  

  “四支力量”一合计,要打消群众不愿干不会干的想法,必须要找到一个懂经营、会管理、有实力的带头人,领着大家干。包扶部门县委组织部的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先后6次到西安、宝鸡等地,联系本村在外致富能人,邀请他们回村兴办企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经过多次碰壁,在多方努力下,大家终于引回了陕西丰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安勋。他是君子涧村向阳沟组村民,早年外出务工,通过自己辛勤努力,经过十余年发展,从最早10几个人的建筑小工队发展成为拥有300多名员工的集团公司。在他的公司里,就有本村135多人务工。孙安勋被驻村工作队为群众谋事的真诚打动,牵头成立商洛市福临缘种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在村上建起百万袋反季节香菇生产基地。

今年4月,恰逢村“两委”换届,村上通过镇上“双推双选”的办法选出了几个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的年轻党员进入“两委”班子。村支书何长军、村主任孙俊富正值盛年,两个人过去都是常年在外务工,尤其是村主任孙俊富,他曾在外经营多年,头脑灵活,干劲很足。相继当选后,2个人都没太多言语,只知道接过前任接力棒,瞅准项目埋头干。

  “四支力量”一心扑在基地建设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8590140514.jpg

镇党委组织各村支部书记实地学习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8591096000.jpg

扑下身子发狠干

  2017年9月,正值备料生产期间,遇到镇上到君子涧村的公路翻修,很多必要的生产资料运送不到村上,想着香菇生产周期不能耽误,驻村工作队几名同志商量后,带领村组干部,肩扛背驮,硬是把两大车生产物资从两岭镇的小麦沟翻山运送到本村的大安沟村。镇包村干部天天住在村上督促建设进度,“四支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儿朝一处使,经过2个月的努力,君子涧村的50万袋反季节香菇基地正式投产。

村上开始探索实施“党支部+公司+贫困户”党建模式。为了引导贫困户参与,村上与公司、贫困户签订带动贫困户参股发展合作协议大胆创新率先推行“一比一”的资金撬动模式,实行贫困户交3000元,政府用产业资金补3000元的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缴纳产业发展入股资金,将村集体、贫困户、公司绑在一起共同参与产业的发展。公司负责管理生产销售,公司法人承担市场风险,84户贫困户的小额闲散资金18.7万元和产业直补资金18.7万元共计37.4万元入股公司,在10%保本分红基础上,年底按股金比例分红。

集中缴纳入股资金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8592189583.jpg

  为了有效盘活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将15万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公司每年村集体仅保底分红一项可收益1.6万元。同时,村上以互助资金30万为担保,组织30户贫困户在金融机构贷款150万元以指标股入股公司,公司每年按8%保底收益分给贫困户,在贫困户收益中再提出10%作为村集体发展基金。在以上三种收益之外,村集体再拿出收益的10%的对全村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二次分红。贫困户还可通过在公司务工,按照男劳力一天100元薪酬标准,女劳力一天60-80元薪酬标准,直接增加工资性收入。

  2017年12月,为务工群众集中发放工资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8592910527.jpg

  有了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很快全村的群众积极响应。2017年11月,君子涧的村委会办公室里挤满了群众,有想入股的、有想承包的、有想来在基地务工的,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这个产业,所有人都带着兴奋和期待,今年的冬天,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终于不再像往年那样寒冷寂静。

  村干部给贫困户发放股金证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8593756670.jpg

  2017年冬,基地生产如火如荼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8594837073.jpg

带着群众放心干

  如今,君子涧村167个香菇大棚沿着大平地、孙家院、经堂3个组绵延了2公里,俨如一条条黑龙仰卧在群山之间,与苍翠的青山相映成景。贫困户南忠治的大棚就点缀其中。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8595966889.jpg

  南忠治老人今年已经72岁了,家里3口人。女儿在西安一家饭店打工,平时老两口在家。眼前这个满脸笑容、健朗矍铄的老人承包了3个棚1.2万袋的香菇,笔者看不出来他是一个脑梗术后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说起他的香菇种植经,老人的脸上充满了喜悦,“俊富他们到家里来了多次啦,说是帮我找个挣钱的好门路,一个棚子4000袋菌棒,一个棒子给我们保底1块钱,我们只帮着管理,收了菇交给公司卖就行了,到了年底这1万2是稳挣,这活路咱这个岁数照样干得了。再说,国家摊这么大的本投资叫你搞产业,上头拉你,你得自己往起爬呀。”就这样,老人下定决心一口气承包了3个棚。

