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严寺1【华严寺广场、华藏世界门】

(2018-03-16 21:38:19)
标签:

旅游

分类: 青岛旅游
     2014年10月11日,借着国庆小长假外出游玩的兴奋劲。我们老两口又跟着内弟的车,玩了一趟崂山。
     崂山是个景色美丽的旅游乐园。去崂山,既可以观美景,又能够锻炼身体、了解大自然和许多人文历史只是。是个去了不会后悔的好地方。崂山景观众多。一般人去一次换一个地方,可以长时间不用重复地点。听一个常年爬崂山的老友说,他们参加的山友QQ群的头头。爬山十几年了,也没有爬遍崂山。当然也有些景点你去过多遍也不会厌烦。
     好了说说我们这次去的华严寺。当车沿着滨海大道即将接近崂山的时候。已经能够远远地感受到它的魅力了。青石间树木郁郁葱葱,山巅的石头凹凸有致。或如鸟兽,或似人物。细细地观察,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会发现不少让你惊奇的景观。

 

http://s2/mw690/0072OMe4zy7iWEWc12x61&690
   

      自驾车游崂山东麓,以前要向北绕远,或过道路惊险的劈石口。不过现在有了隧道路也近了,经过逐渐修整加宽,劈石口也好走些了。
http://s4/mw690/0072OMe4zy7iWEW8RdF03&690

       华严寺位于崂山东麓返岭后村西那罗延山半腰,是崂山规模最大的佛寺,明代高僧憨山曾在“那罗延窟”面壁修行使这里远近闻名。华严寺系明代御史黄宗昌在崇祯年间罢归故里即墨后出资修建,未成面毁于兵燹。清初由其子黄坦移址续修,顺治九年(1652年)落成,始名“华严寺”,又名“华严禅寺”;1931年改称“华严寺”。崂山是道教较大的丛林。整个崂山几乎全是道教庙宇。据说,华严寺是崂山唯一的佛教寺庙。

       华严寺占地面积4000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房屋120余间。整个庙宇依山势修建,为“阶梯式”院落,布局严谨,宏伟而典雅。正北为大殿,系斗拱单檐雕甍歇山式建筑。内尊释迦牟尼塑像;东西两廊为禅堂。由大殿侧门再拾级而上,又一院落,是为后殿,内尊观音;侧为祖堂,供本寺第一代住持慈沾师。东北角有西式小楼五间;小院内植桂花、牡丹,十分幽雅。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青岛市政府就设在这里。
      走进华严寺景区,在停车广场,矗立着东晋法显大师的铜像,以示对这位出行海外取经求法十多年,由崂山登陆而归的杰出旅行家和翻译家的纪念。


http://s3/mw690/0072OMe4zy7iWEWnSUie2&690
 

      法显(公元337——422年),东晋山西襄垣人,3岁出家为僧。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为人志行明法,仪轨整肃,学问精深。他有感于当时藏律残缺不全,为了健全僧迦制度,决心至天竺寻求戒律。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春天,年已65岁的法显同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一起,从长安向西进发,渡沙漠、越昆仑,途径当时西域和中亚三十国,徒步跋涉,历经艰辛,逾四年,终于到达印度,进行佛教考察,取到了中国没有的六部佛经约百万字。东晋义熙七年(414年)八月,法显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循海路回国,遇飓风,随风漂泊,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初秋,在崂山登陆,受到崂山地方长官——长广郡太守的迎接,在此译经传教一年,并将西行取经的经历和沿途见闻,写成了《佛国记》,介绍了沿途各国的宗教、风俗、地理等情况,保存了许多中亚细亚以及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重要史料。法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西域向天竺、然后由海路归国的取经者。为求法历经坎坷,备尝艰辛,同去11人,只他一人生还。其大无畏精神弥足珍贵。同时,他还是直接将梵文等外文佛教经典译为中文的创始人,也是中外文化的开创人。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到了法显时代,达到了一个关键时刻,一个转折点,从过去的基本上是送进来的阶段向拿进来的阶段转变。 
http://s7/mw690/0072OMe4zy7iWEWuSY696&690

http://s16/mw690/0072OMe4zy7iWEWsVQPef&690

http://s7/mw690/0072OMe4zy7iWEWHjam96&690
  

       法显铜像背后是一道长长的黑石浮雕画卷。一幅幅画面讲述着法显大师苦心求佛道故事。
http://s16/mw690/0072OMe4zy7iWEWM6HZ5f&690

http://s10/mw690/0072OMe4zy7iWEWGncR49&690

http://s2/mw690/0072OMe4zy7iWEWS00Na1&690

http://s4/mw690/0072OMe4zy7iWEWXTj5c3&690

http://s8/mw690/0072OMe4zy7iWEWTonJ87&690

http://s7/mw690/0072OMe4zy7iWEX4j7U46&690

http://s11/mw690/0072OMe4zy7iWEX9ONc9a&690

http://s2/mw690/0072OMe4zy7iWEX4lSp91&690

http://s5/mw690/0072OMe4zy7iWEXg87284&690
  

       我们到华严寺已过中午,拍照上山口处的巨大观音像时有些逆光。 
http://s10/mw690/0072OMe4zy7iWEXkZKhb9&690

http://s11/mw690/0072OMe4zy7iWEXfkuu6a&690
 

        观音菩萨像底座上的浮雕。
http://s5/mw690/0072OMe4zy7iWEXqDjea4&690
 

        下山时日落西山,再拍观音时更加逆光了。我突发奇想,想试一试能不能拍出菩萨背后佛光的效果。于是边拍边调整位置,回来从几幅中挑出两幅,效果还不错。
http://s6/mw690/0072OMe4zy7iWEXvzut25&690

 

     佛所带来的光明佛教认为佛的法力广大,觉悟众生犹如太阳破除昏暗,故云。《念佛三昧宝王论》卷中:“金山晃然,魔光佛光,自观他观,邪正混杂。”

      佛光源自大智慧者,大觉悟者佛陀其内心产生大慈悲大关爱的心灵,而尤由其 产生的一种智慧之光,也是一种真正的能量

 

http://s13/mw690/0072OMe4zy7j0W7Pmfq2c&690

 

         广场旁边山坡上巨石嶙峋,形状各异。这两块白石像不像拜佛信众?
http://s13/mw690/0072OMe4zy7iWEXqjTe0c&690

华严寺山门

     华藏世界门。其顶部是锻铜铸就的巨大莲花,花瓣展向八方,而且每个花瓣上都有一尊做着不同手势的佛像,生动地体现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思想。山门中部为十大菩萨,下方居中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左、右分别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合称为“华严三圣”。过了世界门,便进入了“华藏世界”,走的是莲花路,通往寺内的石阶路上共铺有108块刻有不同形态莲花图案的石块。


http://s1/mw690/0072OMe4zy7iWF1yeek10&690

http://s10/mw690/0072OMe4zy7iWF1Khol29&690

http://s6/mw690/0072OMe4zy7iWF1VUbP65&690

http://s10/mw690/0072OMe4zy7iWF1SnOx59&690

      山门门洞两边分立着哼、哈二将。

      其实,哼、哈二将本不是佛教中的神,佛教中本有自己专门的守护神——密迹金刚。哼、哈二将成为佛教守门神要从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说起,《封神演义》里说,商纣王有两员督粮大将,一个叫郑伦,一个叫陈奇。郑伦学得“窍中二气”之法,只要用鼻子一哼,便能使人魂飞魄散,由此而得名“哼将”。陈奇受人秘诀,练就体内一道黄气,张嘴一哈,黄气喷出,嗅者当场丧命,由此得名“哈将”。周灭商后,天下太平,姜子牙奉命归国封神,他敕封郑伦和陈奇“镇守西释山门,宣布教化,保护法宝,为哼、哈二将”。哼、哈就这样跻身佛教,进入山门,当起守护神来了,佛教徒称之为“密迹金刚”。你能分辨出哪个是哼、哪个是哈吗?告诉你,平常寺庙山门里,闭口的是“哼”,开口的是“哈”。


http://s11/mw690/0072OMe4zy7iWF24upQ1a&690


     山门背面是弥勒佛像,这与我们印象中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是不同的。我们常见的是唐代以后的形象,而唐代前与唐代后的弥勒佛形象是明显不同的,这里所采用的是唐代之前的形象。
http://s7/mw690/0072OMe4zy7iWF2bflYb6&690

http://s13/mw690/0072OMe4zy7iWF2g4P26c&690

http://s7/mw690/0072OMe4zy7iWF2aIpU26&690

http://s1/mw690/0072OMe4zy7iWF2lPWwd0&690

http://s4/mw690/0072OMe4zy7iWF2qYmf03&690

http://s11/mw690/0072OMe4zy7iWF2kOro4a&690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口首仙的青狮。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与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即文殊驾狮子侍如来之左侧,普贤乘白象侍右侧。

http://s16/mw690/0072OMe4zy7j0WxWmEDaf&690

       普贤菩萨的坐骑是灵牙仙的六牙白象。与骑乘狮子的文殊菩萨,同为毗卢遮那佛之胁士,合称为“华严三圣”。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


http://s9/mw690/0072OMe4zy7iWF2wlgkc8&690

http://s14/mw690/0072OMe4zy7iWF2BnJzbd&690

http://s9/mw690/0072OMe4zy7iWF2vxEIe8&690

       过了世界门,便进入了“华藏世界”,走的是莲花路,通往寺内的石阶路上共铺有108块刻有不同形态莲花图案的石块。


http://s14/mw690/0072OMe4zy7iWF2Gx2t4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