正值中午烈日当空,笔者随着他来到香菇棚内,搭了防晒网的香菇棚下温度不高,在棚内劳作并不闷热。但是好奇两个古稀老人如何管理好这么大面积的几个棚子。老人一边在棚里仔细检查,一边告诉笔者,“上一茬菇刚摘过,得让菌棒歇一歇,所以最近就很轻松,每天来棚里转两圈,把零星发出来的菇及时采下来就行了,可再过一个礼拜,又要注水了,就请人干。再出菇的时候,大家都会来帮忙。”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9000898439.jpg

  紧挨着南忠治的棚子附近还有3户承包户的5个棚子,他们是陈明月、杨志平和李世华。老人说,上一茬菇集中摘了一周,请了20多个工人,请人摘菇一天60元的工钱,只付了400多元工费。因为来干活的有一大半都是自己也承包了棚子,大家主动来帮忙不收工费,等到他们谁棚子出了菇大家都会上门“换工”。老人高兴地说,“前段时间每天下午,棚子里都是摘菇的,有外面打工回来的年轻人、有放了暑假的娃,多少年没见过君子涧这么热闹了。”

  因为君子涧的高海拔、温差大,出产的反季节香菇肉质厚很受市场欢迎,现在品相好、个头大香菇要卖到7.7元一斤,小的5元一斤,收购的客商需要提前打电话订购,上门来的常常要抢货。村主任孙俊富主要负责香菇基地的经营销售。他告诉笔者,当初为了打开销路他们也是费了一番功夫。刚出菇时,他们拉了一车去西安的胡家庙菜市场找销路,因为没有成熟渠道,结果铩羽而归。情急之下又在各大农业网站、朋友圈上发信息,几天后竟然西安、本地3家收购商的电话就打进来了。“现在几家子争着抢着来村上收,只要有货,一个电话就来了。这不,昨天又两家还不停打电话,可这两天不是没东西嘛。”村主任孙俊富不无骄傲地说。

  “开始叫咱弄,咱吓得不敢,怕不出菇,又怕出了菇卖不出去,后来一看人家村上几个干部每人都包了2个棚子,村长一口气包了14个棚子,还专门搞销售,就放了心跟着弄开啦。”

说这话的是经堂组54岁的贫困户王东莲。她的丈夫雷续平62岁,因为听力障碍被鉴定为一级残疾。女儿外出务工,留下夫妇两个弱劳动力在家,丈夫因为听力障碍只能在家门口找一些零活。王东莲夫妇承包了4个香菇棚,一共1.5万袋。夫妻俩除了平时管理自己的香菇棚外,还会去别人的棚务工,赶上基地需要统一装袋、注水时,他们也都乐意去干活,女的一天给60元的工资,男的一天能挣100元。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9001914283.jpg

  在她的香菇棚里,王东莲乐呵呵地给笔者算起了收入:承包香菇棚有1.5万元,一个月自己和丈夫的务工费差不多能挣2500元左右,他们还在公司入股了2000元,一年有320元分红,年底稳挣2.5万元。

像王东莲、南忠治这样有承包、入股、务工“三重收益”的贫困户,在君子涧村还有6户,其余的78户贫困户都通过基地务工、入股的方式增加了家庭收入。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9003031706.jpg

时不我待朝夕干

  目前的君子涧村已经建成50万袋的反季节香菇基地,1000的厂房里2台装袋加工机器、3台灭菌灶在旺季一天可生产1万袋菌种。同时建起了4个烘干炉和1个储量5吨的冷库。

  产业的发展有了好开端,君子涧村的“四支力量”目标坚定,信心十足,立志要在做大做强食用菌这个主导产业上狠下功夫。驻村工作队队长柳飞给笔者列了一个任务清单:提升产业规模争取年底再往油匠河方向发展50万袋,扩大产业带的覆盖面积;要进一步完善分装、初加工提升车间厂房建设;着手做好有机香菇的认证筹备;打造“高山香木”食用菌品牌;争取能再动员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基地的运行;通过承包、入股、务工的方式增加他们的收入……“君子涧是今年计划的脱贫村,对于我们来说,每一天的时间都弥足珍贵,我们的每一条任务都要抓紧时间去完成。”忙碌的柳飞如是说。

  2018年5月,县委主要领导深入君子涧村检查指导产业发展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9004110259.jpg

  驻村工作队与包村干部查看香菇长势

  https://news.zgshfp.com.cn/eportal/fileDir/pc_news/resource/cms/2018/08/img_pc_site/2018080909004999347.jpg

  “希望这项产业的兴旺,能吸引更多在外务工的青年人回乡创业就业,让君子涧村重新振兴起来。”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香菇大棚,镇党委副书记吴睿智目光坚定,字字铿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